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从耶稣的自然观看基督徒的环境责任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8月19日 19:13 |
播放

传统基督教对耶稣解读的错误之处在于,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耶稣的救世主身份上,而忽略了耶稣的其它教导,从而把原本丰富多彩的耶稣教导,单一化为物质的救赎,这实际不仅是对耶稣的误解,更是走向了耶稣的反面。

何为对耶稣的物质化解读,这关系着耶稣在传统基督徒观念中的身份与功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质”这个词意味着除了指我们身边客观存在的事物之外,还指一个人的功利和现世,对于一个唯利是图,或者精神层面不太高的人,我们习惯称呼他是物质的。

传统基督教的物质观念表现在,他们把耶稣的丰富性单一化为救赎功能,并且仅仅作为救世主的耶稣,是可以通过交换来换取救恩的,这里耶稣成为一个商品的明码标价,人们对耶稣的信仰,直接表现为用事工来换取救赎,并且这种换取还是本着单方面公平的交易准则。换种说法来说,就是传统信徒认为自己的宗教虔诚付出,就一定会有与之相应的回报,尽管是否回报的权力实际由上帝掌握,但是这不妨碍传统信徒在忽略上帝的基础上,单方面地认为自己的付出就必然有救赎回报的观念。

传统基督教的这种神学理念,实际上与旧约理念一脉相承,信守旧约的犹太人,同样认为自己的虔诚付出,能换来向所罗门和亚伯拉罕一样的财富和权势,而不管上帝的公义与怜悯。

这种对耶稣的物质性信仰,是导致福音宗教化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这种物质性的信仰,把救赎本身看成对自然世界的脱离,因此,这种思想也要对今天的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耶稣的丰富教导中,那些被传统基督教忽略的关于社会和自然的责任,必须重新被我们拾起,以补充传统基督教神学的欠缺。

可能与传统基督教所认为的不同,耶稣的关注点并不是救赎,而是当下的责任,不是彼岸世界,而是此岸世界。

在耶稣所描述的关于上帝的属性中,上帝已经不再像旧约描述的那样暴虐和无常,与旧约强调的圣洁不同,耶稣眼里的上帝反而是宽容、慈祥、怜悯和公义的,旧约的圣洁是上帝权威的无上和不可侵犯,而在耶稣这里则变成不喜欢祭祀喜欢怜悯,求馒头不会给石头的形象。

与上帝形象变化相关的,则是人的平安,实际上旧约上帝是最让人没有平安感的,这源于祭司需要在上帝的圣洁中来获取威权。在人们平安之后,才能真正地关心当下的责任,一个没有平安感的人,最想获得的是平安,因此他们始终紧张的心灵,是无法关注当下世界的。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耶稣的讲道中,一瞥他的自然观。

福音书并没有记载耶稣关于自然的论述,这并不意味着,耶稣不关心自然,也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不关心环境问题。

实际上,在环境问题没有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处境的过去,自然观并没有成系统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果有自然论述,也是与人们的救赎相关,怎么看待世界的背后实际想说的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对上帝的忠心,这关系到你的救赎。

在环境问题日益紧迫的今天,耶稣的教导成为我们建立生态神学的资源,因此我们不能忽略耶稣的每一句教导。

耶稣在教导中,一般会以比喻的形式,讲解真理的信息。在讲人不要忧虑的时候,举到了百合花的例子,“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马太福音 6:28 和合本)”,“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路加福音 12:27 和合本)”为什么要忧虑呢,因为忧虑不能增加你的年岁,不能让你得到什么,因此正确的态度就是勇往直前,面对现实。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

在这个例子中,耶稣使用了野地的百合花,这是一朵自生自长的野百合花,属于大自然的馈赠,当然这同样也是上帝的创造和护理。耶稣这段教导的前提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并时时刻刻参与着世界,这世界不仅包括人的精神世界,也包括自然世界。

这野地百合,在耶稣的这段教导中,显然并不是处于一种消极的角色,而是一种积极的角色,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看出,耶稣对自然世界的态度,他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然,并且这个自然是上帝时刻参与其间的。

在关于天国的比喻中,耶稣同样使用了自然元素,“ 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谷既熟了,就用镰刀去割,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马可福音 4:26-29 和合本)显然,耶稣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钉十字架,如果仅仅是为了钉十字架,那就没必要折腾那么多年,付出那么多的汗水和努力去传讲真理了。耶稣来的目的,是宣讲天国的福音,什么是天国,就是基督徒联合体的新状态,它是超越的,它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但又是与这个世界关联的。天国这么重要的信息,耶稣在解读天国的过程依然使用自然的元素。五谷是自然生长的,是在大自然中发芽并成熟的,天国也是一样,有一个成长过程,正如五谷的成长有着上帝的参与一样,天国的成长同样有着上帝的参与。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出,耶稣强调的是人对世界的责任,而这责任的前提就是,自然世界并不是邪恶和充满污秽的,而是自然就是自然,是上帝的创造,并参与始终。因此,世界的内涵并不仅仅包括人的心灵和灵魂,还包括与我们的共存的自然世界。

耶稣对自然世界的态度是积极的,虽然耶稣没有提出环保的概念,但是对自然的尊重同样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为我们当下对世界,尤其是环境问题的关注与参与提出了一个挑战,也是耶稣对我们当下环境责任的呼召。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