2025年01月11日

石衡潭湖南讲座:从《金陵十三钗》谈为何中国电影无缘奥斯卡

作者: 叶一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5月16日 01:10 |
播放

  “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屡屡失败,《金陵十三钗》没过首轮。原因何在?资金不足?制作不大?宣传不力?科技不新?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缺乏深邃思想和悲悯情怀。”这是石衡潭博士最近在湖南的讲座中提到的观点。

石衡潭博士的影评因让人感受神性之光的光照而备受好评,他的影评集《电影之于人生》也深受读者欢迎,获汤清基督教文艺创作组推荐奖。“我把对生活的探索借助对电影的评论表达出来。”他敏锐地抓住了电影这个载体,从《圣经》的角度来透视电影,剖析人生,让很多非信徒因认识真理而得到益处。虽然现在他所做的或许不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学术声誉,但他认为,“我仍觉得如果能够打动哪怕一个人的心就是值得。”

近期,他就在湖南湖南农业大学学术报告厅、湖南省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分别举办了两场讲座,题为“中国电影为什么没能获奥斯卡奖——从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说起”。

奥斯卡电影节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三大最受尊重的电影节之一,也被称为全球含“金”量最高的电影节。而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屡屡失败,《十三钗》没过首轮,原因何在呢?资金不足?制作不大?宣传不力?科技不新?关键在哪里?

中国电影屡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很多人归因于审查制度;也有人认为更多的还是由于文化上的原因,也有人认为奥斯卡只是美国人自己的游戏,与中国很远;然而石衡潭博士有不一样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屡屡失败的关键在于缺乏深邃思想和悲悯情怀。

讲座中,他从《金陵十三钗》讲起,“其亮点在于正面描写了基督教在抗战中的作用,片中出现了神父、教会学校学生,不再被当成间谍,也没有被嘲笑;以教堂作为故事的背景与舞台,不再是反动联络站,而是人间避难所。其败笔在于渲染情色,淡化苦难;强化自我,矮化敌人。”

讲座中重点分析了《肖申克的救赎》、《拯救大兵瑞恩》、《冲撞》、《入殓师》等奥斯卡获奖片。他认为深邃思想,最重要为救赎思想,从《辛德勒的名单》、《肖申克的救赎》、《拯救大兵瑞恩》到《冲撞》,这些获奖片无不如此。

救赎是对个人的,不是对集体的,也不是对国家的;救赎的前提是承认自己有罪并愿意归正;在积极的忍耐等候中最终获得救赎。救赎是人类最大的盼望,所以安迪(影片中人物)说希望是最好的东西。他还谈到了韩杰的《树先生》,他认为,“《树先生》是我最看好的中国电影之一,写出了中国人真实的生存处境和对救赎的盼望。”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