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9日
微信

见证|从佛教徒到基督徒的奇妙见证

作者: 肖朋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09日 09:58 |
播放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因为关系不和而选择了离婚。因此,从小我就跟着姥姥一起生活,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到了基督教信仰。长大之后,回想起当年父母离婚的原因不止是因为感情问题,更多的是因为三观不合。主要原因在于,我的母亲从小生活在一个基督教家庭,而我的父亲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由于缺少共同信仰以及两人价值观不合,他们的婚姻最终无法持续下去。

母亲离婚后的几年里,她一个人带着我住过地下室,住过简陋的居民房,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就在母亲离婚后的几年,一次偶然的工作机会,她认识了我如今的继父。从表面上看,我的继父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从母亲第二次择偶的结果上可以看出,母亲虽然宣称自己信上帝,但其实她的生命更像是一种“挂名的基督徒”,仅仅与上帝维持着一种表面的关系。他们两人相识后很快确定了关系,因为有很多爱好方面的共同话题,感情随即日渐升温。

在进一步的了解中,母亲发现继父每年都会去我们这里的一座佛教圣地祭拜,也会每年拿出很多钱作为香火钱。外出旅游时,继父也是逢庙必拜,还会把自己家里的一部分钱捐献到寺庙的功德箱里。有时候,我的母亲跟着他走到寺庙门口,就开始打退堂鼓,因为心中还是有一个信仰的种子,知道这是拜偶像的行为,是上帝极不喜悦的。所以,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常和继父聊起基督教信仰和佛教信仰的不同。虽然她也只是一知半解,但仍然希望能让继父更多地了解基督教信仰,而非继续沉迷于佛教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母亲才得知继父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只不过他们的宗派属于“安息日会”,那是一个只遵守旧约律法、严格遵守安息日的教会。他们在周六这一天全天聚会,两位老人风雨无阻地骑着三轮车去教会里敬拜和事奉,可谓是非常虔诚。但不可思议的是继父的姐姐和妹妹也都在三自的教堂中参与诗班和司琴的服事。

有一次,母亲问继父说:“你家人既然这么多基督徒,为何你不愿意相信呢?”他说:“我只是觉得基督徒太‘懦弱’了,就像我们家里的人一样,他们一个个成为基督徒之后,遇到问题都不再跟别人争辩和理论,而是更多地选择让步,这让我很难接受。所以,我不希望自己也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软弱的人,这是我拒绝了解基督教的原因。”母亲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在一旁默默地为他祷告。

我记得在我读高三那一年,继父遇上了一个很严重的官司,他和他的生意合伙人发生了矛盾,关系僵持到继父被告上了法庭。那一次,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继父在工作中出现的纰漏,为此他需要向对方支付140多万的赔款。那段日子,继父一个月瘦了20多斤,我常看到他茶不思饭不想,瘫坐在沙发上,夜不能寐。

当时他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母亲看着他心里也很难过,不知道能为他做些什么,便拿出圣书说:“我为你读上帝的话语好吗?”继父点头,表明愿意。母亲就翻开诗篇,一篇一篇地挨着为继父读诗篇上的话语。其中大卫在窘境中向上帝的祷告,以及上帝在祂的子民患难之时的帮助,打动了继父,特别是当他听到诗篇23篇中大卫的信心宣告说:“我虽经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当继父听到这些话语时,他的心被特别地感动。他说:“你可以每天晚上睡前为我读一会儿圣书吗?我每次听完之后,心里都感到非常平静。”那段日子,我也刚好来到了青年团契的教会。教会每周三晚上有固定的祷告会,我便邀请继父和母亲一起去教会里面参加祷告。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会和母亲、继父在教会里碰面,我们一起围圈跪在祷告垫上,在牧者的带领之下一同向上帝祷告。祷告之后,大家都恋恋不舍,不愿意离开,而是继续留下来交流近况。

那段时间回想起来实在美好!也许是上帝垂听了我们的祷告,又或许是弟兄姊妹对继父生命的关心和代祷,不久之后,这场官司竟然奇迹般地宣告继父获胜了。

在这个经历中,我想比官司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当继父尝试通过祷告来依靠上帝的时候,他感受到了上帝的回应,也在教会生活中感受到弟兄姊妹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以为这次继父就会因着经历上帝的恩典而愿意相信,没想到人心是如此刚硬,在官司结束后,他仍然不肯去教会敬拜,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基督徒。然而,上帝的恩典却不断地在挽回祂的儿女,用祂的慈绳爱索契而不舍地将我们带回到祂的面前。在我和继父的相处中,很多次我们都亲身经历了上帝借着环境来带领他重新回到信仰当中。

记忆很深刻的一次是三年前的一个秋天,当时狂风大作,所有人都关上了窗户,继父买了一斤五花肉,从早市匆匆地顶着风往家走去。突然,走到小区楼下时,从高层楼顶上掉下来一大块的墙皮,砸到了他旁边的不到一步的距离,砖块急速地掉落在地上,又重重地反弹起来,砸在了旁边一辆汽车的玻璃上,瞬间玻璃被砸得粉碎。继父被吓得惊慌失措,感觉脑袋里一片空白。缓了一会后,他捡了一块碎片的墙皮拿回到家里说:“如果今天没有上帝的保守,我现在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我和母亲听到刚才发生的突发状况后,心里非常感恩,因为我们都相信在上帝的手中没有偶然,一切都是出于祂慈爱的保守。正如保罗所说:“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

于是,我们一起邀请继父祷告,说:“我们向上帝感恩,这是上帝对你的提醒,我们在有生之年要竭力来到上帝的面前来归向祂。”借着这次经历,继父终于被打动,来到了上帝的面前与我们一起跪下来祷告。不久之后,继父表明自己愿意接受洗礼,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为此,教会牧者为继父举行施洗和圣餐的仪式。那一次,我看到他跪在上帝的面前,牧师问他:“你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吗?”他大声说:“我愿意!”牧师又问:“你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为你生命中唯一的救主吗?”他回答说:“我愿意!”那一刻,我仿佛听到母亲在会堂的后面哭得泣不成声。

从此以后,继父在我和母亲的生命中又多了一重身份,成为了主内的弟兄姐妹。这是我亲眼看见一位佛教徒如何成为基督徒的奇妙经历,也是我亲眼看见上帝的恩典在一个刚硬的罪人生命当中所做出的难以想象的改变。这让我再次经历到主耶稣对门徒的应许说:“祂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