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个引发关注的新闻是“罗永浩大战西贝”。起因是罗永浩带着员工一起去西贝餐厅吃饭,因为五个人点了15个菜都没有吃饱,而且尝出了预制菜的味道,再加上高额的餐费,他便在微博上吐槽了一句:“菜很贵,还是预制的味道。” 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吐槽瞬间引发了大量媒体的关注。西贝的老总贾国龙也不甘示弱地在网络上迅速回应道:“我们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的。” 本以为此事会就此舆论平息,但没想到的是却发酵的愈演愈烈。
网民在网络上起了争议,纷纷表明见解来定义“何为预制菜?”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标准,预制菜是指在“工厂当中已经完成最后的调味,在餐厅厨房中加热即食的菜。”而贾国龙所称的“我们没有一道预制菜”,是因为他们的菜只是在中央厨房完成了预制,而进入厨房后还需要再次烹饪,完成菜品的最终风味。有人认为,只要在中央厨房完成这道菜最后的味道才算是预制菜;而有的人认为,只要在做菜之前提前加工就是预制菜。甚至在西贝的后厨当中还发现了“质保两年的西兰花”,这让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影响感到细思极恐。
作为基督徒,在这件事情舆论的发酵当中,让我意识到在外面的餐厅吃饭会经常吃到预制菜的可能。虽然预制菜有好的地方,比如上菜速度快,可以保证卫生等,但是其新鲜及健康程度还是会令人担忧。但更重要的是,借着这件事情,我也希望能透过属灵的眼光来思考在传道人的事奉中,是否也会存在使用“预制菜”的现象。
很多年前,我去到了南方一座城市的教会中服事。在那个小镇上,有49个村庄,几乎每一个村都有一个教堂。而当时教会牧养的方式就是使用“派单制”,就是在当地的教会中总共有200多位讲道的工人,大家以派单的形式每周轮流巡回,在不同的堂点讲道。而对于会众来说,每一周都可以听到不同的牧者讲道是一件可以调剂口味的事。而对于牧者来说,他们每一周都去一个不同的教会讲道,那一年下来,正好在每间教会都可以服事一遍。
有一次在吃饭的过程当中,我和一位资深的传道人聊了起来,问他:“你最近的服事压力大吗?”他想了想说:“服事的压力很少,几乎都在探访和陪伴弟兄姊妹。”我问他说:“你每一周不需要预备讲道吗?”他说:“不需要,因为我每周都在不同的教会讲,所以我讲的基本都是同一篇信息。” 他的回答让我瞠目结舌,因为对于一个驻堂的传道人来说,我几乎每一周都要预备一篇讲道。可是对于“派单制”的教会来说,这样的牧者一年只需要预备一篇讲道即可。临到周六的时候,把这篇讲道拿出来“加热一下”,提前预习、为此祷告,然后周日上去讲。这让我看到派单制的事奉,对于传道人来说,似乎形成了一种“快餐式”的服事文化,就是在一年的服事当中,不需要在上帝的话语上付很大的研读、默想和释经的代价。这种预制讲道的方式似乎很便捷,但却给传道人带来了一些危机:
第一,对上帝的话语越来越陌生
相比于每周都需要预备讲道的牧者而言,“派单制”的传道人一年只需要预备一篇讲道,他们更多的时间会花在教会的事务上面。但与此同时,就大大降低了他们自身对上帝话语的研读。长此以往,传道人就会陷于服事的陷阱之中,就是越来越看重事工超过于看重上帝的话语;并且随着年限的增加,对上帝话语的渴慕和钻研也日益减少。
为此,当传道人使用“预制”的讲章时,需要特别的留心。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却要反思自己生命的光景:我是否因为使用了“预制”的讲道而日益减少了对上帝话语的渴慕呢?
第二,预制的讲道会使传道人的生命停止成长
对于上帝来说,祂每天在用什么来供应、怜悯和帮助我们呢?毫无疑问的是,上帝总是透过祂的话语来帮助我们。正如经文当中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约伯也说:“我领受祂口中的言语,将祂的言语存在心里。”我们知道,我们生命的成长是唯独借着上帝的话语。可当传道人陷在每周使用“预制”的讲道来服事时,很可能他的生命已经出现了倒退的现象。在南方的教会当中,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传道人,他们白天站在讲台上讲道,但是晚上却和邻居在客厅里打麻将。
因为缺乏对上帝话语的研读,而使用一种快餐便捷的“预制讲道”,使得自己在一种虚假的服事带来的安全感当中,在悄无声息里生命不断倒退。曾经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每个月我都会被派去不同的团契服事,而我有一个“事半功倍”的服事方式,就是预备一篇成熟的讲道,然后游走在不同的团契里服事。
其实在那段时间,每个周五的夜晚,我都会陷入到网络游戏的捆绑之中,和三五个好友一起组团打游戏,打完之后已经深夜12点。我的内心非常内疚,但是什么可以平息我内心的内疚呢?就是在周六的时候,我又拿起过去一年提前写好的讲章,站在团契的讲台上为大家分享。这种快餐式的服事如同止痛药一样,再一次麻痹了我的心,给我一种错觉——自己还不错。所以传道人应当思考,当我们长期习惯于使用“预制的讲道”时,这是否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倒退的危险呢?
第三、预制的讲道使我们远离上帝的呼召
彼得曾说:“我们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可见,上帝给每一个传道人的使命都是专心以祈祷和传道为念。然而在今天的社会当中,很多牧师被邀请去各处讲道,就自然而然地使用“预制好”的讲道来应对服事。可是当我们总是使用预制讲道的时候,我们会陷入到一种习惯和懒惰当中,就是我们对写讲章付代价这件事情的动力越来越弱,而更习惯于伸手就来的预制的讲道。
而当写不出讲章的时候,我们也不愿意花时间跪下来祷告、研读,这是给传道人带来的一大试探。上帝呼召我们用祂的话语来喂养祂的羊群,可是当我们常使用预制讲道的时候,其背后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会渐渐的远离上帝。因为当我们的时间相应地在上帝的话语上减少的时候,我们对上帝的负担也一定会相应地减少。今天在讲台上可以讲道的人很多,但是忠心的人却很少;讲道精彩的人很多,但是愿意为教会守望的人却很少。可见,人一旦离开呼召,讲道人的服事就变成了一种表面的工作,而缺乏内心回应上帝的动力。当讲道没有果效,服事不被人认可的时候,我们还能坚持下去吗?
今天传道人究竟可以使用“预制的讲道”吗?我的观点是在必要的场合下可以使用,但同时我们要保持敏锐的灵性,警惕预制的讲道可能会使我们对上帝的话语陌生、使生命倒退,以及使我们渐渐远离上帝的呼召。求主帮助我们,“预制的讲道”也是上帝所赐的恩典,只是我们不可将此视为一种服事的常态,而始终要保持对上帝话语的饥渴,保持追求牧者自身生命的成长,以及追求对上帝呼召的忠心!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