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福音时评:对“小凤雅事件”情结急剧反转后的一些反思

作者: 小斌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5月31日 09:21 |
播放

事件背景回顾:最近几天,引起公众和媒体刷屏的是3岁女童小凤雅事件。河南太康身患重病的3岁女童小凤雅死亡之后引发社会广泛争议,有志愿者举报小凤雅的妈妈杨美芹利用女儿病情募款后,“拿女儿的救命钱给儿子治病”,一些公益人士和自媒体携网友怒斥小凤雅家人,罗列的罪名包括“诈捐”“重男轻女”等,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利用姐姐诈捐15万元给弟弟看病”。

此事让小凤雅的亲人们被站在了风风口浪尖上,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炮轰。突然,剧情反转,通过媒体调查、当事人回应,人们发现其家人通过网络筹到的钱只有3万多元,不是网传的15万元。而给弟弟治病则是由嫣然基金出资。总之,诈捐不存在。 之后炮轰小凤雅亲人的一些自媒体和公益人士自身变沦为被炮轰的对象:“必须将造谣者绳之以法。这一家人实属不幸,对他们家造谣诽谤怎么能下得去手?”

小凤雅的妈妈及奶奶表示,将起诉相关作家和志愿者马女士以及其他网络造谣者,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志愿者在帮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折腾了这么久,终于,“眼癌女童王凤雅”事件的真相来了。真相从来都是不会缺席,只是需要点时间,需要点耐心。因为弱者证明自己的清白是不容易的。

本来是一件普通的疾病筹款,因为有大V作家的公开质疑,实名举报,而进入公众的视野,也将一位丧女的农村妇女推向了风口浪尖。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河南省太康县2岁半女童王凤雅事件,等来了公平和道歉,早前舆论对于其家人的“诈捐”、“虐待”、“弃疗”的臆测声音一度让这个家庭受到了压力和打击,而今,水滴筹平台的官方认证、社会募集资金的款项流向,一张张发票,一笔笔明确的去向,让“小凤雅事件”舆情反转,网友纷纷转发并道歉。

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网络暴力差点将这个可怜的农村女人撕裂。有人评价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谁叫你生这么多的。但孩子都好几岁了,揪着这些不放,不免有些残忍。有些地区农村生的多,是常态,不应该让一个女人来承担这样的舆论指责。

逝者已逝,笔者不愿意吃这人血馒头,初为人父,只想谈一点点个人的看法。简而言之,贫穷限限制了一些人的想象力,富裕也是一样。

这件事情,不禁让笔者联想起之前的罗尔事件,以及孕妇跳楼事件。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和罗尔事件很像,都涉及网友口中的诈捐行为,不同的在于,罗尔是百万级,小凤雅不过是万级的。罗尔之所以能筹得百万善款,显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不相信的人,可以试试,普通人发个帖子,弄个轻松筹,水滴筹之类的,把所有能想到的都去试一下,极尽所能的去试试看,最终能筹得多少钱?百万是不可能的。所以小凤雅这几万块就说是诈捐,实在是对人性最恶意的揣测了。当然,对于捐赠者而言,是有权利知道善款的去向。

作为一个母亲,经过了多少辛苦才生下自己的孩子,又经过多少辛苦才将孩子拉扯大,有哪一个妈妈会故意牺牲自己的孩子,虐待自己的孩子,或有那也是万里挑一,可以上新闻了,实不多见。

还记得,不久前,孕妇跳楼的新闻。所有的人都在指责婆婆的狠心,丈夫的失职,以及孕妇的软弱与冲动。当时刚怀孕不久的妻子就说,这个女人咋想的啊,为了宝宝也要忍一忍啊。直到笔者的妻子快生的时候,她才理解了那位跳楼的孕妇。

笔者的妻子是个很坚强的女孩子,从怀孕开始就一直坚定的要顺产,因为所有人都说顺产好,就算知道可能比较痛,但相信忍一忍就过去了,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忍。而且还不断的叮嘱我,到时候要听医生的,医生说可以顺就顺,别因为心疼她就签字剖了。可是就在住院待产的第二天凌晨3点,她叫醒我,哭着说,老公,让我剖吧,实在疼的受不了了(叫医生来看过说可以顺,妻子咬咬牙还是坚持顺了)。后来团契里的好些妈妈们聚到一起聊天的时候,没想到她们竟然在生产前都有想跳楼的冲动,因为那种没有任何办法减缓的疼痛是不能忍的。

当一个妈妈经历了这种撕心裂肺的疼痛(真的是撕裂身体),生下自己的宝宝后,说她们不爱自己的孩子,那或许真的只是臆测的网友没有做过妈妈吧。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特例来反对一些常识,总能找到一些就是不爱自己孩子的妇人,扪心自问,真正遇到过多少啊!

小凤雅的事件本来是一个悲剧收场,或许过几年,慢慢的这家人可以从这个伤痛中走出来,毕竟这个可怜的妈妈还有几个孩子,必须要振作起来。但是因为大作家陈某,孩子入土为安,其家人则不得安宁。

作为公众人物,这次卷入该事件的大V以喜欢在公众场合发表超级正义感人的言论著称。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几乎每一次,她都喜欢唱反调。必须承认,有时候真相是恰恰相反的,但这不是铁律。有些猜测死无对证,有些却终究会水落石出。这次被逼的发帖道歉是实属罕见了,但至少应该学会,不要一次又一次的消费别人的伤痛,做人应该有点底线。笔者就不深扒了,不然免不了成为一篇口水文。情愿这次这位大V一切都是出于善意。

很多网友质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善款买奶粉,买玩具,应该全部用来治病。难道孩子治病不用吃奶吗?生病的孩子不能玩玩具吗?网友的善款长了腿能带小孩子去看病吗?若非耗尽家产,谁愿意公开募捐,那种骗钱的人当然有,但是广大的农村老百姓哪里懂这些?捐一点钱是善良,别让这最初的善良成为裹挟他人的资本。

广大的善良的网友可能真的不知道农村的生存状态,不要让富裕,让五险一金,限制我们的想象力。很多人很难想像,农村人对于大病的恐惧,那种绝望无助,没有穷过是永远不能明白的。在农村,一场大病,摧毁一个家庭是很常见的,丝毫不夸张的说一夜回到解放前。

笔者也经常在轻松筹上捐款(虽然是很少的一点点),也经常转发。我自己的观察是,农村发出来的筹款,超过十万的几乎没有成功的。不可否认,我这个样本基数是少的可怜的,可能不是真的,当然,也但愿不真是如此。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农村的朋友圈还是农村,一个募捐信息有时候都出不了村。笔者邻居得了尿毒症,他儿子就是笔者的发小发起了轻松筹,希望筹得50万的治疗费,最后,获得了一万五的善款,可以说杯水车薪了,而且大部分是同村以及亲戚捐的。老家教会一个姊妹白血病,教会传道人给他发起了轻松筹,希望筹得20万,最后获得了4万的善款。这样的例子真的很多了。对于网络筹款,现在可能是太多了,很多人都麻木了,不是特别熟悉的,文案写的不好的,一般都不捐,肯转发就是帮忙了。没有足够大的朋友圈,没有大V帮着推,没有媒体帮着转,金额稍微大点儿就很难成功。

有基督徒的微信大号曾经帮助一位姊妹发起了轻松筹,金额具体我忘记了,不是40万就是80万,也是很罕见的疾病,没两天就筹款成功了。因为它算是一个基督教的大号了,文章常常有十万加的阅读量。感慨一下,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关键时刻能救命。

最后想说,没有做过父母,不要轻易教育别人怎么为人父母,没有带过孩子,别去教导她人如何喂养孩童。很多事情是不能脑补的。妈妈的事情,妈妈们最有发言权。至少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恶意揣测一位母亲的心肠。

我们的善良是应该聪明一点,免得被人利用了。但这个聪明的良善要再多一点智慧,免得聪明反被聪明误,别被人利用了自己的聪明,对本来要帮助的人造成二次伤害。有些人就是喜欢炒作,输赢无所谓,对错不论,能出名就行,总有和自己趣味相投的。

马云说,捐款是很简单的,用好捐款是很难的。笔者想加一句,真正需要的人获得捐款也是很难的。所以,虽然不断的有类似所谓诈捐的新闻,但是还是想呼吁不要对民间众筹失去信心,笔者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每个环节都会越来越完善的。对于众多的需要帮助的家庭或个人而言,网络众筹都是他们的一根救命稻草。常常不能满额,但多少都是一份爱心,一份希望。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