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一种关于读书的高效法则——海绵效应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11月15日 10:13 |
播放

什么才是读书的高效方式?
这是对于每一个读书者来说都想了解的问题。

什么是高效呢?
显然是从每一本书中所收获的信息量。尽管所有的书籍都是信息的在载体,但是并不是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收获同样多的信息。

在我们探索什么是高效读书法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几点。
其一,书籍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并不是我一生只读一本书就够了,即使是圣经也不能含有无限的知识。这个有限包括两个方面,一书籍作者赋予这本书的信息有限,二是读者的个人阅历或者知识储备等个人差异,使他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信息有限。
其二,任何一本书只要能承载信息,经过正规出版社编辑出版,他自身都会有自己的结构。这就像任何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的生物构造一样。读书就像一位医生面对人体,他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水平直接决决定了他的医疗水平。因此,读者自身储备的知识结构,直接决定了你能从这本有结构的书中获得多少知识。
其三,书籍的知识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发展的。不要以为作者写书完成的时候,书籍所传递的信息就静止不变了。书籍信息既包括作者赋予的,也包括历史赋予的。有些书籍的信息,会在历史中传递,有种常读常新的效果。比如《圣经》尽管完成于三千年以前,但是今天读来依然会告诉我们新东西。

而读书又是什么呢?
显然其一是获得书籍所传递的知识,也就是作者赋予书籍的信息。其二通过阅读这些信息,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这种更新包括两种,一种是吸收书籍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一种是批判书籍中的观点和立场,开阔自己的视野。读书的第三个效应,就是让知识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时间推移中不断扩大。有些书,我们十岁读的时候是故事,而到了三十岁突然想起那是一段深刻的人生哲理。

基于以上这些特点会发现,如果书籍的知识是一片海洋,那么读书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多地吸水。然而,海绵吸水的效率来自于海绵自身的结构,自身空隙越多,吸水愈多。如果海绵像一块砖头一样实心,那么其吸水效应就几乎为零。

因此,我们在读书之前的储备就像海绵一样,有的人是实心的,他无论怎么读书,读了多少,都无法吸收书籍中的知识;有的人是空心的,他能快速而又高效地读书,吸收更多的知识。这就是读书中的马太效应,少的越少,多的愈多。

这一海绵就是我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我们自己具备了知识结构,才能对接书中的结构。读书本身需要预备。就像我们为了学习高中知识,我们必须从小学知识开始准备,为了学习英文,我们必须从字母开始储备。那种以为信了上帝,学什么都如喝凉水一样迅速的想法,纯属虚构和异想天开。

在我们吸收一本书的信息之前,我们的头脑中必须先要有一个知识结构,一个知识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我们头脑中的海绵。只有我们有了这个框架,我们所读的每一本书中的信息,才能有自己的安身之处。不然这些知识堆砌一地,杂乱无章,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读了很多书,有了很多知识,但是却无法运用这些知识。这样知识就联系不起来,只是一堆片段而已。这样,我们读过的书,学到的信息,却不是我们自己的,不过是一个临时存储站,过一段时间这些又会还给作者。

怎样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很快能完成的事。他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一段的刻苦努力。因此,在“笑着开始哭着结束”与“哭着开始笑着结束”两种模式中,想高效地读书必然要选择后者。

怎样建立知识框架?
我的建议是熟悉一个现成的框架。我常常建议身边的朋友,找到一本教材,然后把它读几遍读透,直到你闭上眼睛都能想起整个框架细节。那么这个时候,这一门学科的其它书籍,你都能高效地阅读了。

然而对于想读人文的读者来说,我个人的体验是从哲学开始。哲学看似高深莫测,但是如果你不读哲学,那么神学显然也很难入门。神学并不是只要建立了信仰就可以,信仰并不是神学入门的开始。除了神学,如果想在文学或者社会学等学科方面有深入了解,哲学也是一条捷径。这是因为哲学的框架性很强,只要哲学框架建构了,其他学科的框架能很快建立。因此,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这就是为什么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小学教育中,都要开设哲学课程的原因。

怎样读好一门哲学?首先选择一本哲学入门书籍。在笔者阅读哲学的时候,还是对哲学一脸懵懂的时期,那时候除了上课学过政治课之外,哲学涉及不多。直到有一天翻了一本哲学史,读了古希腊部分,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好长,其次是他们的概念好难理解,就不用提记住了。

因此,在读哲学之前,寻一本合适的哲学入门很关键。我那时候读的是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的《哲学导论》,这本书现在还在出版,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这本书的特点是它不是从体系开始,而是从概念开始。它首先告诉我们哲学中相关的概念要怎样理解,怎样把握,与我们生活常识语言中的概念有何不同。对于一个没接触过哲学的人来说,这本书很枯燥。我记得当时我读这本书时,几度想放弃,但又硬着头皮拿起。这本书我读了不少于五遍,彻底把书里边的概念记住了,还是不那么理解。不理解没关系,在后来的读书过程中,会慢慢理解。

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读西方哲学史。我选的是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的《西方哲学史》。在哲学基本概念的把持下,读哲学史就会容易的多。读哲学史与哲学概念不同,哲学史注重的是体系。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体系,而不同哲学家之间的体系又是相关的。比如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到斯多亚派,从笛卡尔到休谟到康德,这一列哲学家所思考并试图解决的问题,构成一个相关的系列。了解这个系列,就是哲学框架的建立。

我并不推荐初读哲学的读者一开始就选择罗素或者黑格尔的哲学史,因为他们的著作首先是写给西方人读的,其次是他们默认了读者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对于我们来说,思维和哲学基础都有不同,因此想从他们的哲学著作中建立框架,是很困难的事。

为什么要用哲学建立框架?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哲学就是一切学科的母体,哲学体系框架与其他学科都是相通的。因此,哲学阅读个人觉得是读书的一大捷径。

当我们建立了哲学框架,接着就可以读其它的哲学书籍来巩固和完善。我推荐以下书单:[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德国]普莱西特《普莱西特哲学史·认识世界》《认识你自己》,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这些书读完了,你就可以读文德尔班、罗素、梯利、黑格尔的《西方哲学史》。这些读完你还觉得意犹未尽,还可以读读专门史或者断代哲学史,策勒尔的《古希腊哲学史纲》写的很专业。这些书你读完,哲学框架基本建立,这时候你再去读社会学、宗教学、历史或者神学等人文学科的时候,就可以感觉有框架吸收知识了。哲学书的阅读可能需要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短时间内囫囵吞枣地读完,是无法建立框架的,这大概就是上帝的公义之处。

读哲学书本身就是一种脱胎换骨,当你真正花费几年时间把哲学书读透了,就会发现看其他书籍有种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读书没有捷径,如果有捷径的话那就是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书籍。所以,一年读五本书,不如一本书读五遍,先建立框架。

读书犹如登山,不登上最高峰是无法领略那秀丽的风景!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