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世界各地不断传出关于灵性更新和复兴的好消息,但一项重大的全球新研究为基督教当前的发展趋势描绘了一个更加严峻的图景。
虽然某些地区的教会体现出了青少年运动的增长和信仰的复兴,一家受尊敬的美国研究机构的数据却表明,基督教正在经历世界主要宗教发生过的最剧烈的衰退之一。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6月9日发布的研究,基督徒现在是最有可能脱离其所信仰宗教群体的人群之一。
该研究基于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覆盖了全球92%的总人口。研究发现,在那些从小就有基督教信仰的人中,只有83%的人在成年后仍然认同基督教。这一保持率显著低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两者的保持率均为99%。只有佛教徒的保持率较低,为78%。
研究突出了宗教“转变”现象的增长——即个人从小时候的宗教身份转变为其他宗教身份——但指出,大多数离开基督教的人并没有加入其他宗教,而是选择完全放弃宗教。大约17%的基督徒家庭长大的个体现在认同自己是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或“什么都不是”。
这一趋势在高收入国家尤为明显。在人类发展指数(HDI)较高的国家(HDI为0.8或以上),55岁以下的成人中,有18%的人更换了宗教身份,大多数变为无信仰人士。相比之下,在那些拥有更为保守的文化和法律框架的低收入国家,转变宗教身份的比例低至3%。
美国反映了这些全球趋势。皮尤报告显示,1990年以后出生的美国人中,只有46%仍认同自己是基督徒。尽管老一辈的宗教归属感很强,但年轻一代的宗教脱离率远高于他们,正重塑着美国的宗教和文化面貌。
皮尤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变化主要是代际变化。
“这种衰退主要是由于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放弃了他们的宗教身份,”皮尤的研究员童云平(Yunping Tong)表示。报告的共同作者格雷戈里·史密斯(Gregory Smith)补充道,尽管美国近期出现了稳定的趋势,但仍然不确定其长远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基督徒和佛教徒最有可能变为无信仰人士。每100个从小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中,就有近17人转变为不信教者——这表明世俗化趋势不仅仅是人们离开宗教的问题,也是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无宗教信仰的问题。
这些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影响教会,还影响政治、教育、社会凝聚力和家庭结构。在许多西方国家,宗教归属感日益与年长的保守派群体挂钩,而年轻一代则继续远离制度化的信仰。
对于许多基督徒领袖来说,这些结果将成为警示,也促使他们进行反思。虽然一些人仍然谈论复兴——通常是聚焦于局部或地区性的灵性觉醒——但全球的前景似乎更加复杂。在发达社会中,面对持续向世俗化转变的趋势,门徒训练、福音传播和共同体生活可能都需要被重新思考。
尽管这些数据可能令人沮丧,但它也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教会领袖和基督教媒体必须正视在世俗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的现实,而不是依赖轶事。
我们真的接触到Z世代了吗?如果没有,我们的信息该如何改变,才能在他们的世界中产生真正的意义?
基督教会面临的挑战既严峻又明确:要想拥有未来,就必须了解并吸引新的一代。
邓肯·威廉姆斯(Duncan Williams)是《基督教自由出版社》的外联主任,曾在英国的Son Christian Media和美国的Recovery Network Radio工作。他是经过正式任命的牧师,也是基督教媒体长期会员。他为地区出版商提供内容和联合新闻。
新闻翻译自:《Christian Today》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 Matt Botsford via unsplash.com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