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道德:耶稣不是悲情英雄,而是死而复活的基督

作者: 道德 | 来源:蒙允转载编辑自作者博客 | 2011年04月15日 02:06 |
播放

编者按:本周五迎来基督教重要的节日之一受难节,主日即是复活节。作为基督徒,我们如何看待耶稣基督的受难,他的受难与复活又有什么关系?本文为道德弟兄几年前写过的一篇对于受难节的神学省思,希望弟兄姐妹从中得到造就和恩典。

受难周期间压抑的情绪在重新看完电影《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之后达到极点。无疑,《耶稣受难记》给人的感动是具震撼性的。特别对于基督徒来说,由信仰所带来的知识和情感的储备使得我们的震撼不仅仅只停留在感官上。而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由感官上的震撼,带来了信仰上的神学省思。也由于此缘故,本文并非要对电影作出评论式的褒贬,也无意对影片给予神学评论。

对于我来讲,最具震撼的(或者说最能引起情绪波动)是电影里的开始和结束镜头。影片一开始所呈现的是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的祷告,这伟大的祷告里,耶稣经历着天人交战的挣扎。「恐惧」是他最深的感觉,他的心正在被矛盾复杂的情绪撕裂着。于是他全身发抖、神情恐惧,甚至连门徒也深感困惑。就这样,在顺服天父与人性的冲突的角力中,耶稣的人性做了最佳的写照!但我却有一种说不出、类似的挫折感的不舒服感觉!

影片最后讲述的是耶稣钉十字架的情形。经过血肉模糊的鞭刑之后,耶稣在众人的嘲讽中走向各各他,并接受了惨不忍睹的酷刑――被钉、被翻转、被悬挂在十架上。而当他说「成了」的话之后,魔鬼在地大震动之中失败了。在这个过程中,影片以大场面的角度来处理耶稣受难的事实,再配上快版雄壮的背景音乐,使我的情绪达到极点,但却有一种莫名的舒畅感,虽然也在流泪。

当我反省自己的情绪为何反感于耶稣的挣扎祷告,却又为何共鸣于耶稣受死的大场面描述时,我所得的结论就是悲情式的英雄主义在作祟。

尽管在理性上我认同影片祷告时的耶稣形象,但我的情感却不接受影片中落魄的主。虽然我也极度相信《迦克墩信经》里的基督乃「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者」的信仰告白,但却不愿看到基督人性上软弱的一面。在这种张力中,我发现到自己在情感里建构了一个英雄式的耶稣形象。这位耶稣可以有挣扎但却不可有恐惧;这位耶稣可以在父神面前哭泣,却不应该在门徒面前表现出胆怯;更重要的是,这位耶稣可以束手就擒奔赴死亡,但却一定要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而我在观看受死场面时,心中所表达的激昂情绪更为这位英雄式的耶稣加添了悲情色彩。虽然我在理性上认为影片不该以大场面的角度来设想耶稣的受难,不该过于悲情化基督受死的事实。我也很不赞同影片仅用三十秒去表达耶稣的复活,并且认为这种轻描淡写的「复活暗示」成为了本片中的最不严肃部分。然而,我心中的不反感反应却能显示我对悲情化基督的认同。

但是,英雄岂能成全救赎?悲情岂能造就盼望?

当我们英雄化基督的时候,就会忽略基督遭弃绝的事实。就如潘霍华(D.Bonhoeffer)所见,耶稣不仅仅是受苦,而且是遭受弃绝的。假如耶稣只是受苦,他仍能被人称为弥赛亚,仍可享受全世界的同情、仰慕与荣耀。但耶稣作为遭人弃绝的弥赛亚,他的受苦便失去了荣耀的光辉。而这事实,从群众的口由「和散那」的诵赞变成歇斯底里的口号「钉他十字架!」中就已看出,亦可从十字架上父神的沉默不语里而得明证。受苦与遭弃绝才可以总括耶稣整个十字架的意义。所以,基督在承受着没有掌声的孤独苦刑,并不是也不应该是英雄。

另外一方面,当我们悲情化基督受难的时候,亦会将耶稣纳入悲情者自制的荣耀里面,去陶醉自怜,从而忽略了基督的复活,正如本片一样。但是,基督的复活乃是末世否定死亡的预先呈现,是基督徒盼望的源头。只有受难没有复活是可怕的,这样的信仰让人陷入一个悲情的架构里面,而扼杀了复活的主给予你的生命意义和盼望。

确实,当我由电影反省到心中悲情基督论的偏差的时候,却发觉周遭多有悲情思想的充斥。政界里面有悲情政治,文学界亦有悲情文学,而在教会里面,亦可见悲情神学。在这种神学架构里面,我们的事奉观只强调了磨难而忽略了异像;我们的属灵观强调了「为主而死」而忽略了「为主而活」的圣经教导;我们的教会观也只强调了出世或避世而忽略了入世的教导;更有甚者,在神学上,有人借着影视作品将十字架神学约化成了逼害与眼泪。

不可否认,信仰确实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我们的「不方便」不仅仅是信仰带来的文化与社会上的孤立,也包括在学习过程中理性上的困惑,以及在事奉生活上理想与现实反差所带来的冲击。甚至,在一些极权专制的国家中会遭至政治逼害。但是,悲情主义思想却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的选择。悲情思想的危险在于使基督门徒陶醉于自己建构的受害者意识里面,而剥夺了信仰实践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而约化了信仰方式的多种可能性,以至于最后,狭窄了事奉的阔度,进而扼杀了盼望。

虽然后现代消费主义添加了「痛苦消费」的新形式,为悲情意识提供了更广的途径。但是,就如基督不是悲情英雄一样,基督徒的人生也不应是悲情人生;就如基督受难带来的是平安一样,基督信仰给予的也应该是喜乐和满足;再如,基督是死而复活的主,我们的基督信仰实践也当是宽广而满有盼望!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