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基督徒父母如何让孩子远离嫉妒?

作者: 江舟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1月17日 09:03 |
播放

姊妹小A有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已经五岁多了。女儿自然是小A的掌上明珠,家里谁都非常宝贝她。但是小A发现女儿有个明显的缺点:嫉妒心特别强。比如,女儿不许爸爸妈妈抱别的孩子;不许说别的孩子好;幼儿园其他女孩穿了漂亮的衣服,她也会有点不高兴......小A信主多年,心里很清楚,女儿这种嫉妒情绪很不好,是神非常不喜悦的情感。但是小A姊妹似乎也没有找出克服女儿嫉妒情绪的方法,心里时常有点郁闷。

“忿怒为残忍,怒气为狂澜,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箴27:4)确实,嫉妒是人类存在的普遍的情绪反应。嫉妒对个人、集体和社会来说,都起着耗损的作用。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嫉妒是一种带有缺陷的情感,这种情感如果不加制止和改正,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作为基督徒父母,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是父母的一个重要责任。

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看到父母抱起别人家的孩子,他就会很快地跑过去,表示自己的不满,想把另外的孩子支开,并且会立即要求爸爸妈妈抱自己。有人说,孩子那么小,嫉妒应该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情绪反应。但是,孩子有嫉妒情绪,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态度。因为经常的嫉妒反应情绪,会演变成为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孩子的嫉妒心过强,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诸多不良的情绪,这不仅影响孩子的进步,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作为基督徒父母,一定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引导孩子战胜嫉妒的心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魔鬼的捆绑。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一般可以从以下一些途径来实现。

一、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水平,发展孩子的内省能力。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惟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箴12:15)有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嫉妒心强,就十分生气,故意在他的面前说:“你的同学比你强多了,你应该向他学习。”但是这样只能加深孩子的嫉妒心,使他对同学怀有敌意,所以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缺点,只要你努力,取长补短,不断地去超越别人,这样,你就会和别人一样的优秀。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需要父母的引导和信任,让孩子逐步培养自信的心理。如果父母平时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够逐渐抑制孩子嫉妒心理的滋生。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他就会知道每个人都会有有限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优势和不足,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比其他人强。

自我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也比较容易培养他的内省能力。内省,简单地说,就是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能力,有的孩子这种能力形成的早,有的孩子形成的晚,内省能力,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心理逐渐成熟的孩子,才会有效地自我排解嫉妒心理。

二、鼓励孩子多参与竞争性强的游戏或比赛项目。

“人若在场上比武,非按规矩,就不能得冠冕。”(提后2:5)

对于处在嫉妒心态中的孩子来说,多参加竞争性强的游戏或者比赛项目,能让孩子多一些体验成功与失败交织的矛盾感受。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可以让孩子心理调试机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对于孩子从事游戏或比赛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一边让孩子学习游戏或比赛规则,一边和孩子一起玩。慢慢地可以试着鼓励孩子跟其他孩子或同学一起玩。如果孩子赢得了游戏或比赛,父母可以在和孩子一起开心的时候,多问问孩子,他为什么会赢,一个人会一直赢吗?当孩子输了,父母不要表现出一副很难过的样子,应该淡然对待这件事情,让孩子明白,在比赛中的输赢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场游戏或者比赛,输了可以再赢,赢了也可能会再输。这种方式也可以用在对孩子的学习管理上,可以让孩子以一种正常的心态对待自己成功与失败,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得失,而不会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其他人,而对其他人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嫉妒人、嫉妒事,嫉妒物。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恶意中伤,有些人付诸手段进行卑劣的行动。历史上和现实中,很多的悲剧都是人类的嫉妒心理而导致的。所以圣经说:“在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3:16)事实上,嫉妒心理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因为人的嫉恨,成了烈怒。报仇的时候,决不留情。”(箴6:34)从而给他人造成严重的伤害或者后果。

孩子是神给予我们的赏赐,教育好孩子是基督徒父母的神圣责任,是神对每位父母的命令和托付。虽然,神对每位孩子的使用不同,造就不同,但是作为基督徒父母,一定要按照神的教导和旨意去成就孩子,使他成为永远蒙神喜悦的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