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微信

基督徒需要意识到:许多权力的背后是残忍的人性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7月17日 09:46 |
播放

在传统的封建君王制度下,拥有最高权力者往往就是所谓的赢者通吃。不过,这些基本上都已经是故去的历史了。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必须懂得权力的分享,或者说需要懂得妥协的和彼此制衡的艺术。 

在圣书撒母耳记中记载了扫罗和大卫的故事,他们都是君王制度下拥有至高权力的王。

然而,大卫却在夺取王位的过程中毫无伤害扫罗的企图,却又在背地里隐藏着扫罗,让许多事情朝着他能够真正成为王的方向进行。 这种看似天真却又能够掌握情势的大卫的样子,在权力斗争领域里可谓上乘之作。

其实,赢者通吃是一个相当残忍的规则。赢者通吃意味着得着权力者必须要把前任权力者的势力全部铲除,不能留下任何祸根,以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想而知,得到权力者必然满手血腥,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必然有许多人甚至是无辜之人会因此丧命。 特别是前任权力者的亲人、亲信、重要官员等等,都在无条件铲除的范围之内。

不过,在撒母耳记中所描述的大卫的样子却和赢者通吃的通常表现完全不同。虽然是以色列王国的新的王,然而大卫却很小心翼翼,努力切割他与残忍事件的关系。

大卫的这一点在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的身上体现的极为彻底。虽然约拿单真心喜爱大卫,但是他毕竟是扫罗的亲儿子,因此他非常担心自己在大卫王的统治下是不是会被杀掉。约拿单期待大卫发誓不杀害他,大卫也确实与他结盟了。但撒母耳记的经文所描述的字眼中,却只是与违背约定有关,大卫并没有亲口说出不伤害约拿单的承诺。大卫做了许多努力,让自己在成为合法的君王的同时,与杀光扫罗后代、铲除扫罗残余势力的行为没有任何关联。可是,这却不代表大卫就真的与这些事件无关。

曾经,大卫需要东奔西跑以逃避扫罗的追杀。那时扫罗派了军队寻找大卫,大卫身旁有一些追随者,大约有六百个人。 大卫和他们在隐基底的一处洞穴躲藏时,被扫罗发现了,于是扫罗马上率人马要捉拿大卫。然而有时候就是这么蹊跷——就在扫罗刚好有生理需求时,恰好被大卫发现了,大卫就偷偷割下扫罗衣服的一角,以此表示他完全可以除去扫罗,但却手下留情、没有这么做。大卫没有选择杀掉扫罗,一方面传达出不应该伤害上帝的受膏者的意思,但是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大卫他自己,因为他也是一名受膏者。

另一方面大卫当然也不希望被人认定他在杀扫罗的事情上有份。 然而,大卫割下扫罗的衣服却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既表明他秉持公义而无心伤害扫罗,又警告扫罗若杀害同样受膏者的大卫,将会受到上帝的惩罚。至此,扫罗逐渐地知道上帝已经启动了王位的更迭,对此他只能无奈地接受,并请求大卫放过他和他的后代。

然而,大卫不杀扫罗的举动,究竟是出自于道德和信仰,还是一种出于政治考虑的权宜措施? 其实,即使我们身处大卫的时代,恐怕也无法完全看穿或透视大卫的所有心思意念。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连大卫都不知道自己是真心的从道德和信仰出发,还是只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做出的妥协?从道德和信仰的角度,大卫确实守住了最后的防线,他在有极大的机会杀死扫罗时,却选择了只用象征性的行动来表达;但是从权力的角度看,他这个动作却已经带给他在权力斗争的胜利。 在这样模糊的空间中,大卫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其实界线已经没有那么清楚了。

而在信仰上也是如此。当我们在教会服事、传福音上有所贡献时,往往会带给我们成就感,也让人对于我们有许多的尊重,甚至我们也会在教会中得着一些权力。对于世俗的眼光而言,这些贡献能让我们得着一些荣耀和权力;而就信仰的眼光,我们就如受膏者一样,这些光环都是来自于上帝,因此我们也应该将荣耀归给上帝。

然而,我们却往往陷入了权力的斗争或者光环的抢夺战之中,并在其中开始试图区分好人与坏人。 那些被认定是想要抢夺权力、光环者的人就是坏人,那些被认定是将一切荣耀归给上帝者的人就是好人。 然而,好人、坏人的界线真的就那么清楚吗?答案很多时候是未必。 也有可能分好人、坏人只是欲盖弥彰而已,不想被别人知道自己做事情只是为了自己的荣耀罢了。

立场声明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