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微信

对话|一南方牧者谈:从团契到教会的转型与改革之路

作者: 王言恩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8月29日 14:00 |
播放

在当今的处境中,许多教会正面临信徒流失、结构老化、方向模糊等问题,仿佛一艘在雾中前行的船,找不到前方的航线。教会要如何继续走下去?是停滞、躺平,还是重整旗鼓、积极转型?

叶牧师是有将近二十年服事经验的传道人。面对当今教会所面临的挑战,他和同工们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在祷告与实践中不断尝试、转型、修正,最终带领教会走上更稳定成熟的道路。

由青年团契转型到教会

叶牧师服事的教会前身是一个青年团契。在谈到教会为何要转型时,叶牧师解释说:“最初大家只是在我岳母的家中聚会,聚会的人几乎都是年轻人。随着团契不断发展壮大,参与的人数逐渐增多,原本狭小的客厅很快就不够用了。”面对空间的限制,团契成员意识到必须寻找一个更适合长期聚会的新场所。终于,教会买下了一处新的聚会地点,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装修整备,这个地方才正式启用。

搬迁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改变,更成为教会转型的重要契机。入驻新址后,团契的内部同工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探索。他们外出参访、学习其他教会的经验,也认真讨论所在教会未来的方向。核心同工做出了一项关键决定:将团契转型为更加规范的教会。从此过去的团契不再仅仅是一个以青年为主的聚会团体,而是迈向有系统、有治理结构的本地教会。

在教会确立了转型的思路之后,叶牧师与同工们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教会管理制度。在牧养方面设立了讲道制度,从早期依赖外部讲员的“派公制”改为由教会自己培育的同工讲道,以建立本地讲台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原本以查经为主的团契形式,逐步转向小组牧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关怀信徒的情况。

与此同时,教会还创建了选举制度和会友制度。叶牧师认为,教会的选举制度的特点是具有民主性,又具有时效性,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在选举制度中规定亲属之间不能在同一个教会服事,这规避了教会裙带的问题。并且教会负责人的任期只有两年,不会发生一个人长期坐在一个位置上不下来的情况。还有就是候选人一定都是在传牧一线的人,不做事情只说话的人是没有参选资格的。”

叶牧师进一步补充说明,教会之所以设立会友制度,是因为很多信徒缺乏委身性。教会同工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并把信徒的委身性作为教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最终在同工会议中确定了会友制度。

教会制度改革中的挑战

在教会改革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叶牧师曾经与老牧者们就圣餐方式的问题发生了分歧。“老一辈的教会领袖一直坚持‘一饼一杯’的圣餐方式,但在疫情期间,许多弟兄姐妹觉得这种方式不太卫生,也担心会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叶牧师回忆说,“当时我们教会开始和一些长辈牧者沟通,希望改为‘分杯分饼’发放,但他们还是很难接受。”

不过,随着几轮沟通的推进,叶牧师的教会最终决定改用“一人一杯”的方式。“我个人认为,从神学的角度来看,一人一杯并没有什么问题,反而继续坚持‘一饼一杯’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困扰。”

“很多弟兄姐妹担心会不会因为共用圣餐杯而感染肝炎。长辈们一方面强调我们要凭信心领受,但另一方面又会说,‘如果有肝炎的弟兄姊妹,最好最后一个领圣餐’——这种说法其实本身就很矛盾。”叶牧师坦言,“与其让弟兄姐妹在信心与健康之间拉扯,不如调整方式。”

经过反复的讨论与祷告,教会最终决定改变圣餐礼的形式,从过去的一饼一杯,改为现在的“分杯分饼”,既顾及了信仰的表达,也体现了对信徒健康的负责。

另外,在教会内部同工团队建设上,教会也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流程:包括门训课程、定期阅读分享,以及较为规范的薪资结构。

“我们要求全职同工每两周读一本书,并进行分享交流。”叶牧师介绍说。此外,教会会为传道人缴纳社保和养老保险,保障全职传道人长期服事的稳定性。教会也会根据学历、工龄以及生活状况提供相应补贴。“我们希望传道人能安心在属灵岗位上长久服事。”他说。

叶牧师认为教会制度规避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现在教会信徒更加同心合一,这也成为他所在教会的不同之处。“和睦对于教会服事的积极性也比较起作用,大家在教会受伤的情况也比较少,”叶牧师继续补充说:“与其他教会相比,我们教会参与服事的信徒比例比其他教会多。我们为弟兄姐妹提供了很多服事的岗位,正式参与服事的教会同工达到教会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

图片来源:fietzfotos via pixabay.com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