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
微信

当欲望敲门时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7月15日 09:55 |
播放

“情欲”是每个人都不能逃避的话题,不同之处在于,当情欲来临的时候,有的人能本乎敬畏上帝之心行事,有的人则本于生物的本能放纵私欲。这两种行为的不同,其实直接导致了人生不同的走向和结果。

每次想起“情欲”之事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想起参孙。也许是对参孙的惋惜,也许是他留下的警戒太过于深刻。他本应该一生见证上帝的荣耀,本应该一生带领以色列百姓掳掠仇敌,本应该在以色列历史中留下得胜的见证,只是最终却留下了悲壮的死亡画面。

与参孙相对的一个人,也就是约瑟。约瑟的生命中同样有“情欲”,约瑟的生命中也同样面对试探,正如他的主母主动投怀送抱一样。只是不同之处在于,约瑟心里清楚地认定:“我岂可做这大恶得罪上帝呢?”他清楚地将上帝的心意放在心中,并且以上帝的心意为自己生命的方向。

所以,时至今日,约瑟的得胜依然成为基督徒的勉励。

每个人都会遇见情欲的挑战,区别只是环境、人物、情况不同罢了。或许,只有将真理的准绳时时刻刻存在心中,才能保守自己不受到伤害和玷污。

诚实地说,我的生命中也同样有情欲的试探。那时,我刚刚从教会的服事环境中转型回到社会中,然后到了一座城市工作。感恩上帝的是,这座城市中有很多曾经的同学,给了我很多生活上的帮助。只是同样,考验也同样在其中。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女同学,经常晚上十点多给我发微信,甚至身着清凉地给我发视频聊天;还有几次深夜,她说自己租住的房子灯坏了,希望我去帮着看看......

有些事不用太明说也心知肚明。面对这样的情况心里没有波澜是假话,甚至我记得当时心里想:“如果我不是基督徒该多好,我也能肆无忌惮地放任自己的情欲。”但是转念间就向上帝回转。

“岂可做这大恶得罪上帝呢?”这话至今萦绕在我脑海中。当我受到私欲牵引的时候,这话就将我拉回到正轨上。除了这句话之外,其实我心里还有一个恐惧,就是因为我是一个传道人,如果我在情欲上跌倒,那很自然地,未来就没有办法、没有见证、没有能力去服弟兄姐妹。因为害怕上帝的弃绝,所以不敢在这事上得罪上帝。

就像有一位弟兄说:“就是我们心中存留的这一点点害怕,导致我们如今依然活在上帝的面前。”细细想来,这话是不错的。

记得还有一位传道人作见证,说到有一次他晚上牧会后回到自己的出租屋,进屋之后,看见一个赤身露体的女性躺在他床上。这个女性表示:“因为羡慕弟兄的奉献传道,所以心里有感动让她有这样的行为。”

弟兄说:“在那一瞬间我在迟疑,但是身体却立刻逃离了现场,跑到了人多的地方。”弟兄后来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果做了这事,或许并不会被弟兄姐妹发现,或许也可以传道、也可以服。但是想到上帝的眼目遍查全地,我就不敢做这事。”

古往今来,“情欲”的诱惑从未停止和消失,“情欲”所留下的伤害历世历代都有,只是可悲之处在于得胜者却寥寥无几。

时至今日,一些人更是放任自己的“情欲”,甚至将身体、欲望当作了可以贩卖的工具,任凭欲望发动。例如,一些人在职场中用性换取更好的岗位,一些人在学术中用性换取更好的学术成就,一些人在官场上用性换取更多的权力......

有人以权谋私,有人借私权,也许是各取所需,但是至终人会为自己所行的付代价。

正如书上说:“淫妇用许多巧言诱他随从,用谄媚的嘴逼他同行。少年人立刻跟随她,好像牛往宰杀之地,又像愚昧人带锁链,去受刑罚。直等箭穿他的肝,如同雀鸟急入网罗,却不知是自丧己命。”

“牛往宰杀之地”“箭穿他的肝”“雀鸟急入网罗”,每一个比喻的背后,我想到的都是一个一个血淋淋的见证人。

前段时间团契中有一个年轻的姊妹找到我们说了一件事——她怀孕了。

我当时特别震惊,从来没想到她会发生婚前性行为。因为她从小在团契中长大,热心参与教会的服,对真理的要求也很清楚,同工们也常常劝勉她,为什么她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后来她说,是因为一次坐火车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外国人,然后就加了微信。一来二去聊了半年的时间,忽然这个外国人就邀请她去玩,然后她就去了......

是啊,世间最远的距离莫过于知道和做到的距离。明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但是还偏偏要孤身前往,这难道不是就是“雀鸟急入网罗”吗?

相信耶稣会赦免人的罪,但是,人却要为自己的行为付代价。尤其是良心上的亏欠和伤痛,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没有办法抚平伤痕。

书上说:“你的心不可偏向淫妇的道,不要入她的迷途。因为被她伤害仆倒的不少,被她杀戮的而且甚多。她的家是在阴间之路,下到死亡之宫。”

那如何保守自己呢?

或许就是无论何时都要有一颗谨慎、警醒的心。保守自己的头脑清醒,同时认真分析正在发生的事情,及时躲避可预见的危险。不仅如此,也远离使人放纵的环境,远离让人堕落的朋友,更要谨慎自己的行为,不在网络上随意而行。

正如保罗所说:“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建立良好的属灵同伴关系,也能形成一种保护。

“情欲”人皆有之,但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导致不同的结局,我们理当警醒、深思。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Sydney Moore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