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基督徒信仰问答】我们为什么要饭前祷告?

作者: 义工 Sharon 翻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2月16日 09:51 |
播放

饭前祷告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或者说,这应该成为一件美妙的事。向赐下恩典之泉的上帝表达感谢和赞美,是理所应当的。我们有食物可吃,这也是带怜悯的祝福。

浪费食物的阴暗面

从未听过食物短缺的富人区居民,可能对浪费食物毫无愧疚之心。而愧疚感的缺乏,则是可悲的事。这是浪费食物的阴暗一面。当东西富足的时候,我们这些罪人便忽略了对上帝的赞美。天国到现在未曾降下,已是上帝的良善;而为了比这多一分一毫的良善,我们便不愿献上更多的感谢。

假设总有更多的食物可供选择,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件在世界历史上都很少有人拥有过的奢侈品。抱怨我们拥有的食物是一件奢侈品,这是成千上万的人没有经历过的。如果我们缺乏感恩之心,忏悔是唯一适当的回应。

每顿饭都是一个奇迹

面对一张摆满了食物的餐桌,我们没有每次低头敬拜真应该令人震惊。上帝为我们设计的饮食体验是很奇妙的。

从食物本身当中获取力量已经是个让人吃惊的概念。但是上帝创造的饮食不仅是实用而已;通过嗅觉、味觉和质构,上帝让吃成为了我们的享受!当我们将这份体验与他人分享的时候——不管是两个还是更多的人聚集——这都让吃变得更加快乐,因为(通常)有食物在他们之中。上帝也让食物的准备过程变为一种艺术,就如同服侍的爱心而带出的行为一样——力量,喜乐,团体,服侍。

如果要我说起人类在种养、培育、包装、分销、售卖和购买食物方面的天命和智慧,恐怕再多时间也说不完。

每份食物都是个奇迹。

怀着感恩的心领受这份祝福

吃饭之前祷告是理所应当的。这该是件美事。祷告时,我们不应草率或养成漫不经心的习惯。当然,也不该进行得太无聊。有食物可吃,我们便得以继续为上帝的荣耀而活(哥林多前书10:31),这是神圣的时刻——倘若我们是凭着信心领受食物的话。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提摩太前书4:4-5)

我们要确保教给了孩子饭前祷告的原因。未经解释的传统会导致古怪想法的产生。饮食祷告的核心是带着感恩来领受上帝预备的祝福。它不是我们吟唱出的咒语,用以确定我们的食物的确被“祝福”了。在祷告之前吃了,上帝也不会祝福少一点。甚至有时选择在一顿饭的尾声祈祷也可以。餐后感恩是同样适当的。

派博的进餐祈祷

如果我们进餐祈祷时习惯了说同样而老套的语句,如果别人(或自己)对祈祷毫无反应,可能是时候要作个改变了。

每次你坐下用餐时,可以尝试着迫使自己找到一个新鲜的方式来感谢上帝。简单地指明一件或两件来感谢上帝的不寻常的事。跳出思维的束缚。要做成这一顿饭,得需要千百个因素的结合。找出两件确切感谢的事并不困难。

如果你希望餐桌上的所有人共同谢饭祷告,我建议试试约翰·派博(John Piper)多年前为他的家庭开创的这些祷词。这里有短篇,也有长一些的:

早饭

主耶稣, 谢谢你赐下这一天,

赐下休息的夜晚,

赐下这食物,

谢谢你让我们常常蒙福。

午餐

主耶稣,谢谢你赐下这些礼物,

使每一样展示在我们眼前;

因你永不动摇的慈爱,

我们举起心献上日中的祈祷。

晚餐

主耶稣,愿你来到我们的饮食当中,

并且通过食物祝福我们;

亲爱的主,信心软弱的,求你恢复。

你所赐的都是美善。

早餐

我们的父,你赐下我们日用的饮食,

使我们身体存活。

为此我们衷心感谢你,

当这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祈祷,

求你打开我们的眼,

使我们看见你无尽的丰盛。

这样,我们既已得饱足,

愿我们都行在你的旨意中。

午餐

天父,我们感谢你,

因你赐下安歇的时辰,

在阳光和雨露中你显明你的大能,

也数算每一粒谷物。

愿你使你手所造的这所有食物

为我们蓄力,

接下来的时候,我们便得着你满满的能力。

晚餐

天父,你的慈爱何其信实,

食物因你的慈爱而不缺乏。

你再次将我们置身于饭食中,

我们祷告的力量,

使它比单单喂饱一个人而有意义得多。

主啊,求你将爱心赐下,

并且更新我们的身体,

现在就来到,也来喂养我们的生命。

别忘记为餐盘感谢上帝

我们不应忘记,脏兮兮的餐盘是上帝恩典的证据。它们陈明了事实——我们有食物可吃,有工具可以准备食物,有餐具使用,还有地方可住。它们是上帝的恩慈。所以洗盘子不是抱怨的时刻(腓力比书2:14),而是感恩的时刻。请允许我套用约翰·派博的短诗的格式,来呈上一篇清洗时的祷词:

脏盘子的祷告

主耶稣,谢谢你的恩典

这些盘子代表了富足的食物和住所,

以及你所赐下的良善的恩慈。

本文由义工翻译 原文作者Jon Bloom 阅读原文请点击此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