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浪子的比喻”带来的反思

作者: 香柏木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1月05日 09:22 |
播放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而且又很有钱,有许多产业,家里也有许多雇工,为人也慈祥可亲,连对待雇工都非常宽厚仁义,给他们口粮有余,生活安定,对待自己的儿子就更不用说了。今天如果在我们中间有这样一个有钱的家庭和慈祥的父亲,这个家庭一定是美满幸福的。如果能够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做儿子,那真的是心满意足了。可耶稣在这个比喻里说,他的小儿子却没有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感到幸福和满足。小儿子甚至向父亲提出:“请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小儿子向父亲提出这样的要求?

在家里吃得好穿的暖,还有雇工来服侍自己,而且家里还有许多的产业等待自己来享用。究竟在这个家里有什么是令这小儿子感到厌烦的呢?我想没有其他的原因,在这个家里唯一使小儿子感到厌烦且不得不离开的,就是这位年老的父亲。

但他的父亲是那么慈爱可亲,别人想有这样的父亲都得不到,他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可能是他想任意放荡、浪费资财——虽然他的父亲这样慈爱,但却对他有严格的家庭教育,是不允许他这样做的。终于在父亲和放荡之间,他选择了外出放荡。

多少时候我们不就是这样的一个浪子吗?我们不是不喜欢去天堂,不是不要神的恩典和祝福,许多人巴不得在今世能得百倍来世还能得永生。但我们常远离的就是神,因为神要教导我们,甚至管教我们,不允许我们任意而行。当我们心中留恋罪恶时,就像亚当那样听到神的声音就害怕。有的人只想得到耶稣的医治,等病好了也就离开耶稣了;有的人只是因为需要耶稣保佑他顺利和平安,或是希望从耶稣得祝福得产业,得到后就离开耶稣,而且离得越远越好,就怕耶稣管他使他不自由。

这个小儿子得了应得的产业后,不多几日就把所有的都收拾起来,离家走了。“把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表示他离家的决心,要再也不回来了。如果儿子是为了任何其他原因离家,父亲都可以想办法挽回儿子,也会有回来的时候。如今这个儿子是讨厌自己,父亲知道即使不让他走,他的心也早已离家,无法挽回了。

一个人离家,不一定就是浪子。有外出做工的,外地念书的,他们都需要离家外出,但这是正常的,这些人不是浪子,因为它们的心并没有离家。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交通总是特别拥挤,就是因为这些在外地的人,都赶着要回家和家人团聚,当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时,都归心似箭,心里充满了与亲人团聚欢乐的盼望。但浪子的离家是因为他的心离开了,只有心离开家的人才是真正的浪子。

有些弟兄姊妹以为浪子是指那些还没有信主的人,已经信主了所以不是浪子。若按时做礼拜,不表明是在家里吗?但如果我们没有爱神的心,留在神家里只是因为想得到神的祝福和恩典,那也不过是还没有得到产业的浪子,早晚都会离开神的家。

在浪子的比喻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父亲虽然非常爱自己的小儿子也不希望儿子离他而去,但父亲从始至终都没有降低自己对儿子的要求和家规的原则。在这方面父亲是坚持原则的,绝对没有妥协让步的余地。这不是父亲不爱儿子忍心让他离家。挽留儿子不走固然重要,但父亲家中的原则是更重要的。只有浪子悔改回头,没有父亲放弃原则降低要求的可能。

这对我们在做神工作时,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传福音的工作上,福音的内容是不能改变的。我们盼望罪人悔改,但神救赎之道是因信称义、认罪悔改的救恩,不能因为人不喜欢听而妥协让步。今天有些教会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让更多人来教会,擅自更改救恩的要求。因为人不喜欢听到自己是罪人的责备,就不说罪人要悔改,而说病人要医治。虽然我们可以用寓意的方法,借用病得医治来说明罪需要得到解决,但直接把罪当作病,是明显和圣经一贯真理原则相违背的。人生病是被动的是值得同情的,但罪是人主动犯的,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虽然希望有更多人来教会,但不是用迎合世界迁就潮流的方法,以致为了能够吸引人,就放弃真理原则,借用世俗方法让教会向世界靠拢,使人来到教会跟留在世界没有两样的感觉。虽然人多了,但这可能并不满足神的心意和要求。有人对这种现象心安理得,还以为今时代的教会就是应当这样,这是时代的见证,只要教会热热闹闹,只要人多,是不是浪子没有关系,是不是放荡不羁也不要紧。这绝对不是神所要的教会兴旺。

让我们都在神面前来反省自己,我是不是就是这样一个浪子?有没有讨厌神的管教,对主的旨意和要求感到厌烦?心中是不是还在羡慕罪中之乐?甚至还在暗中行一些得罪神的事情?人可能不知道,但在神那里是无法隐瞒的。在很多神的真理和执行上我们是否还有很多的妥协?是讨人的喜欢还是讨神的喜悦呢?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