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彼得三次不认主:服事不能单靠头脑的火热

作者: 韩恩泽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6月17日 09:03 |
播放

一,认识要付的代价

彼得是耶稣的门徒当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在彼得身上所发生的事(三次不认主)好像是基督徒在面对危机时的缩影,平安稳妥时我们曾立志冲在最前面,当危机来临时会逐渐变得畏首畏尾。

信仰的确是要付代价的,在彼得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他对于信仰的渴望,当耶稣起初呼召他时彼得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这句话充分说明彼得对于信仰的需要,而又因自己的罪恶感到的愧疚。让耶稣离开他,这也说明他明白耶稣和他不一样,比他更圣洁、更纯粹。

当耶稣被抵挡他的人带到公会里时,彼得是远远地跟着,经文中描述彼得要看这事怎样(太26:58)。这也说明彼得还是有一些勇气去面对危机的,毕竟很多门徒都离开了耶稣。彼得只是远远地跟着而没有做声,这是彼得的一个心理写照,说明彼得明白自己是耶稣的门徒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彼得没有在公众场合公开自己的身份。耶稣曾经预言彼得要在鸡叫以先三次不认主,耶稣的预言也告诉我们不只是彼得在面对逼迫时会退缩,很多跟随的人同样如此。

在马太福音的20章中耶稣曾对门徒讲过:我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准备的,就赐给谁(太20:23)。这一事件马太和马可的记载有一些不同,马太的记载是西庇太儿子的母亲为孩子求坐在主的左右边,而马可的记载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亲自向耶稣求坐在祂的左右边。但马太可马可的记载都将焦点放到了耶稣的杯和父的权柄上,也就是说坐在哪里是父说了算,但当下他们必须接受耶稣的杯。

把耶稣的杯和耶稣被抵挡者捉拿的事放到一起时,就会发现当耶稣遭受捉拿,雅各和约翰并没有在身边,唯有彼得还远远地跟着。这就说明荣耀是人非常乐意接受的,但为义受苦很多人却不愿意接受。

彼得带着仅有的勇气远远跟着耶稣,但也无处不透露出他的胆怯与害怕,当有一个使女对彼得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否认了,并找借口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第二次有人说彼得与耶稣是一伙的,彼得不但不承认,而且起誓说不认识耶稣。第三次是彼得的口音被人听出来,再指控彼得和耶稣是一党的,彼得的回应比之前更坚决,乃是发咒起誓说不认得耶稣。立时鸡就叫了,于是彼得想起耶稣的话,出去痛哭。

彼得的问题或许常常也是许多基督徒身上的问题,对于跟随主的代价不认识,没有做好为义受苦的准备。此时彼得身上不仅有人性的软弱,还有对信仰代价的不清楚,以及没有为主时刻预备。

二,接受要付的代价

头脑的火热与没有见识的火热这都会影响一个人对于耶稣的跟随,彼得跟随耶稣时也曾立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也曾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彼得说这些话是非常火热的,但这种火热并没有使他实践信仰,奔赴使命。发自内心的火热是需要的,但计算代价也同样重要,不仅仅是计算代价,也要接受代价,这样才能做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彼得在不认耶稣之后出去痛哭,彼得的痛哭在信仰上也提醒了我们,不要做让自己痛哭的事,也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因为跟随耶稣是不容易的,是有代价的,若只单单为了荣耀跟随耶稣,这仅仅是一种自私且虚荣的心态。所以说接受要付的代价,首先就是要认识代价,不要让自己的话成为空谈,乃要成为实质性的行动。

虽然看到彼得暂时的失败,但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也看到自己的有限和软弱,不会再去轻易的向耶稣保证什么,乃是拿出实际的行动来跟随。

跟随耶稣时我们也会有失败、退缩、害怕和苦难,但并不能因一次的软弱而否定自己,乃要从失败退缩中长进,重新考虑跟随主的代价,竭力为主背十字架。从头脑的火热中转变为发自内心的火热,有切实行动的火热,有忠心有见识的火热,愿意付代价的火热。

三,总结

跟随主不是一时头脑火热,乃是时刻准备为主奉献自己。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