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反思|从保罗在雅典传道的经历看今日如何在文化当中见证福音

作者: 孙恩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0月22日 12:01 |
播放

【使徒行传1724-28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脉),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多元的社会文化之中,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盛行的时代,人们眼目的情欲与敬虔度日的心成了仇敌。主的工人们如何有效的传福音给未得之民?始终是教会和神家做工的人需要思考的主题。在使徒行传的17章中,保罗传福音的方式或许可以给传道人带来启发。本质上,福音全然是与世俗价值观相对立的,但传福音的方式却可以通过和而不同的姿态与社会对话,在文化当中见证福音的大能。

雅典人心中的“未识之神”——真实的缺乏与错谬

雅典是一个自由城,拥有著名的大学,在希腊帝国时代是古代世界的文化中心,这里既有超脱的、理性的哲学,又有偶像的迷信,城中庙宇林立,街头巷尾竖立各种偶像,艺术水平极高,产生了举世闻名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但雅典人却不认识永生的真神。雅典人虽然不认识神,但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敬拜神的倾向,怕因疏忽而得罪某一位神,因此供奉一个“未识之神”。

但使徒保罗看到的不是雅典的精美的文化、艺术,而是以神的眼光去观察一切的人、事、物,指出了雅典人的内心真实的错谬、需要、和缺乏。在今天充满挑战的传福音的环境下,传道人需要有保罗属灵锐利的眼光、勇气和思想深度,与这个时代的百姓展开对话。

【林前1:21因为世人凭自己的智慧不能认识神

人是宗教性的存在,敬畏鬼神的思想乃是与生俱来的,与人们的文化水平无关。并非野蛮未开化的人才会迷信。在使徒保罗那个时代,雅典城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文化综合体,可今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许多人一边说不信神,另一边却去跪拜偶像假神。那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位神呢?

确信神的公义与慈爱——服事的基础和源泉

神是公义与慈爱的一位,祂全然圣洁与信实。但对于罪人而言,真理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杀人的,因为我们是不圣洁的存在,是恨神,得罪神的存在。神公义的属性面前是不能够让我们存活。感谢的是 ,神不只是有公义的属性,还有慈爱。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上帝在给真理之前,同样为信靠祂的人预备了“道路”。这个“道路”可以理解为神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和神设立的教会。

上帝纯全的爱与丰盛的生命都在这「道路」里籍着耶稣的道成肉身为我们彰显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耶稣来正确的认识这位神。保罗为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这位神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

我们所信的永生真神的是不被人所限制的创造主。祂掌管人类生活和社会。神手做造和所有安排都是为要让我们认识祂的公义和慈爱。这位神籍着所造的万物告诉我们祂离我们各人不远。人永远无法通过偶像崇拜来经历上帝的神性和慈爱。神向着我们的爱和信任是今天所有主内工人服事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神从一本造出万有——中保和睦之心

我们如何认识这位神,我们就会如何生活和服事他。圣经教导我们不只是道德伦理层面的,更是在讲我们应该如何拥有这位神的生命。在约翰福音和歌罗西书中,我们知道一个事实:万有都是籍着耶稣基督造的。况且,神给了我们祂的形象,我们是被这位神所爱的对象,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来认识神的。 

无论是教会中,还是在多样化的事工中,我们都需要知道和睦的重要性。如何活出和睦呢? 那我们需要明白耶稣的心,当我们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来生活,看万族的时候就不是分裂的看你的服事、我的服事、他的服事。而是我们应该从心里相信,这一切都是出于神的信任、爱与祝福,我们都是从神的恩典和祝福中出发做主的工作。 

同以耶稣基督为元首——践行主的话语

当主的工人们带着耶稣的心,为了同一个标竿、异象而合一的在各自不同的位置上服事的时候,这便是讨神喜悦的中保使人和睦之心。谦卑顺服的心让神的道运行在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中、每一个家庭中、每一个关系中。这个过程我们会不断的经历真实的属于我的以马内利的信仰体验,也可以籍着我们的见证和服事帮助更多的人经历这样一位又真又活的神

越是在神的旨意里服事,我们的生命越是来到一种夯实的状态。主的工人们需要看到这个时代的干渴、眼泪和需要,籍着各样的联合与配搭将圣经中纯正的福音传给那些迷失的灵魂。愿我们把这世界上最好的道路、真理、生命分享给需要的人们。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