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一座具有浓郁中国传统风格的教堂建筑:上海基督教鸿德堂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0月09日 11:43 |
播放

几乎每个走在上海虹口区多伦路上的人都会意识到这条短短几百米的马路所蕴含的深刻人文积淀,现在,这条路被叫做多伦路文化街。不错,早在民国时期,这里便是大上海许多社会名流的聚集地。

短短一条马路,居然汇集了孔祥熙、白崇禧、汤恩伯等不少当年要人的公馆,更奇特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作为他们的“死对头”的左联也是在这里成立的。同时还有数位左派文人作家曾经的活动痕迹,比如茅盾、郭沫若、叶圣陶以及丁玲、柔石等。不过最奇特的还是要属这条洋房林立、充满异国风情的街道上的这幢具有浓郁传统中式风格的建筑——一座叫做“鸿德堂”的教堂。

鸿德堂位于多伦路59号,鸿德堂始建于1925年,1928年10月落成,系长老会沪北堂的新堂。该堂为极少数采用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的教堂。

这座著名的中式风格教堂是由美国北长老会资助与我国信徒捐资共同建造的,堂名就是为了纪念该会的著名传教士、上海美华书馆负责人费启鸿(George F. Fitch, 1845-1923 )。建造鸿德堂所使用的土地就是原来的美华书馆所在地。1923年费启鸿去世。1928年10月教堂建成,恰逢费启鸿逝世五周年,为了纪念费启鸿对中华基督教和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取中文名“鸿德堂”,即“费启鸿纪念堂”之意。

在当时教堂普遍是西方建筑式样的时代,将教堂打造成中国宫殿式建筑看似标新立异,实际上却是顺应时代变化自然而然发生的。19世纪20年代,正值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爱国运动发展火热之际。当时中国的基督教界也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本土化运动,而这场运动的内容之一,就是倡导基督教建筑中国化,所以1925年决议建造鸿德堂时,相关人员就提出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得益于本土化运动的发展,当时教堂的牧师大多是中国人,再加上新教堂选址又位于虹口区北部华人聚居处,这样的提议一出,自然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因此教堂设计决定打破传统的西方建筑式样,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

为了保证原汁原味的本土化,设计工作并没有按照当时的惯例交给教会的外国神职人员,而是请来了年轻的中国建筑师杨锡镠。这个当时26岁的年轻人大胆地将中西融合:教堂外部是中国传统的殿宇风格,中间一座方形钟楼,四角立着大红柱子,门口设有一对石狮,结构上看不出任何教堂的影子;而走进里面的礼拜大厅,罗马双柱构成拱形走廊,却是典型的古罗马巴西利卡式设计。

鸿德堂平面呈长方形,一共2层,因上层中厅高出两边侧廊,故外观看上去好像分为3层。底层设小厅还办了修德小学,二层为礼拜用大厅,主楼建筑面积为7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礼拜。人口处为方形钟楼,屋盖为四方攒大屋顶,房屋外墙清砖砌筑,并有仿木构架的红色水泥圆柱,檐下绘重彩画。建筑外貌为中国宫殿风格,局部处理中西掺杂。

鸿德堂还有一个值得纪念的故事是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侵华日军猛烈进攻市北一带。无数走投无路的难民们只有两条出路,奔向租界或者躲进教堂。当时鸿德堂蒋时叙牧师开放教堂,分发粮食,救济了众多难民。不料穷凶极恶的日军竟悍然冲进教堂,以怀疑教堂内有“抗日分子”为由,将蒋牧师一家4口及数位教友共10人残忍杀害,唯有蒋牧师的4岁女儿因外出而幸免于难。

新中国成立后鸿德堂被收归国有。原本教会创办的小学修德小学1952年改名为“多伦路第一小学”,鸿德堂一楼作为小学教学场所使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一度开过舞厅和各种贩卖古玩字画的私人小商铺,林林总总共有七八间之多,教堂原本的装饰已经被破坏殆尽。直到2004年被教会买下改建成现在的模样,这就是一楼副堂装饰缘何如此现代的原因。

如今,走在多伦路上,你转眼看到这座古色古香、色彩艳丽的中式教堂,感受到它的建筑之美和用意之彩。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