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华北传教士小传(十三):富善传

作者: 鼓浪隐士 蒙允转载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5月06日 10:10 |
播放

富善(Chauncey Goodrich)牧师于1836年6月4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务农家庭,其家庭为虔诚的基督徒,每周的主日崇拜总不会缺席。富善从小就和兄弟们一起干农活,神藉着他在劳动中所学的农业技术装备他。多年后,当富善在华宣教时,他就栽种蔬菜果树,饲养家禽,克服物质供应的困难,改善生活条件。富善10岁时即蒙恩得救,20岁时听了萧富勒博士讲道,受到圣灵感动,立志到海外宣教,将神的福音传到地极。

1861年他毕业于威廉斯学院,后入纽约协和神学院攻读神学课程。在此,富善研修希伯来文等各国文字,神藉着这些学识帮助他以后从事《圣经》翻译工作。1864年,富善神学院毕业。同年9月21日被按立为牧师。此时,这位年轻的牧师受到圣灵感动,神让他看见中国的需要,要他到这块古老、美丽的土地传扬祂的福音。于是,他接受国公理会差遣,带着新婚妻子前往中国。

富善夫妇于1865年1月24日由纽约启程,历时六个月,绕行大半个地球,到达中国上海。在上海稍事休息后再经天津抵达北京,由差会安排宣教任务。他先后在华北大学与道学院教学并担任道学院教务长。并在通州设立了公理会神学院。

富善为了能把福音广传,采用戴德生等宣教士倡导的“道成肉身”方法,过起与中国人一样的生活方式。他像老百姓一样留长辫子,穿长袍短褂,头戴小帽子,并且千方百计学习中国语言。由于他勤学苦练,不久就成为在宣教士中,北京话讲得最标准,最流利的一位。1891年,富善积累了丰富中文知识,出版了一本《中英袖珍字典》,包括10,400个汉字。另外又出版了一本《官话特性研究》,包罗了39,000句汉语。这两本书后来成为当时西方宣教士和各国外交人员学习汉语的必备参考书。

1775年,华北等地经历严重大饥荒,富善和几个宣教士从北京出发从事救灾和传道的工作,四个多月后到达陕西西安,行程二千英里。此行,立下一个关怀民众的好榜样,让中国人对宣教士刮目相看。

1874年,富善的妻子雅碧在通州病逝。1877年,富善续弦,与来自日本的宣教士Justina Emily Wheeler结婚,可惜她不幸在四个月后因患斑疹伤寒病逝。1880年,富善与来自美国、比他年轻十九岁的宣教士Sarah Bordman Clapp结婚。结婚多年才生下第一个儿子,取名昌西。1888年,伤寒和痢疾在通州相当猖狂,死人无数,富善牧师的儿子昌西,是年才一岁,不幸因痢疾病逝,使富善夫妇非常伤痛,后来神再赐给他们三个儿女。1905年,二女儿露西因病逝世,富善夫妇把原准备给女儿读书的钱,另外再筹款,在通州为乡下女孩办了通州有史以来第一间寄宿女校,学校第一期就收有学生五百人左右。

富善除了布道、牧养教会、办学、教学、编纂英汉字典、汉文研究外,还作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工作,就是参加圣经和合本的翻译工作。当时,已经有马礼逊译本、郭实腊译本、委办译本、高德译本、杨格非译本、施约瑟浅文理译本等《圣经》汉译本。但是在文意和字义上,都不能令人很满意。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上,英美宣教士们决定重译《圣经》。他们物色具有希伯来文与希腊文根基,又熟悉中文的人来从事此项工作。

1891年,富善牧师与狄考文等人被任命为官话圣经和合本的翻译委员。和合本翻译委员包括来自各宗派的宣教士,前后共有十多人,每个委员带着自己的中国同工参加翻译。在漫长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都是兼职侍奉,因此翻译工作十分繁忙。有人则因年纪老迈、体力不降而请辞,甚至有人病逝或遭义和团杀害。故此,翻译委员会的人员一直不稳定。但在神的恩典下,经过16年千辛万苦的努力,和合本的新约终于在1907年出版。

1908年,因《圣经》翻译委员会主席狄考文归天家,富善被任命为委员会主席。他辞去了道学院所有的工作,专心致力于《圣经》翻译的工作。自1912年,差会答应了委员们的要求,不给他们任何其他的工作,让他们可以全职从事翻译,因而,旧约圣经翻译的速度明显加快了。1918年,和合本旧约定稿,圣经翻译委员会解散,富善继续负责至出版为止。

圣经和合本的译者以“忠于原文”为目标,就是要“坚持文字上的准确”。由于译经原则改变,这个目标就有新的理解:“重视意义上的准确”。在后来旧约翻译的十三年中,新约经过多次的修订,经文意思更清楚和优美。和合本的翻译前后历经了28年,其翻译笔法比以前各版本更准确,也更适合教会会众的阅读和学术研究,付梓后成为教会及会众最受欢迎的汉译本。值得一提的是,和合本问世时,刚好赶上了同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不少保守人士攻击“白话文是马太福音体”,鲁迅回应说:“马太福音是好书,很应该看。”周作人后来也回忆说:“我记得从前有人反对新文学,说这些文章并不能算新,因为都是从《马太福音》出来的。当时觉得他的话很是可笑,现在想起来反要佩服他的先觉。《马太福音》的确是中国最早的欧化的文学的国语,我又预计他与中国新文学的前途有极深的关系。” 可见,和合本作为中国白话文翻译著作,对中国白话文的普及和发展都起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

1919年,《圣经和合本》经过28年之久的翻译工作,终于面世了。而富善牧师已是82岁高龄。在这份圣工中,从头到尾都参与者仅富善牧师一人。其喜乐与感恩之心,难以笔墨形容。1925年9月29日,富善牧师安息主怀,终年89岁。

有位基督徒评价到:“富善在中国宣教60年期间,两次遭逢丧偶之痛,亦两度经历失去儿女的试炼,如此无情打击,堪称命途多舛。然而他仍旧顺服神,未曾丝毫改变初衷,继续事主不辍,令人景仰不已。”







福音小册子《历史钩沉——华北24位来华传教士小传》在线发布,欢迎免费阅读下载。

按此 在线阅读或下载pdf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