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圣徒与普通人:真正的富足vs真正的贫乏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8月10日 16:28 |
播放

一个内在丰富的人,却给人一种缺乏的随和感,他和什么人在一起都不会有傲慢的表现。而一个内在缺乏的人,却总是用蹩脚的丰富来掩盖内在的不足,他要刻意用外表的富有来掩盖内心的贫乏,用傲慢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刻意地划上界线。前者是真正的富有,后者则是真正的贫乏。

几年前,我参加一个传统文化的读书会,总是会遇到一些特别的人。他们身穿长衫,留着胡须,见人就是抱拳作揖,满口之乎者也,那种神态总让人想起鲁迅笔下孔乙己在柜台上边吃茴香豆边写茴字的样子。其实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四书五经也没读几页,给人摆出来的感觉却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圣哲形象。其实他们不仅摆出这种形象,背后他们已经开馆收徒了。这种形象既是一种营销,也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展示。其刻意在形象上与众不同的标榜,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在的不足罢了。中国有句俗话,那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其实另一句话也同样成立,缺什么就炫耀什么。一个暴发户因为缺乏文化,于是在装扮和形象上就要显出对文化的不屑,另一方面却又要显出自己很有文化的样子。这真是一个矛盾体。

因此,一个真正的圣徒,外在上必然处处表现得像个普通人,而一个普通人却总喜欢表现得处处像个圣徒。

我小时候,喜欢大侠,希望有一天拥有他们的武功,这样就可以行侠仗义。于是我处处把自己打扮的像个大侠,我把母亲的围裙当成大侠的披风,折了一根柳条当成宝剑,把从武侠电影里学到的动作当成侠客的武功。还别说,这种行头和动作一旦上身,我内心就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一个大侠了。这种大侠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我还真的以为自己也具备了大侠的力量。直到我在一天放学之后被伙伴打了一顿哭着回家,我才真的知道了我不是大侠。

我们外在的表现和刻意的与众不同的界线,会让我们真的产生心理暗示,那就是把不真实的当成真实。以为自己真的能拯救世界。

耶稣是神的儿子,却是道成肉身的普通人。虽然耶稣有高贵的身份,这样的身份,有谁能比呢,这个世界上有谁的地位和财富可以和耶稣媲美呢?我想这个世界上没人可以和耶稣相比。

我曾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过,如果这个世界是荒谬的,那么耶稣可能是最大的荒谬了。因为有着高贵身份和神力的耶稣,却宁愿采取一个卑微的身份,来到世界。耶稣并未可以将自己与那些跟随他的人划清界线,也没有处处显出与众不同来。倒是那些作为普通人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处处以纯洁自居,处处以上帝律法的监督者自居,对普通人指手画脚,行未经授予的道德审判权。

高贵的耶稣最终采取的却是一个底层人的屈辱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也以此完成自己拯救世界的高贵使命。一个高贵的人,却采取一种普通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责任,而那些本是普通人的祭司呢,却处处要以上帝的名义这种高贵的方式和身份来展示自己。然而他们展示自己高贵身份的目的,不是为了荣耀上帝,而是为了统治民众。

圣法兰西斯本是一个富翁的儿子,有着贵族的身份,但是他却放弃这样的身份,宁愿成为一个穷人,走遍乡村,效法耶稣传播福音。托马斯阿奎那同样出身显赫的家庭,他的堂兄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是托马斯自己却宁愿放弃这些头衔,而宁愿成为一个修士,他的目标不是显赫的身份与荣耀,而是超越自己的人生,效法耶稣。特蕾莎修女,这个信仰耶稣的姐妹,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她同样放弃家族的荣耀,而成为一个为普通人而奉献自己一生的修女。她尊重那些异教徒的信仰,按照他们的习俗举行葬礼。

一个圣徒内心里总是努力成为普通人,而普通的信徒却处处表现得像圣徒。

我读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信徒处处以圣灵带领自居,他说自己祷告时间比我长,因此圣灵更加亲近他,我就应该顺服他,因为圣灵离他最近。还有一个信徒,每次在教会见到我,就会问圣经读几遍,今天祷告了吗,今天忏悔了吗,今天犯罪了吗?每次见到她,她都像个圣徒一样,威严地审视着我,总觉得自己今天又亏欠上帝很多。

福音能带给我们什么?是财富的增加,还是事业的成功?抑或是福音能让我们高人一等,带给我们高贵的身份?当然,在中世纪的欧洲,的确,基督徒这个身份是你在社会等级阶梯上往上爬的垫脚石。但是这本身并不符合耶稣的教导。在耶稣的福音中,基督徒这个身份是一种荣耀,但是这种荣耀不是让我们高于社会其它人的荣耀,这种荣耀是超越世俗社会的,因为耶稣已经胜过世界。这种荣耀不属于世界,这种荣耀也就同样不能用世界的眼光来衡量。正因为此,耶稣说:“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因此,基督徒的荣耀是背负十字架的荣耀。这十字架不是让我们高高在上,而是让我们做一个普通人,做一个平民,做一个平信徒,做一个谦卑的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