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耶佛对话初探:以《圣经》与净土《无量寿经》比较为例(下)

作者: 张锴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自信仰和学术 | 2019年05月11日 08:22 |
播放

三、“念佛”与“信心”:两个简明的“往生”之法门

其次,在净土教中有三辈九品之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根据信愿的深浅,发心的大小,修习的勤惰等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类。《无量寿经》将此品类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上辈、中辈和下辈。但不管是上辈者,还是中辈者或者下辈者,只要发菩提心,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都可以即随彼佛往生其国。正如昙鸾大师说:以下凡信愿念佛,即可带业往生。《圣经》中虽然没有类似对信仰之人的归纳,但是在《马太福音》20章,耶稣说了一个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大意是不管是先被雇佣进入葡萄园作工的工人还是后被雇佣进入葡萄园工作的人,虽然他们工作的时间不同,工作量也不同,但是最后所得的工钱一样多。这就暗示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付出代价多的人或是付出少的人,只要忠心于神的托付,都得神的赏赐。另外,《圣经》中的使徒、门徒,以及强盗这三种人,论地位,论知识,论成就可谓是天渊之别,但是在结局上却都获得拯救。这三种人恰似《无量寿经》中的三种往生者。

正如在《佛说无量寿经》卷下中,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这段话的意思是上等的往生者,要舍弃家庭,捐弃情欲,出家为僧,发菩提心,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这些众生,临到寿终之时,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的菩萨圣众,便会出现在他的面前,便能随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 在《圣经》里,耶稣说:“人为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祝福的”(路加福音18:29-30)。在众使徒中,根据圣经给出的证据,除了彼得有家庭外(马太福音8:14;马可福音1:30;路加福音4:38),其余使徒,包括补选的使徒马提亚以及外邦人的使徒保罗都没有建立家庭,一生都以祈祷传道为念。虽然彼得是一个例外,但圣经中除了记载彼得的岳母害热病外,再无证据显示彼得蒙召后再与家庭有任何来往。

至于中辈者,经上说: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迥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也”。这段经文的大意是:中等的往生者,虽不能出家为沙门,大修功德,但也应该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名号,随自己所能,勉力修行,积累功德,如奉斋持戒,建佛塔,造佛像,以饭食供养出家僧众等。在其寿命终了之时,随阿弥陀佛的化身往生极乐世界。但这等人的功德和智慧,比上等的往生者略次 在《圣经》中,除了被耶稣选召成为使徒的外,还有很多相信耶稣是救世主的门徒在耶稣和使徒们外出传道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上的帮助。比如马大和马利亚姐妹(路加福音10:38-42),作税吏长的撒该(路加福音19)、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吕底亚(使徒行传16:11-15)、百夫长哥尼流(使徒行传10)。这些人不是使徒,既没有长期和耶稣在一起生活,聆听耶稣的教导,也没有舍家弃欲,更没有四海为家,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但他们如佛说,多少修善,饭食沙门”,同样受到耶稣和使徒们的称赞。

最后是下辈者。经上说: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生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也。意思是说:下等的往生者,假如不能如上、中等的往生者一样行诸功德,也应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能信仰修行这一法门,没有丝毫疑惑或动摇,以至诚之心,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些众生,在其临终之时,也能够得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成就的功德智慧,又要比中等的往生者差了一截 这自然会联想到《圣经》中那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这位强盗被马太、马可、路加三位福音书的作者所记载。以《路加福音》为例,那位钉在十字架上的犯人对耶稣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纪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23:42-43)。很显然,这位强盗没有舍家弃欲,也没有多少修善,饭食沙门”,但是面对与他同钉十字架的耶稣,没有丝毫疑惑和动摇之心,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最终也获得拯救。

总的来说佛说的上、中、下三辈,其核心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而《圣经》中暗示的这三种层次的人,获得拯救的关键是要产生对耶稣的信心。正如耶稣反复强调:你们信我能作这事吗?(马太福音9:22);“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马太福音21:21);“你的信救了你(马可福音5:34)“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路加福音8:25);“信子的人有永生(约翰福音3:36)···;“是因你们行律法呢?是因你们听信福音呢?正如亚伯兰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加拉太书3:5-6)。即是说,二教都认为,信仰先于行为,在其终极关怀上无论是往生其国还是有永生”,先决条件是信仰。在佛陀作“念佛,在耶稣作信心。行为只是见证信仰,服务于信仰。在特殊情况下,外在的行为可以不被要求,但绝对不能失去内心的信仰。就如使徒保罗所说: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一同与他显现在荣耀里”(歌罗西书3:2-3)。也如佛说:当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四、深信因果:伦理价值上同向发力

一九三九年六月,弘一大师受邀在永春桃源殿演讲。大师的演讲分为三段。第一段的主题就是深信因果。大师认为,因果之法虽是佛法的基本,但是非常重要。何谓因果?他解释道: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将来报应不出下列:桃李种,长成为桃李—作善报善;荆棘种,长成为荆棘—作恶报恶。因此,我们要获得福报,就要厚植善因。 如果常常作恶,则难逃凶祸灾难。在《佛说无量寿经卷下》中,至少有五处经文论及因果之法。如: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其五恶者···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读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复为恶,天神剋職别其名籍,寿终神逝下入恶道,古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总的来说,佛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遭受种种苦难,无不是因为前世不相信因果报应而遭受的惩罚。而另一方面,世间有人福寿康宁,这是由于他们在前世修善积德。人活着的时候,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人死后,下到冥界,在冥界随其业力在六道轮回中轮回转世。有其因,必有果。虽然有时作恶之人没有立刻得到报应,只要因缘会合时,无不兑现。

在《圣经》中,论及因果报应的经文也不胜枚举。保罗说: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拉太书6:7-8)。在旧约《撒母耳记下》记载:大卫王因与赫人乌利亚之妻拔示巴通奸得罪了耶和华,虽然大卫昼夜禁食哭泣,神除掉了他的罪,但是他和拔示巴所生的孩子还是夭折了。正如耶和华说: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撒母耳记下12:12)。还有《约伯记》中的约伯,他是一个敬畏神的人,完全正直。但是却莫名遭遇一系列的灾祸。约伯的三个朋友来探望他,认为约伯之所以受苦,必然是犯罪所致。正如他的一个朋友以利法回答说:请你追想,无辜的人有谁灭亡?正直的人在何处剪除?按我所见,耕罪孽、种毒害的人都照样收割。神一出气,他们就灭亡;神一发怒,他们就消没(约伯记4:7-8)。另一个朋友比勒达说:或者你的儿女得罪了他,他使他们受报应8:4)。第三个朋友琐法回答说:你手里若有罪孽,就当远远地除掉,也不容非义住在你帐篷之中11:14)。虽然约伯不承认他曾有过不正直的表现,神后来也否定三个朋友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解释,但无疑如果没有因果报应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是不可能衬托出这卷书在理解苦难上所显示出的独特之处的。在《旧约》中,作为智慧书的《箴言》,有很多朴实的劝导,其中一类便是行为正直的人必然兴旺。如:恶人经营,得虚浮的工价;撒义种的,得实在的功效。恒心为义的,必得生命;追求邪恶的,必致死亡(箴言11:18-19);恳切求善的,就求得恩惠,惟独求恶的,恶必临到他身(11:27);祸患追赶罪人,义人必得善报(13:21);撒罪孽的,必收灾祸(22:8);因为恶人终不得善报,恶人的灯也必熄灭(24:20)”

综上所述,佛教和基督教都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虽然此观念在《圣经》中并不是人蒙福或遭恶的唯一解释,但显然不管是佛陀还是基督教的神都主张行善而非作恶。现世的果报,将来的天堂和地狱,净土与冥界的二元存在充分预示了善恶之人将来必有各自的去处。地狱的火,六道轮回,永无脱离之苦都在警示世人应当厚植善根。故此,在当前这样一个传统价值衰落,道德滑坡的社会里,基督教应该同佛教开展有益的对话与合作,在承认彼此宗教中真理的前提下去关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问题。除此以外,在一些与全球化有关的问题上,如环保、人权、世界和平、心灵漂泊等都可以是中国耶佛对话着力发展的一个方向。

五、结语

中国的耶佛对话,道路还很漫长。与国际学术界所取得成果相比,中国学界在相关论文、专著上寥若晨星。但是历史上,基督宗教与佛教的对话并不算少。例如耶稣会所办的上智大学就有天主教的学者与禅宗对话。西方学者坚能,也是美国圣公会的牧师对唯识宗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利玛窦也曾与净土宗有过对话,但是利玛窦更多是批评而不是会通。耶佛对话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历史上有先例可循,学术成果上的薄弱与空白有料可填,更在于看到耶佛二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各自撑起一片天,并非是靠晦涩抽象的哲学,而是在于二教在拯世救民上所共有的速效法门和朴实直接的道德劝导。哪一个宗教能顾念众生之苦恼,使众生在成圣成佛之路上如水路乘船而非陆道步行,哪一个宗教就能昌盛。

唐宋时代的宗教之所以兴旺发达,其原因就在于不仅上有作为精英阶层的僧尼、道士、儒生,也同时混合了处在社会底层的乡民群众。上至精英,下至百姓共同构成了一副生动活泼的中国宗教全家福。之所以不能单强调专业人士在宗教中占据的份量是因为儒释道各有其低级别的准入门槛。对于佛教来说,僧俗都可以受菩萨戒。对于道教来说,道士可以在家并拥有婚姻生活。群众可以参与醮义,赶考的人可以礼拜文昌星。对于儒家来说,凡认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价值观,包括祭祖和守丧的就自然被囊括在儒教内。 因此判断一个宗教是否融入本土文化一个重要的标准不仅在于统计职业宗教人士的多少,更多是观察能都否被大众接受和实践。基督教作为一个强调以信为首的宗教与佛教净土宗同样作为一个应具信心的宗教来说,完全可以以此为趋同点继续探索更多有益于人类的话题,共同承担宗教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在教义和伦理上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距离国际间的耶佛对话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藉本文能在教界引起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和探讨,这正是它的目的所在。

本文原载于信仰和学术微信号,本平台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