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专访】医疗救助志愿者、基督徒冯利锋:耶稣是慈善事工的重要推动者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11月05日 01:17 |
播放

福音书中最初被耶稣呼召的门徒常常给予我们很多挑战和激励:听到主的呼召,立刻舍弃船和网,别了父亲,跟随耶稣走上服事的道路。

在冯利锋弟兄的经历上,也颇能看到这样的勇气。2013年在澳洲定居的他经历了上帝医治他的儿子持续两年的噩梦,于是从佛教徒转为信主成为基督徒,之后不到几个月内就因看到医疗救助的呼召,就立马又放下澳洲的事业,回到国内开始推动医疗救助,成为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的负责人。

日前,他接受了基督时报的邀请,分享了上帝在他身上的工作、以及他对慈善公益事业的看法,并且介绍了医疗救助事业的重要性,邀请更多的基督教会与基督徒投身于此,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冯利锋个人资料照片。

基督时报:您最突出的身份有两个,一个是基督徒,一个是慈善推动者,基督信仰和慈善在从历史到现在都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那这两者体现在您身上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并且,您其实已经在澳洲算是“安家立业”了。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是“一股冲动”、或者说是“一种感动”激发您突然在去年放弃之前的安逸生活,回到国内开始转战“医疗救助志愿服务”这一行呢?您的基督信仰在其中,发挥了一种怎样的作用呢?

冯利锋:神是爱,神爱世人。我自己也从神得到了丰盛的爱,是神给了我现在的事业。在开始我现在的“医疗救助志愿服务”之前,我既不是一个基督徒、也跟慈善没多大关系。跟很多人一样,我在为孩子、房子、车子、票子奋斗。所有变化来自于我接受耶稣作为救主之后,神爱世人,神的爱在我的家庭中彰显:他驱逐了我儿子持续超过两年的噩梦,让我儿子每天都可以安稳的睡觉;赐予了我一个可爱的女儿Annie;医好了我60多岁母亲忍受10多年的三叉神经痛;让我的一家充满了平安和喜乐。同时,神赐予了我新的人生使命,给我安排了新的事业,因为天父爱我,要给我一个更加丰盛的生活。

我们基督徒之所以可以没有负担、毫无顾忌的去爱别人,是因为神先爱了我们,给予了我们源源不断的爱,也给了我们爱的能力和勇气。主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标杆,“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马太福音4:23),我们基督徒不仅关注人的属灵生命,也关注人身体的生命和健康。历史上,第一座医院是基督徒创建的;在中国,教会也建立了最早的医院,这些早期的慈善医疗机构,其中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志愿者。

众所周知,国际上,大多数慈善家都是基督徒,例如我们熟悉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回顾历史,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耶稣是慈善事业的重要推动者。耶稣在传道的过程中,行善医病,而且他的门徒们也都这么做了下去。《圣经》告诉我们:“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作为基督徒传道行善,这是神给我们的使命。


2013年 冯利锋在澳大利亚的Eastwood Granny Smith青苹果节做志愿者与小朋友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2015年 冯利锋在澳大利亚的Eastwood Spring Fair做志愿者时与志愿者们的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基督时报:目前您在负责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的许多具体执行的工作。您可以简介一下目前我国在医疗救助志愿者方面的现状是怎样的吗?有怎样的需要?而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主要的特点和特色是哪些呢?你们希望最突出哪些方面呢?

冯利锋:我国有很多在职医生、护士、离退休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以及具备专业医疗技能的志愿者,但是,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和地域面前,这些都是小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在中国很多城市,在医疗方面还是很薄弱的。首先,在大城市,例如北、上、广、深等城市,人口密度很大,生活节奏也很紧张,出现紧急事故的情况也很多,例如在地铁上、火车站、大型比赛及周边地区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具备紧急救助技能的人员,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人的生命。我们希望广大群众、志愿者团体、医疗机构及社会企业一起,动员起来,与我们一起,让更多的人具备紧急救护的技能,具备自救和他救的能力。

我国地域广阔,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面临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机构覆盖面窄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其中大部分人需要的只是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我们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也将致力与为这些人提供服务,通过组织志愿者和众多的医疗机构、社会企业一起,携带医疗资源给那些急需的人。

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是个新成立的机构,是个年轻的机构,同时是个年轻人的机构。同样是国家公益机构,我们跟其他机构相比,我们管理团队年轻、有活力、有担当、有甘为天下先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信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希望更多有信仰、有能力的志愿者或企业能够参与进来,为了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年7月10日,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组织志愿者参加医疗救护培训。(图:受访者提供)


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组织志愿者急救培训中观摩包扎技术教学。(图:受访者提供)

基督时报:在基督教历史上,医疗慈善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基督徒非常重视医疗慈善。您可以从这个角度谈一谈医疗救助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吗?与此同时,基督教会和基督徒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重视和参与这一领域呢?

冯利锋:基督教跟医疗的关系由来已久,大家从医院的标志——红十字上就可以看出来。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最早的医院都是基督徒创建的,所以红十字才称为救死扶伤、医疗机构的标识。现在社会发达,法规繁多,在很多人的眼里,医疗已经成为医院类医疗机构的行为、政府的职责,与个人无关。实际上,如同每个人都会得病一样,医疗行业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每个人在这方面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医院、医学院、医疗类企业等,他们面向的是复杂的、专业的医疗问题,而我们大家遇到的并不止这些,所以才有了医疗救助志愿服务。正如上面我所提到的,大多数人需要的是基础的医疗服务,而这方面,我国的医疗资源远远不够,我们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多了解一些医疗基础知识,多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减少对公众资源的占用,利国利民利己。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创建了教会,拣选了我们做门徒,我们就有权力、有义务、有责任顺从主的旨意,行善医病,传播福音。

现在我所在的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是一个属于志愿者的组织,需要广大老百姓共同来参与的组织机构,我们会组织一些医疗救助方面的培训,增加志愿者在医疗方面的技能,也会组织一些有技能的志愿者,给予帮助给那些需要的人。

我也希望更多的教会和基督徒积极通过行善医病的活动,传递神的大爱,传扬神的大能,展现神的荣耀。作为基督徒的我,也非常欢迎教会、基督徒参与一起来做医疗救助的服务,共同来实现我们的使命。


2015年国家扶贫日,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为张家口捐赠医疗设备。(图:受访者提供)


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组织志愿者为康保国际马拉松提供服务。(图:受访者提供)

基督时报:与此同时,您在是一位基督徒的同时,亦从事多年专业志愿者服务,并且现在也在以专业的方式推进志愿者服务在国内更好的落地。很想请问您一点的是,您认为基督徒在做慈善时,如何更好的与专业挂钩、以专业的态度、制度和方式来推进慈善呢?并且,您选择在中华志愿者协会就职来推进医疗救助志愿服务项目,关于基督徒与社会机构合作推进慈善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

冯利锋:其实,在我们中国,志愿服务已经深入人心,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志愿者的身影。但是,整体上来看,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例如组织性、纪律性和专业性。例如,刚刚过去的天津港事件中,就有很多志愿者前去救援,但是到后来,志愿者起到的作用不再是帮助,而是添乱了,因为有很多志愿者是个人自发前往,而不是通过组织,有责任、有目的的前往。针对于当前的这些问题, 2015年9月14日我国曾颁布了《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全面推进志愿服务信息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我们基督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有信仰、我们遵守律法、有神的爱心,并顺服主的旨意。同时,我们基督徒人数众多,具备各种专业技能的基督徒数不胜数,我们完全有能力,在社会公益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当前,国家在公益慈善方面,逐渐的完善法规政策,民间公益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基督徒或教会如果有计划开展公益项目,尽可能和国家公益机构合作,合法、有序的组织活动。我国正在向法治化发展,这个道路需要我们大家携手一起走。我们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本文为基督时报独家稿件。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救助志愿者委员会网站www.yljzzyz.org
官方微信:医疗救助志愿者yljzzyz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