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黄保罗教授系列讲座(三):马丁·路德与理性

作者: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5月20日 13:18 |
播放

——“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系列讲座(3)

2021年4月26-30日,“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系列十场讲座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上海大学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特聘博导教授黄保罗主讲。

在第三场讲座中,黄保罗教授以《马丁·路德与理性》为题着重分享了理性的定义、理性与理性主义、马丁·路德关于理性的观点对汉语语境第三次启蒙的意义等。

黄教授首先从理性的定义出发,为大家分享了理性的多种含义中特别强调的三点。

一、理性就是符合真理(Logos / Truth / Reason)

这一点主要是在逻辑和逻格斯(logos)的层面讲的,提供的是理论性的推理和解释,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理智应遵循某些普遍的理论原则,并且应具有对行动的影响力。

二、理性是有目的的认识活动(Ratio / Rationality)

这一点主要是在选择和具体实践层面讲的,提供的是对某个或是某类具体事项、行动的评判。在这种定义下的理性分为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二者都是真实的。思辨理性以真理为目的,思辨理性处理完善的东西,较为精确;而实践理性以活动为目的,实践理性处理可变的东西,较为粗略。

同时,黄教授也分享了理性、感性和知性的关系。理性常被拿来与感性和知性作比较,其中感性是肯定的,知性是否定的,理性是否定之否定,故也是肯定的。理性和感性的一致性表现为经验和真理的一致性。在现实生活中,感性产生经验家,知性产生辩证家,理性产生哲学家。三者的区别在于,经验家致力于收集事实(fact),辩证家专务批评(critics),而哲学家追求真理 (logos)。

三、作为能力和认识活动的理性

这一含义的理性有2个内涵:一是人类的“认识能力”或“功能”;二是“有目的的活动”。黄教授也分享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关系与差异。唯理论以理性为知识的来源,经验论以经验为知识的来源,二者都认为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是知识的来源和标准,二者的差异是混淆了“理性能力”和“理性活动”之差异而造成混乱现象,二者实质上不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根据哲学的常识,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而不是来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或人类的理性。

黄教授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当理性被无限夸大,走向理性主义,等同于真理与科学,就会产生重大的错误影响。”

接着,黄教授分享了马丁·路德关于理性的观点,就“理性乃认识的能力”而言,属于既批判又赞扬的一种态度。一方面马丁·路德极力地批判了理性,他不仅批评注重理性的亚里士多德是“披着人皮”的“牲畜”,而且把理性称为“魔鬼的最大妓女” 和“信仰的最大敌人”;另一方面,马丁·路德不仅本人使用理性而且尊重理性,并视理性为上帝所赐来祝福人的东西,更称理性为“一件上帝的伟大礼物”。

马丁·路德也区分了“信仰之前”和“信仰之后”的理性。马丁·路德说:“理性不是在皈信之前于信仰的事情中运行和服务,而是在皈信之后……在它被圣灵照亮之后,理性会服务于信仰。但是,没有信仰的话,理性就会以其所有的力量与身体的所有肢体一起外在和内在地亵渎上帝。”

最后,黄教授分享了马丁·路德对理性的理解对于汉语语境第三次启蒙的意义。他说到,马丁·路德对理性的双重理解,对于我们反思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兴起的现代性及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路德之后,现代性发展的结果比较复杂。比如,启蒙运动之后兴起的现代性的人文主义传到中国后,“科学”被“科学主义”所取代,“赛先生”(science)变成了“赛教主”(scientism),“理性”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理性主义”,同样,伊拉斯谟、梅兰希顿和路德等人强调的有神论人文主义,则变成了没有神论的人文主义。

黄教授认为,现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和中古的儒释道传统在本质上有极大的一致性:以“人”取代“神”,崇拜主体之人及其权利、欲望、理性、能力等,这发展到一定程序会存在着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险。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