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微信

“2024年美国大选后的宗教与国际关系”分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 刘索菲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7月03日 09:42 |
播放

2025年6月14日下午,“2024年美国大选后的宗教与国际关系”分论坛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文科楼举办。

此次分论坛是主题为“大国博弈时代的全球治理”论坛下面的五个平行分论坛之一,由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承办,国务学院银培萩青年副研究员召集,分上半场和下半场两部分。上半场由银培萩主持,下半场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所长叶青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平、上海中华文化学院副教授程洪猛、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副教授段世磊、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汪舒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章远、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贾付强、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国际行动与交流教研室章志萍老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谢子卿、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王佳尼老师参与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当前全球治理相关动向”“日本宗教法人制度下的旧统一教会问题”“特朗普政府打击反犹主义政策的特征、动因和影响”“伊合组织耶路撒冷委员会的基本立场及其对巴以问题的参与”“大国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对华的‘叙事联盟’构建”“大国博弈背景下宗教冲突的治理和国际冲突的宗教治理”“梵蒂冈对外关系和中梵关系”“土耳其对东南亚外交”等。

黄平教授在主题为“移民、宗教和特朗普2.0时代的政治与外交”的分享中,提到由于当前非基督宗教背景的移民涌入美国,增加了美国白人福音派的宗教焦虑和认同焦虑,对美国的政治生态产生了明显影响。而基督教民族主义是宗教议题在美国政治和外交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最终也会反映到美国的外交决策和行动上来。

“基督教新右翼及其与美国大选的关系”是章志萍老师讨论的主题,他回顾梳理了基督教新右翼在美国的政治兴衰历程,并指出这一宗教力量并非正在“消亡”,但它关注的议题也经历了从堕落问题到移民问题的改变。

最后,会议选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张帆为代表,向大会闭幕式分享了与会专家的观点概要。

 


立场声明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