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透视丨导致农村教会衰落的四点原因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7月17日 08:10 |
播放

月前,在中原某地举行了几个农村教会的联合会议,会议主题是为了应对农村教会的当下困境,倡导教会形成资源共享的联合,希望能够在讲道人才、资金、神学等资源上彼此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挥有限的资源,解决教会的困境。

随着城市化的兴起,农村在改革开放之后支持国家工业和城市发展的二十多年中,在经济和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随着中国入世之后,城市发展的基本政策逐渐倾斜,城市开始向农村开放,并逐渐发展到今天的城市化规模。今天的城市化是以吸纳农村劳动力资源为特征的,这造成农村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从而带来农村老龄化加重的格局。

城市化所带来农村老龄化,反映在教会上则是,教会成员在年龄结构上以老年为主,在代际上则是青黄不接的状态。过去教会的3699部队,现在可能最后只变成99部队,年轻的妇女和儿童在教会成员所占比例极低,不再是“三多一少”的性别和年龄构成,而变成“一多一少”,即老年人多,年轻人极少。

除了性别和年龄上的比例危机之外,还有就是因为年轻人进城打工,导致农村教会在侍奉人员上也出现了危机,那些有想法、经过神学培训的传道人,大多进城务工,而致使农村教会在神学和属灵教导上出现真空,以至于教会很长时间无人主持圣礼和讲道。

促使年轻传道人出走城市的原因除了城市化兴起的打工潮之外,就是农村教会年轻信徒的减少所带来的奉献降低,这直接产生了农村教会的经济危机乃至经济枯竭,无法支付传道人维持生活的薪资。在农村传统教会“越贫穷越属灵”的思维定势下,农村传道人苦不堪言,尤其是随城市化兴起的进城务工潮,周边人逐渐富裕,在这种对比中,传道人离开农村,出走城市。

其实,农村教会本来就存在危机,只不过城市化的兴起让这种危机更加直白地暴露出来。因此,教会彼此间的连合以共享资源的思想,在这种危机之下,只能说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想,但再丰满的理想,也无法对抗骨感的现实。

教会资源共享的理念为什么不能现实,这和农村教会本身的教会观和对福音的理解直接相关,今天的农村教会危机正是这种教会观和福音观的结果。

一、宗教王国的概念。

传统教会把教会看成一个独立于世界的王国,这是把耶稣的天国理念宗教化了。按照耶稣的教导,天国是建立在人心中,并且是超越世界的,并且天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因此耶稣用了很多比喻,诸如芥菜籽,撒种等比喻。所以耶稣的天国更强调人心的改变和对世界的超越。而农村教会的传统理念则是把耶稣的天国直接在地上实现,并且把教会和世界放在了对立和竞争的位置和角色上。

正是这种观念的作祟,让农村教会更在意教会实体的发展,因此更加关心教会的人数、规模、奉献的经济收入等,在城市化带来的教会危机中,恰好击中中了教会的要害,人数下降,规模缩小,奉献降低等。

因此教会的危机表现在实体之上,这是耶稣天国理念王国化的结果。

二、圣俗二元论。

正是基于教会王国化的需要,他们才有意拉大了教会与世界之间的张力,把教会与教会之外的世界放在对立和排斥的位置上。因为要成为一个有着独立于世界的王国,必然要和世界有着明确的界限。圣俗二元论就是基于这种需要而产生并被应用的。

在圣俗二元论的根基上,教会忙于自身的王国建设,忙于基督教家庭化和家庭、社区基督教化的目的,从而很少将自身的资源应用在社会关怀上,因此带来教会的低社会效应结果。

三、教会产业化的误区。

除以上的误区以外,教会还有产业化的倾向。这种产业化来自于教会把自身作为一个经营单位,在发展教会规模和影响上,以投资的心态,祈求从教会的付出中获取盈利,这种经济行为表现在对其它教会的排斥上,诸如一再回避拉信徒这种情况发生。

此外教会产业化还表现在,教会热衷于拉赞助,尤其是向发达的城市教会拉赞助,并且拉到赞助的人员还可以拿到一笔丰厚的佣金。

正是产业化,让教会热衷于教会的经济收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农村教会把经济奉献降低作为教会衰落的重要指标。

教会产业化还导致了教会私有化,把教会看成自己乃至家族的产业,苦心经营,只是把教会当成自己获取利益的产业,而忽略了教会的福音性质。

因此在这观念下,教会资源共享又从何谈起呢?只能说是一种不太现实的理想。

四、教会的原子化。

教会之间的彼此排斥,即使是教派相同的教会,以及领袖同为神学院同学的两个教会,也会出现彼此的排斥。这种排斥的原因正是因为对经济资源的渴求,为了避免自己教会经济资源受到威胁,因此排斥其它教会成员拉走自己教会信徒。

教会之间因为资源紧张而产生的彼此排斥,造成了教会资源的原子化,从而使教会的资源共享困难重重。

此外因为彼此排斥,也给社会许多负面的信息。

如果我们将以上原因进行一个总结,那就是今天农村教会的危机源于福音宗教化的结果。耶稣和犹太社会上层的冲突,究其根源,是耶稣的教导威胁了犹太人祭司和法利赛人的现实利益,因为祭司靠着人们在圣殿的悔改和献祭谋取利益,因此圣殿变成交易的市场;而法利赛人则是依靠制定并监督律法,来完成对普通犹太人的控制,来抬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以此来与祭司分享圣殿赎罪收益。祭司和法利赛人的上帝观念则是宗教模式,他们强调上帝恩典的可交易性并垄断了交易中介,因此法利赛人和祭司则更加强调上帝的圣洁和严厉;而耶稣不同,他强调上帝的公义、慈爱与怜悯,与祭司强调的爱祭祀的上帝不同,耶稣口中的上帝更加贴近父亲的形象,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上帝爱每一个人。

耶稣来传播的是福音,不指向现实的世俗利益,而是福音对现实利益的超越。这是耶稣于祭司的最大区别。

那么综上所述,在教会宗教化和教会王国化的误区中,城市化带来的农村空心化所导致的教会在规模、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方面的变化,尤其随着规模缩小、老龄化加剧而带来的经济减弱,就变成了危机,这其实是宗教的危机,从来不是福音的危机。在耶稣传播福音的时候,遇到的更多的是排斥,甚至耶稣被钉十字架,及至后来,耶稣升天,门徒四散逃跑,短时期看耶稣是失败的,但是福音并不是失败的,耶稣自始至终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对福音的悲观,而是对福音的信心。

纵观历史,福音从来没有出现过危机,两千多年过去了,耶稣的福音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兴旺,所以历史上的基督教危机从来都是教会的危机,而不是福音的危机。因为福音是超越的,因此不能被任何教会所垄断。

今天教会的出路就在于,重回耶稣的福音,让教会成为福音的工具,而不是福音成为教会的工具。教会的存在是因为福音,而不是相反。

只有回到福音,在福音的基础上超越世界,才是教会的出路所在。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