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奥运期间看英国属灵复兴领袖第三人:豪渥斯的威廉•格里姆肖

作者: 王新毅 编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8月02日 21:39 |
播放

提起怀特菲尔德、提起约翰卫斯理,人们都很熟悉,他们是18世纪应该属灵复兴的重要领袖,可接下来会是谁呢?很多人就到此不知道了。

英国19世纪最著名的教会牧者J.C莱尔这样评价说:“18世纪的第三位属灵伟人,几乎是一位不为人知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威廉·格里姆肖(William Grimshaw),约克郡(Yorkshire)豪渥斯(Haworth)地方的教区牧师。我大可以相信,有成千上万的人熟悉怀特菲尔德(Whitefield) 和卫斯理(Wesley)的故事,却对格里姆肖的名字听得不多。然而,他是上帝所使用的一位大能勇士,是教会和这个世界不配有的人。如果以对人灵魂的造就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那么,我相信在100年前的英格兰,比威廉·格里姆肖更伟大的人物不会超过3个。”

在他的著作《英国复兴领袖传》中,莱尔这样介绍了他的传道、服事、品格等。

与同一时代的其他伟大福音传道人没有任何交往合作,他竟然在教义方面取得和他们一样的结论,并且采取同样的行动,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但这却是一个人所共知、非常确定的事实。当他在托德莫登的时候,怀特菲尔德和卫斯理完全不认识格里姆肖,格里姆肖也从来没有读过他们著作的只言片语。看到上帝是怎样乐意把他的爱妻接走,让他至为深切地感受到失去她的痛苦,以此切断他对世上事物的爱,我们对此的惊奇丝毫不亚于前面一点。但是多多受教于上帝的基督徒会在他生活的每一部分都看到上帝全然智慧的手在动工。那位伟大的建筑师大大使用的工具经常会被放在火中锻造很长一段时间,为使用作好预备。格里姆肖在托德莫登经历的管教无疑是非常严厉的,但他在当中学到的功课,很可能是在任何其他学校里都学不到的。
    1742年5月,格里姆肖被任命担任约克郡豪渥斯【现在豪渥斯因着那位忧郁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出生和居住而出名。她的父亲曾担任豪渥斯的受薪牧师。】的牧师,他在那里任职21年,直到去世为止。他是怎样得到这项任命,通过谁的推荐,我们不得而知。当时委派圣职的权力是在布拉德福德(Bradford)教区牧师和某些托管人的手中,他的委派很可能和他前妻的家人有关。
    豪渥斯是布拉德福德教区的一个附属教区,离基思利(Keighley)大约有4英里。它是一片寒冷、荒凉、空旷的乡下荒地,把约克郡和兰开夏郡分隔开来,沿着湖区一直到达德比郡尽头,形成英格兰“脊梁”的山脉地带。除了那些旅行的人以外,没有人能对这个饱经风霜、崎岖多山的地区有充分的认识。这些人通常沿着兰开夏郡和约克郡铁路线旅行,从曼彻斯特前往利兹,或者乘坐伦敦和西北线铁路,从曼彻斯特前往哈德斯菲尔德(Huddersfield),或乘坐大北方线铁路,从曼彻斯特前往谢腓尔德。它的谷地风景秀丽,开发得很好,充满生机并且制造业发达。但这个地区位置高的地方常常像高原荒地一样荒凉、陡峭、少人耕种,难以接近。豪渥斯这个村庄就坐落在这其中一个最艰苦的地方。格里姆肖主要就是在这里开展他的辛勤侍奉的。
    100年前,豪渥斯也许是一个牧师所能去的最艰苦、最不开化的地方了。甚至连《末日审判簿 》【这是征服者威廉对英格兰的两卷普查记录,记录了国家土地的财富,决定当缴纳给英王的税赋。在1086年的时候,它的名字是《对英格兰的描述》,但是“末日”——最后审判的那一天,这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流传了下来,因为税赋和估价定了就是不可撤除了。】(Doomsday Book)也以“荒凉废弃”形容它。那是一个狭长的村庄,由棕色的石头砌成。行人可以从基思利或赫布登布里奇(Hebden Bridge)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走,前往这个村子。这里的街道如此陡峭以致到最近才有四轮马车行走其上。确实有这样的传说,当第一辆马车来到豪渥斯的时候,村民搬出草料喂它,以为这车是一种动物!就是在这样的教区,格里姆肖树起了十字架的旌旗。人们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工场比它更令人不抱希望了。
    开始在豪渥斯工作时,格里姆肖采用的方法和他在托德莫登工作时的方法很不一样。他用最浅白、最亲切的方式向他狂野强悍的教区会众传讲基督的福音,他一家挨一家探访,以此跟进他的传道。他的讲道并不局限在教会建筑物内。不管在哪里,只要他能把人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在一个房间、一座谷仓、一片田地、一个采石场或者是在路边,他都能随时讲道。他从一家到另一家,闲聊世上的事、疾病、儿女。不管到哪里,他都带着他的主与他一道前往,明明白白地对人讲关于他们灵魂的事情。他的一生就用在这种工作上,像圣徒保罗一样公开和私下传讲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的道,这就是他整整21年侍奉中的唯一工作。他在下面这封信中这样描述他的工作方式:
    在我们主的工人当中,我是最小、最不配的,我在我的教区采用的方法就是这样:我传讲福音,唯独靠着基督的血,因着信,悔改的罪人得拯救的好消息,全年每个星期日传讲两次,不过,有时候我会解释教会要理问答和三十九条教规,或者宣读讲道集,我认为每年这些时候,在主日的早晨这样做,是我当尽的责任。感谢上帝,我发现这种做法对我的会众有说不出的好处。我的会众有1000至1200人,特别在夏天,有人认为人数比这更多。我们也有祷告,每个主日晚上讲解一章圣经。每个月我探访教区里12个不同的地方,每一个地方聚集着6个、8个或者10个家庭,我也允许邻近教区的任何喜欢来听劝勉的人加入。我把这称作是我每个月的探访。现在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帝奇妙地祝福了这个工作。唯一额外的工作是我们在葬礼上的讲道和劝勉,还有在每一个月最后三天选一天访问我们的教区。我想,靠着上帝的恩典,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把它作为我的工作。

 进行这样的工作时,格里姆肖很乐意从同心合意的人那里接受帮助。他结识约翰·尼尔逊(John Nelson),一位出名的约克郡石匠,在卫斯理派遣出去的人当中,他是一位最出名的平信徒传道人,格里姆肖常常在豪渥斯接待他。他也欢迎那些为数极少的与他有同一心志的神职人员,抓住各样机会请他们来向他的会众传道。怀特菲尔德、卫斯理兄弟二人、罗曼(Romaine)和维恩(Venn)是他乐意请上他的讲坛传道的人中求之不得的几位。在这时,为了方便听道的群众,他们就在教堂的院子里传道,这并非罕见。每逢在这样的场合举行圣餐,有时需要第一批参加圣餐的人离开教堂,让位给其他人,依次进行,直到所有的人都领完圣餐为止。有一次,怀特菲尔德在场的时候,来到圣餐桌前的人数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消耗了不下35瓶酒!
    如常所料,这种新鲜和热心的侍奉方式收效颇丰。在豪渥斯周围地区,人们信仰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许多以前从来不考虑信仰的人开始思考。格里姆肖在给《历史回忆》(Historical Collections)的作者吉利斯博士(Dr. Gillies)写的一封信中这样说:
    人们被上帝的话语感动,看见按照本性他们失丧的光景,经历了因着相信耶稣的血而得到的平安。我的教会开始挤满了人,结果很多人不得不站在门外。在这里,就像在很多地方一样,很多人因为明白他们罪恶的光景以及上帝的愤怒,被痛哭、叫喊和忧愁抓住,这真是令人惊奇。一个季节之后我加入那些真正寻求主,或者已经找到主的人当中,进行聚会和操练。这些聚会一周举行一次,大约有两个小时,人们称之为上课,每次大约有10个或12个人。主与我们同在,这样的聚会结果必然给基督徒带来极大的造就。
    格里姆肖采用的传道方式特别适合那些粗犷的、没有受过教育的群众。他是一位说话特别浅显易懂的传道人。无疑,他首要的目的就是传讲在耶稣里的全备真理,第二个目的就是让人可以明白他所传讲的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愿意作出许多牺牲,不怕被有知识的人把他这个在剑桥上过大学、训练有素的神职人员当傻瓜来看。只要能成功触动听众的内心和良知,他就毫不在乎。熟悉格里姆肖的约翰·牛顿对他传道特点的描述非常值得我们一读。他这样说:
    帮助那些最没有能力、最缺乏教育的人的心愿,影响了他传道时的遣词造句。尽管他演讲的能力、丰富的常识使他非常胜任在伟人面前讲道。然而,他固定的听众主要是贫穷而没有受过教育的阶层,于是他屈尊俯就,用最亲切的方式,适应他们的思维、他们说话的方式。就像使徒一样,他蔑视那些看重娱乐胜过从讲坛上领受教训的人所羡慕的优雅高尚的谈吐。他宁愿用他称为“市井俚语”的言语表达他的情感。尽管热心和飞速的想像力有时可能让他用一些连坦诚的批评家也不能接受的言语表达他的思想。然而,他浅白风格取得的普遍效果是惊人的,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适合让最愚昧的人明白、让最心不在焉的人集中注意力。经常有一句话,可能被一位讲究的听众认为是奇怪或者庸俗的,却能把一条重要的真理传到人的耳中,牢牢留在他们的记忆里数年之久,而布道其余的内容和总体的题目却被人忘记了。聪明的听众可以很容易原谅一些这样的疏忽,认同他。尽管他特别喜欢把福音伟大的真理讲到连最无能的人都可以明白的程度,却没有把真理变得低俗。他严肃的态度、讲话的力量,闪耀在他眼中,流露在他发言中的爱的精神,都是没有轻慢对待会众的明证。在这一点上,我要引用一句浅白、家喻户晓的俗语,就是“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来发表我对他传道方式的意见。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这都是很容易就可以避免的。但是很少有牧师可以取得像他一样的成功。如果说他的语言是特别迎合那些粗犷的乡下听众的口味,他的主题却是经过特别挑选,能感动所有人心的,不管他们地位是高是低、是贫穷还是富有、有学问还是无知。那些拒绝相信的人常常不得不颤抖。
    他在豪渥斯带领集体敬拜的方式,看来就像他的讲道一样引人注目。它里面有生命、火、实在和热情,使它看起来和其他教会的敬拜完全不同。《公祷书》(The Prayer Book)似乎成了一本全新的书,对会众来说,诵读的桌子几乎就像讲坛一样富有吸引力。米德尔顿在他的传记中说:
    他在主持对上帝的敬拜,特别是圣餐的时候,有时就像一个身在这个世界,灵魂却已上天堂的人。在讲道前的祷告中,就像他所说的,是正“抓住祭坛的角”,他补充说,除非上帝祝福,否则他不能,他不愿放手。他的热切之情常常如此之大,附带的言语如此感动人心、使人融化,以至于会众几乎都流泪了。

所有与他同时代人的见证,都表明格里姆肖的生活就像他的讲道一样了不起。他被福音的教义大大地膏抹,使得他在身边所有人的眼中显得美好。他不像某些人那样,论到他们人们会挖苦说:他们站在讲坛上的时候,糟糕的是他们竟要离开;当他们离开讲坛,糟糕的是他们竟要重新站上去。格里姆肖在讲坛上所传讲的基督,正是他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跟从的同一位基督。
    他的勤奋和舍己是罕见的,没有人能比他更努力工作,即使像他一样努力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他一个星期讲道很少有少于20次的,常常差不多有30次。这样他就要不停地走上好几十里路。他对最普通的饮食和最简陋的接待都感到心满意足。
    他的爱心和兄弟之爱是罕有的。他爱所有爱基督的人,不管人们叫他们什么,在世事和属灵的事情上他对所有人都富有爱心。米德尔顿说:
    他的人身受环境所限,他的爱心却不受任何环境的限制。他的恩典和信实使他对所有人都有帮助,同样他良善的慷慨大方也赢得穷人的敬爱。他经常说,“如果我今天死去,我是没有留下一分一毫”。然而他离开世界的时候并没有欠下债务,因为他既有恩典也有谨慎。
    更特别的是,他是一个使人和睦的人。米德尔顿说:
    人们的敌意和分歧只能给他的爱心带来痛苦。如果让他们和好可以成为他的奖赏,要怎样劳苦、要努力多久,他也不觉过分。当他遇上少有的顽固冷酷的情形,曾经有人见过他跪下恳求他们为了基督的缘故彼此相爱。只要能彼此和好,他宁愿让他们踩在自己的脖子上。
    最突出的是,他的谦卑是罕有的。很少有像他那样有恩赐的人如此轻看自己,如此真正尊荣别人超过自己的。“我们有什么好夸口的呢?”他说,“我们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我们是白白蒙恩得救。我死的时候要大大忧愁,也要大大欢喜。我最大的忧愁就是我为基督做得如此之少,我最大的欢喜就是耶稣为我做得如此之多。我最后要说,一位无用的仆人走了!”
    一个像格里姆肖这样的人,正如我们所想象的,很快就在豪渥斯取得了极大的影响力。像他那样传道和生活,深深地打动了他教区粗犷的会众。罪恶得到遏制,不守安息日成了不合潮流的事情,不道德的事被大大压制。他像旷野中的施洗约翰,震动了上帝把他放在其中的约克郡的那个小小角落,彻底激荡了人的思想。成百位不真正爱慕天堂的人,学会了惧怕地狱。还有几十个人尽管没有归信上帝,却被约束离开罪恶。
    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真相。无疑格里姆肖成了上帝所使用让许多人归正的工具。年复一年圣灵把他的布道刻在不少听众的内心和良知上,把应当得救的人加添给基督真正的教会。有一年,他埋葬了18个人之后,他说他“很有理由相信其中16个人进入了上帝的国度”。
    他的传记作家中的一位写道:
    在他去世前不久,他和约翰·牛顿牧师一道站在附近一座山上,观看豪渥斯美丽的景色。当时他说,在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骑在马上东西南北走上半天也见不到一个真正认真的人甚至听不到有这样的人存在。但现在靠着上帝对他工作的祝福,他可以举出好几百人,是参与他的服侍,和他一道敬虔领受圣餐的。几乎所有这些人,他都非常了解,了解他们个人和家庭所遇到的各样试探和试炼、所蒙的怜悯,仿佛他曾在他们家里生活过一样。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