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纪念传教士逝世400周年 “利玛窦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

作者: 秦思宇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0年06月15日 21:37 |
播放

6月3日下午,“利玛窦——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展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了这位耶稣会传教士的传奇一生。

2010年是利玛窦逝世400周年。400多年前,利玛窦以西方的自然科学为敲门砖,为中国带来了圣经,并且他进入当时的上层社会,向皇宫贵族传福音,带领了徐光启等高官士大夫受洗归信耶稣基督,并为之后200多年来来华传教士在中国的福音传播做了铺垫。

1584年,利玛窦与罗明坚获准从澳门进入广东肇庆,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传教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为了向中国人传教,他苦学中国文化、练习汉语,穿中国人的服装,俨然一位“中国通”。他在中国传教将近30年的时间,除了把圣经真理带给中国人之外,他还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他撰写的《天主实录》以及与徐光启等人翻译的《几何原本》等数为中国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其中很多专用中文词汇都是他们创造并沿用至今的,如“点、线、面、圆、圆心”等。

利玛窦制作的实际地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并被介绍到日本,对日本的地理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610年5月利玛窦病逝于北京后,其他传教士和利玛窦受洗的教徒都希望可以得到皇帝的恩准,让利玛窦安葬于北京,藉此来认可教会和天主教在中国的合法存在。

长期以来,西方许多人,尤其是天主教徒将他视为令人景仰的,“诱导异教徒皈依的”传教士。而东方却将他视为促进东西方交流的科学家。这种评价主要是因为他向东亚地区传播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和天主教的观点,同时他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也因此,有人将他视为一位汉学家。

美国《生活》杂志亦将他评为公元第二千年内(1000年―1999年)最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中的一员。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