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对非基督徒创作的基督教题材的艺术作品,肯定还是否定?

作者: 大漠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6月20日 18:20 |
播放

一,

这些年,频频出现的非基督徒作家创作的基督教题材的小说、诗歌和影视作品,不但进入了一般百姓的视野、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同时也让基督徒们为之振奋,毕竟基督教题材能在主流文化界面展现,这在社会与文化上都可以说是一个进步。一方面彰显的是国家在宗教自由方面的开放,一方面表现的是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无论创作什么题材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土壤,任何作家都不可能写出贴近百姓的好作品。写小说诗歌是这样,影视创作也是这样。古今中外的作家,不管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没有不遵循这一创作规律的。

艺术既然源于生活,那么,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也是来自生活,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自然也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基督教以及基督教文化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不但被大多数人接纳,并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基督教视为“洋教”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家是生活的记录者,作家的作品就是生活的记录,虽然艺术高于生活,但艺术折射出的却是生活的本质。一个作家能够写出带有基督教元素的作品,显然基督教文化多少是深印进了作家的意识之中的。

一个人的心灵就是田野,任何进入眼睛里的信息都会成为一粒种子。这些种子构成一个人的潜意识,而人的行动是被潜意识支配的,潜意识具有异地的成熟性,我们今天眼睛里捕捉到的某些信息,许多年后就完全有可能开花结果。这一点,尤其对一位作家来说,显得尤为突出。

作家创作的基督教题材作品,就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捕捉攫取的,在创作某一部作品时便让这种捕捉攫取来的基督教文化元素,适时地在作品中开花结果。但作家与作家是不一样的,对涉及基督教题材的作品,作家表现出的观念及对基督徒的看法和描写自然也是迥然相异的。

当代著名作家李锐于2012年发表在《收获》上的长篇小说《张马丁的第八天》,无论从主题到具体描写乃至人物塑造上,对基督教都存在着偏见。作者把这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神父,描写成了一位阴谋家和刽子手,把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塑造成善良的化身和最后的归宿。但更多的作品都对基督教都给以了客观公正的描写。

河南作家李佩甫2012年完成的“平原三部曲”既《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这三部曲被文坛誉为中原人的“精神史诗”。这里有很多对河南农村基督徒生活的描写,就是小说的名字也是作者从《圣经》里随意提取的。

著名作家张炜201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独药师》,也是一部基督教题材的小说。小说中,教会学校及西医院都是进步和文明的象征,而基督徒护士陶文贝被塑造成圣洁美丽的化身。这部作品表现了作家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动摇与怀疑以及对新生活的期待。

2017年,《收获》第三期发表的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心灵外史》,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这部作品思考和表现了国人的精神信仰问题,对基督教信仰也有所涉及,表明国人的精神与信仰的探索已经达到了临界点。

再有2017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旅美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劳燕》,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传教士形象,并且真实地展现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内在情感。在小说创作中,最著名的作家莫言创作的一系列小说,很多作品在叙述人性之恶的同时,揉进了基督教的救赎和忏悔意识。去年在《十月》杂志发表的短篇小说《等待摩西》,完全以基督徒家庭为背景,对基督徒的生活进行了直接的描写。小说寓意浓厚,也因此引起外界的关注与猜测。

在影视作品中,最具震撼力而家喻户晓的《我不是药神》,虽然题材不是反映基督教的,主题与基督教也无关,是一部拷问中国医疗体制的电影。但其中有一个“刘牧师”的角色却引起了很多基督徒的关注。再有就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里面不但有神父这个人物,还有基督教歌曲《生命的河》。此外,电影《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都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

二,

如果一个基督徒创作了一部属世的小说或者诗歌,发表在主流媒体上,尽管作品的思想与内容完全是属世的,与基督教一点边都不沾,教会和每个基督徒都不会有什么说法和异议,只要不是反基督教的,基本都能给以接受。相反,如果一个非基督徒创作了一部基督教题材或者带有基督教元素的小说或者诗歌,那么,基督徒就会出现褒贬不一的态度。

由于基督徒中很少有阅读小说和诗歌作品的,所以,对非基督徒创作的基督教题材的小说与诗歌,基本知道的人不多,自然也谈不上褒贬和影响。但对带有基督教元素的影视作品,尤其拥有轰动效应的作品,基督徒观看后,肯定与否定之声便会接踵而至。

譬如对《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的议论,有的基督徒说:“这部影片有娱乐化甚至丑化基督教的色彩”;有的基督徒认为:“导演能给基督教一个宣传,值得肯定”;更有属灵的基督徒说:“不需要大惊小怪,与其注目于电影,不如注目于基督”。

……

总之,基督徒的议论,呈现给人的印象有时是非常混乱的,基督徒的思想和意识极不统一,很多基督徒对此表现出的是一种模糊与迷茫的状态,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缺乏辨识能力。这就向整个基督教界发出了一个严峻的拷问,就是对非基督徒创作的带有基督教文化和生活的作品,是加以肯定还是给以否定?

随着基督徒人数的增长和基督教文化的确立,基督教的影响自然将越来越宽广,受影响的作家也会越来越多,基督徒的生活自然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所以,非基督徒创作带有基督教元素的作品,也必将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厘清这个问题,不仅对基督教是有益的,对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都是有益的。

基督徒对非基督徒创作出的带有基督教元素的艺术作品,看法不一,褒贬各异,看起来极不统一协调,而实际上,出现这种现象的背后却有其一定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

在古代的教父时代,对世俗文化的看法就是分歧的,主要有两种观点。德尔图良和克里索斯托对一切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杜撰虚构文学而毫不顾事实真相,并以作品的神圣性为幌子给邪恶的人民树立最坏的样板。”,这句话是奥古斯丁说的,但后期奥古斯丁和哲罗姆却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与许多护教家认为,“文学只是一种工具,它能够使基督教在更大的范围产生影响。如果人们能够以华美而且充满能力的辞藻对福音加以描述,将其神学精义通过诗歌的抒情风格和散文修辞手法加以渲染,福音岂不更有感召力吗?”于是,在奥古斯丁的倡导和坚持下,基督教文学才逐渐发展起来。

不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一部基督教文学上的经典之作,而后世的带有基督教文化色彩的经典之作,犹如雨后春笋,在欧美国家遍地滋长。所以,我们今天才能读到许多世界经典名著。如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复活》,小仲马的《茶花女》等等。与其说是作家创作了基督教文化色彩的艺术作品,莫如说是基督教信奉的《圣经》孕育了西方文学的土壤。因为《圣经》本身就是一部杰出的文学经典。如歌德所说:“圣经是我一生最可靠的雄厚资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其实,何止歌德,就是莎士比亚、狄更斯、托尔斯泰、弥尔顿、陀斯妥耶夫斯基、萧伯纳、雨果等等作家的艺术创作,无不与圣经真理有关,无不得到圣经真理的滋养。即使在中国,圣经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也是可见的,周作人在《圣书与中国文学》里说:“现代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差不多多从基督教精神出来,又是很可注意的事。”

老舍把《新约》中的《启示录》视为十分重要的文学书,他崇尚基督的与人为善,拯救世人的精神。萧乾始终认为《圣经》是一部了不起的大书,并深深景仰耶稣。知名的现代作家许地山、冰心、林语堂、柏杨、史铁生、北村等都得到过《圣经》的影响和沐浴,其作品里都闪烁着基督文化的光彩。

这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如果某个晚上,你手臂一挥,把文学中有关基督的部分,关于他的生平,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他所坚守的原则全部除去,那么你会发现文字世界,在一夕之间失去色彩,因为耶稣正是那色彩所在。”

三,

所以,一位作家不管他是不是基督徒,只要得到了神的话语的滋养,其艺术作品的闪烁之光一定与众不同。即使有的作家在描写基督徒生活时稍有偏颇,但这也正是基督徒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反映,我们读到后要做的只有反思和忏悔,而不是嘲讽驳斥和攻击。因为,没有哪个作家敢于歪曲生活中的真实的,除非这个作家另有企图。

作为基督徒,应该看到这一切都是神的工作痕迹,神既然能拣选妓女喇合攻打耶利哥城、拣选乌鸦喂养先知以利亚、拣选迫害基督徒的“暴徒”保罗做教会领袖,就一定有祂的深意。况且,我们已经看到,正是由于神拣选一些非基督徒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基督文化色彩的艺术作品,使得基督教的精神和理念深刻影响了这个世界,基督教的发展才有了今天这种波澜壮阔的景观。

现实的原因就是,在中国教会只注重人数和教堂这些外在的发展,忽略甚至贬抑基督文化内在的建设和发展。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淡化了教会和基督徒信仰素质的提升。社会和教会内部一有风吹草动,信徒便如水中浮萍般随波逐流,对事物缺乏强大的辨识能力。这些现象,我们从基督徒的微信群中就可以一窥清楚。

正是因为教会文化建设上的薄弱,促成了一些信徒信仰素质低下,对社会上出现的基督教元素的艺术作品在难以分辨的状态下无的放矢,轻率给以结论。这种现象如果继续下去,无疑会成为异端入侵的突破口。

这几年中国主流文化期刊发表的基督教题材的小说和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给以基督徒的应该是一个惊喜。因为,一个是突破了长期以来主流期刊和影视作品中缺乏基督教题材的空白;一个是基督教文化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有了一席之地。

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个严峻的事实,如果没有神拣选一些牧师、传道人和信徒创建“网络教会”,那么,我们教会的文化建设便显得非常脆弱,有的教会在文化建设上干脆就是空白。

即便这样,还有许多信徒对“网络教会”和非基督徒研究学者持否定态度,议论的话语大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认为“网络教会”不是教会。对非基督徒研究学者嗤之以鼻,说什么“圣经不是用来研究的,是叫人信的。”等等。

在一些基督徒的眼里,根本看不到整个世界的巨变,看不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科技跨越式的发展,视而不见城乡人口结构的变迁,固守过去传统的宣教膜式,将神给予我们的一个宽广宏大的文化禾场,轻率地拱手让给了异端和世俗。

因此,要真正实现基督教的中国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教会的文化建设必须矗立起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