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从使徒行传看门徒要走的道路——分散之路

作者: 韩恩泽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7月13日 08:00 |
播放

徒8:1-8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有虔诚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为他捶胸大哭。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众人听见了,又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因为有许多人被污鬼附着,那些鬼大声呼叫,从他们身上出来;还有许多瘫痪的、瘸腿的,都得了医治。在那城里,就大有欢喜。

一,外在环境促使门徒走向外邦

分散看似是一件痛苦的事,但从初期教会的角度来看这未必是一件坏事。使徒行传的分水岭一般认为是第八章逐步展开的,从彼得约翰被捕再到司提反被石头打死,这是教会门徒最先开始经历的逼迫和苦难。然而这并不是结束,从使徒行传第八章往后门徒所遭遇的压力痛苦逐步增加,但相比较而言,神的恩典和能力够用。

经文中描述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很多学者认为“从这日起”指的是司提反被打死的那天,那些犹太人打死司提反,似乎一些民众都支持他们的恶行,由此危机和危险在步步靠近教会。然而耶路撒冷的逼迫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且从内而外地促进了门徒分散式传道的步伐。所以总结:信仰真是一个冒险的过程,如果你作为门徒不要说没有准备好,乃应该时刻准备着。

从圣灵降临到遭遇大逼迫这段时间门徒是聚集在一起的,而经历了逼迫的环境之后,门徒逐渐分散到各地。这种分散我们可以称之为“合一的分散”,虽然彼此没有在一起,但门徒们没有忘记各自的使命和工作,也没有出现一蹶不振的情境。初代虔诚人司提反的殉道,导致很多人感到惋惜,以至于一些人为司提反捶胸大哭,这让我们想到分娩前的阵痛,犹如福音开花结果的情境一般;所以,纵然环境的十分恶劣,福音的步伐从未停止。

显而易见,当时的扫罗还没有归信基督,所以残害教会,一般学者会把残害与诗篇八十篇十三节联系起来,表示野猪大破坏葡萄园的行为。经文中提到,扫罗进到各家庭,拉人下监,这说明悔改前扫罗对于信仰的盲目和无知,而在使徒行传二十六章十节中提到,那些下监的人最终被杀,扫罗是出名定案的人(出名定案原文意投石子,古希腊人以之为投票用,有罪投黑石,无罪则投白石(参启二17);有解经家根据保罗这一句话,认为他曾经也是犹太公会的成员之一),也就是说扫罗没有悔改以先是一个非常残暴的人。

然而,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或许黑暗的势力以为自己得胜,甚至有了筹码和工具,殊不知最终那些无知的人(扫罗)会迷途知返,接受光照,成为基督的拥护者。

二,内在预备促使门徒兴旺福音

门徒的分散为教会的拓展埋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外在环境一天不如一天,但初期教会的门徒从没有畏惧和胆怯,乃是放胆走出去。门徒分散到了外邦也给外邦人带来了接受基督的福音的机会,其中腓利作为一个被提及的代表,腓利去到撒玛利亚宣讲基督。

请注意腓利传道的地点和内容,地点是在撒玛利亚城,根据资料显示当时的示剑乃是撒玛利亚的中心地点,腓利首先从外邦的一个中心点开始传道,这是一种策略和秩序,也是神带领的结果。腓利传道的内容是“基督”这一主题并不是腓利个人的认同的信仰焦点,乃是当时代教会一致的福音核心,更是历代教会宣教的主题,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主题,这是福音的焦点。

当一些人听了腓利的讲论以及看见腓利行的神迹之后,就同心合意地听从。这种情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结果,这一方面是神绝对的预备带领,一方面是初代教会传道者内在装备的结果。在神的能力之下,个人没有良好的预备就无法在工作得到果效,因为这关乎到神的主权与责任。

门徒虽然被分散到各地,我们看到的不是窘迫的门徒,更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兴旺福音的门徒。导致这种原因的就是门徒在为逼迫的来临内心做好了预备,并且随时为神而争战。环境虽然在人是不可控的,但人的心是可以靠着神的能力被引导的,被提升的。

我们看到起初的传道者出去做工都是有神迹和能力伴随的,经文中描述,很多被污鬼附着的,瘫痪的,瘸腿的,都得了医治。这是一种得胜的场景,得胜黑暗权势的场景,当起初门徒出去传道的时候,都带着神的能力出去的,他们并不是带着自己的小聪明,他们所专注的是神。最终因着许多灵魂的回转,身体的恢复,在有福音的地方大有欢喜。这种欢喜如同黎明前的亮光一般,如此耀眼夺目。

三,总结

分散是因着福音的缘故而分散,这是美好的开始,这也促进了教会拓展的道路。因着圣灵的加力,初代传道者个个随时预备,临危不惧,敢于挑战,直面危机,内心坚定。这更鼓励着当代传道者为信仰,献身使命。 

参考书籍:
刘焕俊,《使徒行传注释》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