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一场春节小风波的反思:如何引导“ 不讲礼貌”的女儿讲礼貌?

作者: 江舟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3月01日 19:41 |
播放

春节期间,我的小家庭发生了一个小小的风波。

按照中国的传统风俗,春节是亲戚朋友相互拜年走访频繁的一段时期。和别的家庭一样,我和妻子的亲戚、同事也一拨拨地来到了我的家里,大家相互祝贺新年,送上彼此新年的祝福。

可是今年春节,女儿的表现有点反常和奇怪。整个春节,她都是自己一人呆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上网听音乐,即便知道家里来了客人,也不会出来打声招呼。每次来了客人,还得我和妻子走进她房间,“请”她出来跟客人拜个年,打声招呼。几次下来,女儿倒不高兴了。

一次午饭的时候,妻子“教训”女儿,你也是家里的小主人,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自己主动出来,问候客人,帮客人倒茶水,这是基本的礼貌,也是基本的待客之道。谁知女儿却气呼呼地说,爸爸妈妈,这些叔叔阿姨都是你们的客人,有的叔叔阿姨我都不认识,你们每次都非得让我出来,你们是在强迫我“讲礼貌”。女儿的话把妻子气得够呛,午饭不欢而散。

吃完中饭,我自己琢磨了一下,觉得女儿讲的话既有道理又无道理。女儿毕竟十多岁了,她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开始有自己的标准。作为父母,确实应该尊重女儿的感受,不要“勉强”女儿在形式上表现得有礼貌,有教养;但是,接人待物保持基本的礼貌礼仪确实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反映,一个不懂得礼貌的孩子,今后与人相处,肯定不会受到欢迎。

但如何说服女儿,让女儿心悦诚服呢?否则女儿很难改变自己的观点。我自己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午后,我一边翻阅圣经,一边暗暗做着祷告,希望神能够给予我启示,当翻阅到彼得前书的时候,两句经文映入了我的眼帘。这两句经文光照了我,我感觉自己找到了说服女儿的办法了。

我把女儿叫到自己的房间,父女之间做了一次交流和沟通。

“确实,爸爸妈妈没有顾及你的感受。每次来客,不管客人你是否熟悉,都叫你出来,确实有点不妥。”

“但是,你是否想到,对客人表现出热情和好客,也是一个人礼貌和修养的表现,你作为小主人,不觉得自己对客人有点冷淡?试想一下,假如你去别人家做客,你肯定也是希望主人对你表现得热情,而不是冷冰冰,否则客人会很尴尬的。”

女儿听完我的话,稍微思索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但有些叔叔阿姨我不认识,我觉得和他们没有什么话说。”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经常跟她讲圣经的故事,有时候也会带她去教堂,相比同龄的孩子,女儿对圣经比较熟悉,有一定的信仰基础,我觉得用圣经的话语来启发她,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我把圣经翻到彼得前书,把已经圈阅好的两段经文,念给她听。

“务要尊敬众人。”(彼前2:18)

“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彼前4:9)

“接人待物讲究礼貌是一种素养,也是神的要求。你看看亚伯拉罕,每当他支搭帐棚的时候,就立刻筑祭坛,邀请神和他同住。亚伯拉罕和罗得分别的时候,在亚伯拉罕有优先选择权的情况下,亚伯拉罕顾全礼貌而放弃了他的权利,让给了侄子罗得。当三位疲乏的天使来到他身边的时候,他谦恭、热情、迅速地供应他们的一切需要。有时候,礼貌的重要性往往被人忽视。许多内心善良的人,对人却缺少礼貌和善的态度。许多受人尊重的人,却在言语上不会让人觉得亲切。这种不足往往会让别人产生误解并且遭受非议。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内心的善良通过热情礼貌的态度让别人感受到,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回报你。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要让人感觉到你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看着女儿舒缓的神态,我知道,女儿认可了我的观点。

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是艰辛的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累加和重复,有时候也不一定有效果。但是,时刻尊重孩子,时刻遵循圣经智慧的引导,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果效。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