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究数据,2023年《柳叶刀》荟萃分析:
精神障碍患者的预期寿命比普通人群缩短约14.7年,其中男性缩短14.73年,女性缩短12.83年。
中国数据: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寿命较普通人群缩短8-16年,抑郁症患者缩短5-10年。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死亡平均年龄约为53岁,其中52.5%死于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13%死于自杀。
以上是AI文小言给我的数据。
的确,就目前来看,精神疾病患者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要低。除了自杀,很多也是死于躯体疾病。
当然,药物副作用肯定是会有,但我特别记得我住院期间听一个医生的讲座,他说,活多久并不重要,但是活着的每一天,都要有尊严的活着。
我特别认可,即罢药物可能会引起代谢问题,导致心血管疾病或者糖尿病,但是,清清醒醒地活着,才有生活质量。
如果失去了意识,如果晚年被关在精神病院里,我觉得活得再长,其实意义都不是很大。
这肯定不是我第一次思想死亡的问题。说实话,对于死亡,我并不是很害怕,因为每个人都要经历。并且因为我的信仰,我知道死后会去哪里,正如保罗说,那是好得无比的。
当然,信仰也告诉我,我没有权力选择结束我的生命,如果上天让我活着,一定有功课让我学习,有使命需要我完成。如果功课学完了,我的使命完成了,那么,旅程结束,他自然会接我走。
所以,对于生死,我还是比较坦然的,我要做的,就是好好吃药,争取不复发。我的愿望是,希望活着的时候,生活能够自理。当然这些都不是我能掌控的,我只能选择仰望,交托,信靠。
我也有过昏倒的例子,我印象中有三次。但时间都很短,有两次跟朋友在一起,有一次一个人在家。都是在走着或者站着的时候发生。
我总结了一下,其实之所以发生,可能还是情绪比较低落,能量又很低,自己强打起精神。
第一次是复发之后两三年,在父母所在城市,自己站在讲台上教他们查经,然后,醒过来就一堆人围着自己,他们说,就昏倒了很短时间。
有一次在昆明,跟朋友去吃傣味,吃完走着出门,然后就突然往下倒,醒来,朋友和服务员扶着我。
还有一次就是一个人在家,洗漱的时候昏倒,应该很快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卫生间。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有的人觉得这可能太可怕了,因为如果醒不来怎么办?
我跟妈妈开玩笑地说,没关系,如果醒来,发现自己在天堂,金碧辉煌的,那不也是很开心吗?
这的确是我的信仰,也是我对死亡没有那么恐惧的原因。
不过,我觉得,活在这个世上,我们的确要尽力看管好自己的身体,比如,让自己尽量不要太疲劳,规律饮食,坚持运动,这些都是必须的。至于生命到底能活多久,尽人力而听天命。
我发现一个事实,虽然父母72、70,但是他们的精力,体力还比我好,他们可以跟团去旅游,有的时候,一天走两万多步,有的时候,一天坐十多个小时的车,最长一次去了16天。我觉得我根本不行。
其实人生的日子很短,父母现在七十多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就是七八十岁就去世了。
如果精分寿命要少十多岁,就算我平平安安,可能也就能活到六十多岁。其实也就十多年。
所以,我觉得珍惜每一天,想吃什么就吃,想做什么就做,有什么心愿就完成,如果上天给你的时间到了,你也没有遗憾地走了。
没必要太较真,没必要跟谁过不去,开开心心,享受这个旅程。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鸣谢: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雨后彩虹心宁”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