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听老传道人讲述:引人深思的90年代农村教会光景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1月12日 08:57 |
播放

引言:
教会是有生命的,教会是会成长的,无论过去、现在、将来教会都是充满神同在、神荣耀、神计划的地方。

1,在阵痛中复兴

在服事的过程中,令笔者收获颇多的就是和一些长辈同工、特别是和一些老传道人——在教会事奉了近40-50年的老仆人交流,更多的收获是学习他们身上的榜样,聆听着他们述说动人的见证,还有无数次遭遇患难时的恩典,以及他们靠着神迹走出困境。

大概在2016年,笔者跟随一位老传道人去到西北地区走访,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受益匪浅。老传道人的生活方式的朴素令我对于服事有了不一样的看待,在同行的过程中老传道人也给我提及了当年的教会光景,当年的服事群体和环境。

老传道人提到过去教会的聚会都是以灯下礼拜(白天务农,晚上聚会)和露天布道为主,但那时信耶稣的人非常多,许许多多的神迹奇事也实实在在发生在信徒身上,有的是病号得医治,有的是被污鬼附着得痊愈等等。当时的教会人数日益加添,每次灯下礼拜整个聚会的房子都盛不下,而且露天布道时整个村子的人几乎都会全部到场,大人小孩都稀奇主的道。

当时候的信仰环境不怎么好,一旦有外界的特殊抵触和拦阻,就会选择去到另一个地方传福音,但当时所有的服事人员都不曾害怕环境,虽然说有拦阻,神的家人数却日益增多。每当聚会两到三天的时候,就有许多弟兄姊妹奉献一些面粉和菜蔬,以供应聚会时的需要。

虽然说信福音的人越来越多,但抵触和拦阻也在日益加强,达到一个地步。有时候一场聚会没有结尾就匆匆结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以后的服事存留余地。老传道说:教会的复兴需要外界的压力、逼迫,因为这样可以调动人在危难中的信心,以及对神百般的依靠。笔者也非常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教会的复兴离不开人群,也离不开外界的压力,犹如耶路撒冷教会遭逼迫的时候,门徒分散、福音拓展的光景一样。

2,在喜乐中前进

老传道又给我讲到,当时候的传道人并没有提供装备学习,乃是跟随上一辈的传道人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可以讲道,以及正式踏入服事的禾场工作。虽说当时条件匮乏,属灵书籍有限,但他们在服事中很喜乐,有时候讲了一天的道,晚上预备讲章已经很疲惫,但总有喜乐充满在心里。并且和同工默契搭配也很喜乐,服事过程中特别是看到许许多多渴望听福音的人坐在底下时,传道人的心是激动、热情的,渴望把自己所明白的真理统统释放出去,要听的人明白真理而喜乐。

老传道人又提及,到后来有的弟兄姊妹家里有了农用三轮车,他们的喜乐又来了,因为他们去到聚会的地方不用再徒步,可以搭乘三轮车去参加聚会。到后来自行车开始多了,于是教会里给传道人配了一辆自行车,这样就方便了传道人的工作。

其实过去条件并不好,道路也并不通畅,有时候聚会碰到下雨就要搭油布,甚至人多的时候也有漏雨的情况,但老传道人提到只要当时弟兄姊妹聚集到一起,大家就非常的喜乐,在一切聚会敬拜,彼此分享,同声祷告。

大概在90年代末的时候,农村出外打工的人是比较少的,每家每户都靠自己的田地来维持生计,所以去到农村传福音有人愿意来听。但如今农村人口逐渐流向城市,或者去到大城市打工,那么农村的人数就会有所减少。当时的人对待福音很单纯,当接受福音之后就充满喜乐和内心的平安。

3,在缺乏中知足

最后老传道人给我提及当年的教会光景时连连感叹,说如今时代变了,条件不一样了,但教会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人内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

其实笔者听了老传道人给分享的经历和见证,内心非常受鼓舞,也开始去反思自己的服事,审查自己对待事工的态度。

笔者也对比反思,过去的教会群体是更知道满足的,虽然不富有但总不贪心,虽然有缺乏但总是依靠神而度过,这给我们当今教会中的信徒带来很大的省思。当我们站在教会中为神摆上自己时,有没有一颗知足的心,我们会为自己所做的服侍事感到喜乐、热情吗?会渴望一直为神做工吗?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们深知如今的教会依然是神的家,依然是神在保守,神在管理,但关键是在与神的配合、对神的回应、内心在面对信仰时的认真执着。每个时代都有敬虔爱主的人,每个时代的背景下都有对当时代人的考验和挑战,虽然说看似自己经历的考验很多,生长的环境复杂,但只要我们保持初心不变,对神依然忠心,对教会依然有负担,对人依然有爱心,那么我们就可以回到起初那份事奉的热忱。 

结语:

当我们理解何为教会,我们才会努力地奉献自己,当我们理解何为福音,我们才会努力地肩负使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