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北方的农村教会中长大。记忆中小时候,姥姥总是骑着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载着我去教会。每次到达教会后,我都会感到非常煎熬,因为里面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说着一口让我晦涩难懂的农村方言,拿着诗歌本,缓缓地唱着小敏的诗歌。每次在教会里,我都待不足十分钟就会匆忙逃出来,在院子里找小伙伴玩耍。所以在我从小的印象里,教会里大多是顶着白发、拄着拐棍的爷爷奶奶在聚会。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当我现在走上事奉的道路后,发现教会中“老龄化”的情况依旧如此,就是老年人的比例仍然占据教会三分之二的比例。而在服事老年人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他们心里常有一个声音:“我老了,我在教会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这些爷爷奶奶在教会里有一种“老年退休”的感觉,就是把所有的事奉都交给年轻人,自己只要安心聚会就好了。
的确,从目前教会的情况来看,教会非常缺乏工人,因为有很多事奉没有人做,即使有人做的事奉,也因为信徒越来越老龄化的缘故而失去了活力。此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教会不能多一些年轻人?我可以只做一间以年轻人为主的教会吗?在思考之后,我发现我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教会是上帝的家,而在一个家庭当中,自然有孩子、大人和老年人。如果我只做有年轻人的教会,这岂不是把其他年龄段的家人置之门外而不顾吗?这是上帝所不喜悦的。
为此,我想到:既然目前教会当中是以老年人为主,那么这就是上帝的带领。上帝没有把更多的年轻人给我们教会,而是把更多的老年人放在我们教会当中,这里面必定有祂自己的美意。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我该如何帮助这些老年人在教会当中找到自己事奉的位置,并使用自己有限的余生来服事主?”这成为我开始思考的问题。
1. 老年人通过祷告来服事教会
首先,老年人可以借着祷告来为教会守望。在教会当中,大家很注重查经、分享福音、爱宴、圣诞节等活动。教会每次都会花费很多精力和物力去策划和实行这些活动。而老年人在这些事奉当中的参与很少,有些是因为体力不便、身体不好,有些是因为听力下降、视力下降,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为此,在这些事奉背后,我认为比做这些服事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人在背后为此付上祷告的守望,因为大部分事奉都是年轻人在做。而年轻人的生命有一个特点,就是“做的多、祷告的少”。
在过去的教会传统中,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诗歌就是小敏姊妹的《中国的早晨五点钟》。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位记者拍到的农村教会中唱诗赞美的场景。在许多北方的农村,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弟兄姊妹已经聚集在某个信徒的家里,开始一同跪着唱诗、赞美和祷告。然而,到了十多年后的今天,似乎教会早已失去了这样美好的传承。年轻人陷入到各样忙碌的工作和家庭当中,真正能够拿出来专注祷告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而我们知道,祷告意味着能力,我们祷告越少的时候,我们得到的能力就越少;而我们在祷告上付出的越多,我们的事奉所得到的能力也就越多。而这一点正是教会当中缺失的部分。很多人事奉起来有气无力,而很多事奉仅仅只是维持性地在运作,而事实上参与事奉的同工早就失去了做下去的动力。这一切都是源于教会在祷告上的缺乏,因为教会复兴的力量一定是借着祷告前行的。而老年人正是可以借着每天在家里的祷告,来托起年轻人在教会的事奉。
2016年,我曾在南方一间教会服事过三年的时间。那时,每天早晨和晚上,在教会楼下的祷告室里总能看到很多年老的爷爷奶奶跪在那里祷告守望。他们常常以禁食祷告的方式为教会祷告,有时候一祷告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有一次我去看望他们,发现他们正跪在那里祷告,有的人脸上都流下了汗水,还有的人在祷告中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看见在祷告中汗水和泪水交织在老年弟兄姐妹的脸庞上时,我倍受感动。其实我们年轻一代之所以能够有信仰,实在离不开这些老年弟兄姊妹为我们祷告的托举。正如一位90后的年轻传道人所说:“我们在祷告上所付的代价,和这些爷爷奶奶比起来,只能说我们的膝盖实在太嫩了!”
所以在教会当中,无论是事奉还是年轻人的婚姻问题、工作问题,都需要通过祷告来托住。而在我们教会当中,目前来看,祷告室的垫子总是空着,没有人跪上去。所以我有一个建议,就是期望我们教会中的老年人,即使是行动不便的,仍然可以在床上、在家里为着教会来守望祷告。而这一点正是上帝最看重的,也是教会最需要的。
2. 老年人以陪伴年轻人的方式来服事教会
老年人可以在教会中参与到对年轻人的陪伴当中。其实,教会中的年轻人非常需要得到属灵的指导。在今天的生活环境中,年轻人常常处在迷茫之中,不知所措,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属灵的目标和引导,而这正是老年人可以做的服事。哪怕是打一个电话,发一条信息,或者是在聚会之后留下来关心一下年轻人最近所经历的事情,都能给年轻人的生命带来莫大的祝福。
我记得在我初信的时候,第一次去到教会里,就是一位中年的弟兄和我打招呼。他的关心和热情首先让我感受到了教会的温暖和爱。后来,我面临寻求婚姻的问题时,也很多次陷入到迷茫当中,不知道究竟该以怎样的标准作为信主之后寻求另一半的标准。而那段时间,教会中有位中年的弟兄,他以过来人的经验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也时常为我的婚姻一同祷告。在他的帮助下,我明白了要提前为自己的婚姻祷告,并且应当在主里面寻求上帝所预备的那一位,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找。
那段时间,他的陪伴带给了我很多帮助。当我对合乎上帝心意的婚姻有不明白的地方时,他总是耐心地拿出圣书来帮我讲解明白;当我和一位姊妹交往的时候,他也在电话里为我指引方向,给我提供实际的建议。这是我特别感恩,也是让我终身难忘的一段美好的属灵友谊。
所以在教会当中,即使年老的弟兄姊妹仍然可以去关怀教会当中年轻人的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起信仰的根基,在他们软弱的时候用上帝的话语来鼓励他们,在他们需要扶持的时候,以祷告来托住他们的生命。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