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从电影《浪潮》看人性所需的认同感

作者: 胡志伟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3月12日 19:45 |
播放

《浪潮》是德国的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一个高中老师的故事。

赖纳·文格尔所在的学校里有一个关于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他原本的选课是“无政府主义”,这是他所喜爱的课程,但却被另外一个老师“抢占”了。于是乎,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的课程。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大都只是为了学分而已,所以很多学生都处在自由散漫的状态,随意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想出用“独裁”的方式来上课——改变上课的环境,使自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要绝对服从。而学生们在这种状态中,也慢慢的沉湎于其中,并形成一个组织——浪潮。好的一面是,学生们体会到了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而坏的一面则是,老师和学生们都不知不觉的陷入了新世纪新时代的“独裁”与“纳粹”的深渊中……

乍看之下,这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错误。但深入来思考这部电影,我们会发现其中关于人性的写照。电影中的老师文格尔之所以选择“独裁”的方法来教课,是因为他的内心感觉自己缺乏被重视,被认同。

在他正式用这种方法教这个课程之前,出现了三个场景:被调课、比赛失败、学生对其的无视。而这三个场景促使了他内心的伤痕——不被人重视与认同。这应该就是导致他最终用“独裁”的方式上课的原因。其出发点本是为了使学生们更加的认识到什么是独裁的政治,但在这个过程中,文格尔因为内心的伤痕,也在其中慢慢的迷失了自己,在学生中找到了那种他以为的被认同感,且享受学生们对他的认同及重视。

思想决定人的行为,而行为会决定人的习惯。当这种“独裁”的上课方式,被学生们习以为常的时候,学生们在其中寻到了一种乐趣,首先他们重视了这个课程,但却是极端性的重视。学生们的习以为常使每个学生也找到了一种身份的认同感和权利的认同感。


《浪潮》剧照

丹尼斯是这中间的一个学员,他在这个课程中的受益是极端的。当学生们排练节目的时候,丹尼斯抓住了自己的权利,也在学生中间建立了身份及权利的认同,使学生们在预备节目的时候做了一些改变(之前,学生们当他是不存在的,并不认同他管理者的身份)。
蒂姆也是一名学生,由于他性格的懦弱,导致他在学生们中间处于弱势群体,被称为“软脚虾”。当他回到家里时,父母对他也是视而不见,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和认同,且会被说一些负面言辞。于是乎,这样的环境促使了他内心伤痕的扩大——没有人认同,没有朋友,没有信任。但是,在“独裁”这堂课中,他找到了一种认同感,那就是来自老师的认同和重视。他在“浪潮”组织中,找到了身份的认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他说:浪潮是他生命的全部价值。当浪潮结束了,他的价值便消失了,他的生命也不存在了。
而众多的人,也在这个过程中醒了过来:“浪潮”只是一个课程,并不是生命的中心。

这部电影展示了人性的写照:每个人都需要认同感。
当处在家庭中,我们需要父母对我们的认同;
当处在学校中,我们需要老师和同学对我们的认同;
当处在社会中,我们需要这个社会和别人对我们的认同。

人需要被认同。在现实社会中,被认同也许是很多人活下去的唯一理由,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活在了被认同的圈圈里。我们所盼望的是使人认同我们,我们所做的是为了使人认同我们。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一个更深层的现实:我们如今渴望的认同感是理想性的,它并不是现实社会中我们自身的真实写照。现实社会中的认同如今是被物质所衡量的,物质包括很多,也许是金钱,也许是名声,也许颜值,也许是权力……很多很多。但这些都是不靠谱的认同,换另外一句话就是:当你扬眉吐气的时候,这个社会认同你,当你倒血霉的时候,人家就无视你。这就是现实社会对我们的认同。

我们缺乏一种真正的、永恒的、永远不会改变的认同。然而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找不到,寻不见。

但你知道吗?还存在一种认同,是你我曾经不晓得的,这就是造物主对我们的认同。我们是被神所造的,我们的一切全在乎祂,而我们的一切祂都认同。祂认同我们,不管我们是飞黄腾达,还是日暮途穷;祂认同我们,不是因我们所做的,而是因我们是他所创造的(我们是人)。神的认同绝非人的认同,父母、朋友、陌生人对我们的认同往往是从我们做什么而出发。
当我们考试100分的时候,父母很赞赏我们,但当我们回回考0分时,不晓得会怎样?(也许你的父母不会在意这些)
朋友认同我们,是因我们忠诚于他们;
爱人认同我们,是因我们达到了他(她)心所想。
但是我所说,这位神的认同,不在乎你考得怎样,不在乎你的忠诚度多少,更不在乎你如何看祂。神在我们爱神的时候,认同我们,在我们不信祂,背叛祂时,神还认同我们。只是因为我们是祂所爱的,我们是祂所造的,我们是祂所看重的。这就是不会改变、永恒的认同。

今天,你渴想得到这种认同吗?祂在等候着你,重新的回到祂的身边,接受这份认同……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