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一成长于中原的基督徒来稿:盼农村教会走出宗教、寻回信仰

作者: 申羔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9月06日 09:28 |
播放

编者按:本文是一位出生与成长于河南,从小在传统教会长大,并曾上过神学班的一位基督徒所写。农村教会有其单纯火热的方面,也有其需要转型之处,爱之深责之切,因此笔者比较坦诚地谈到目前一些农村教会现状背后的问题和亟需改变的地方。刊登出来,与读者共享。

以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农村教会的文章,发表了一些自己对农村教会的浅见。前几日公众号推送的一篇《
扎心,一些慢慢凋零的农村教会》,又谈及这个话题。

那么现在农村教会的具体状况到底如何呢,以笔者自己对农村教会的认识,恐怕非常不容乐观。

先从农村信徒对信仰的认识来讲,农村教会大多都是老年人和中年人,他们对基督信仰的认识,大多(甚至可以说全部)都停留在宗教层面。是不是在基督信仰传到农村之初,就被传讲成了一套宗教理念,以至如今基督教在农村变成了民间宗教一样的一种存在,不得而知。只是现今农村教会的信徒和传道人对信仰和对待某种宗教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信仰的作用和其它宗教带来的作用是一样的――一种精神的安慰和寄托。内心需要时就唱唱赞美诗,祈祷一下,做做礼拜。基督信仰只是使他们心中有了一个时有时无的,对某种至高存在着的敬畏,只不过这种对上帝的敬畏也像是人的良心一样,时有时无。人总是时而有良心,时而又没良心,虽然口头上口口声称讲良心

虽然农村信徒不停地去教会做礼拜,但他们的生命、内心并无太大改变。或许这又与真理在农村教会被传讲得过于浅薄有关。就笔者所见,教会里的讲台,传讲的东西千奇百怪,以各种见证、信仰经历,打鸡血似的鼓舞――要有信心要有信心,和各种道德说教,信主得福,信主得平安,信心榜样论,道德榜样论,这些内容为主题,几乎和其它宗教没有区别。所有的宗教好像都是这个样子,以行为和敬虔换取神明的祝福,提倡道德。只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教会把患难说成是上帝变相的祝福,只是无论什么说词,本质上还是追求着祝福和好处。

农村信徒表达信仰敬虔的最常用方式是守礼拜、不吃血和祭物、偶尔的财务奉。也许您已经看出来了,这只不过是“一套仪文”,一种仪式。

还有就是“爱人如己”,这也是一种信仰的表达方式,只不过农村教会信徒的爱人如己,主要体现在:在教会和信徒之间说话和睦、热爱传道人、一脸“敬虔的表情”、说一些属灵的话(“感谢主”“主的恩典”之类的),这种对上帝和信徒之间的爱,更像是一种伪装,一种故意的表现。

这种敬虔仅仅只能用“表情”来体现出来,内心却没有一点对信仰的认识。有一位教会的姐姐在浙江工作,在老家教会时偶尔会遇见她。有段时间脸上的表情非常的“敬虔”,脸上的笑容洋溢着祥和的光,对谁说话都是笑得很热情,而且腼腆祥和,好像是爱你。笔者实在想不出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她的表情,反正就是别扭!没过多久就听说,原来这位姐姐在浙江工作时,在路上捡了一个皮包,打开皮包里面都是钱,十几万的样子。这位姐姐便带着钱回了老家,要把钱奉献给教会,因为教会正要打算建教堂,于是教会就“笑纳”了。这事儿一时间被传为佳话,这位姐姐也成了教会的楷模,说这位姐姐如何如何地爱主,如何如何地不贪爱钱财,把捡到的钱都奉献给了教会。笔者听到这件事,当时就故意刺激他们,对他们说:“你们说不定害了一条命,也许这钱是人家给家里人看病用的,人家不知多么艰难,才凑了那么多救命的钱,被咱们教会盖成房子了。”没过多久就听说教会又传出另一种说法,说这钱是这位姐姐给教会拉的赞助,是一位浙江的老板给教会奉献建教堂的。只是笔者当时对当地教会不大上心,对这件事也没有过多关注。

这就是很多农村教会所谓的敬虔和爱主,几乎没有耶稣基督信仰的成份在里面,虽然笔者自己也是从这样的教会出来的。

说起十多年前安徽、河南农村教会的复兴,而如今回看当时教会复兴到现今所结出的果子,那时的复兴实在令人存疑。因为复兴过后,教会遍地开花,信徒人数空前得增多,信仰热情高涨,但教会对耶稣基督真理的传讲过于浅薄,到底是一种“宗教复兴”,还是真正的耶稣基督的信仰复兴,我想是值得仔细地思考和辨别的。

的确是有人为信仰付出了很多,一些老传道们、老信徒们为信仰受了很多的逼迫和苦难,笔者当然不敢否定他们的付出与担当。只是对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敬佩的同时,保持着疑虑,因为很多的宗教徒也是无比的虔诚,对宗教有着极大的热诚。以前的老奶奶出去拜佛烧香,那时候我们这里的香客们每年都会组织起来,租一辆车,去到几百里外比较大的寺庙里去烧香、朝拜。回来时就会讲起路上遇到的“苦行僧”,走在山路上匍匐朝拜,一步一叩首,几步一磕头,对着前方屈膝叩拜,磕破了额头,跪破口膝盖!以这种朝拜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敬虔与热诚。

只是这种强烈的宗教情感,和我们的老传道、老信徒们为了信仰所做的牺牲,区别在哪里呢?这两种狂热的情感是一样的吗?前者也只是一种宗教情感吗?若是这样,这种宗教情感又建立于何处?——人内心深处对信仰的渴望吗?

人多么希望找到一种内心的皈依!很多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偶尔路过寺庙也会到庙里面烧香、祈求,路过教堂也会像信徒一样进去礼拜、祈祷。人内心是需要信仰的,因为人天生有这种宗教情感,因为人与上帝隔绝了,内心就少了一个空缺,这个空缺就是上帝。因此人们寻找信仰,就是寻找一种可以相信,而且是信得过,所以可以让我对其仰赖的,超出人类之上的一种存在,——所以我们寻求每一位神明。

所以十几年前安徽、河南农村教会的复兴,到底是否是一种宗教情感的崩发!文革之前宗教被压抑了几十年,导致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热情激烈地释放,于是有了教会的复兴,而不是由于当时信徒对耶稣基督真理的充分认识!所以那次复兴,是不是基于人天生的那种宗教情感,就像其它宗教的一样,而不是因为真理的真正广传?

也许农村教会的这种敬虔,只是建立在这种人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之上,教会对耶稣基督的真理并不大认识,所以才会呈现出一种宗教的样子。

宗教情感,是人内心对神明皈依的需求,由于人的堕落,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从神明哪里寻找自我的需求!只是神明为什么会赐予我们所需求的呢?在上帝这里,是因为爱。这也是最简洁明了的答案!

只是由于我们堕落的状态我们需要神明,却又拒绝神明,因为我们选择的是自我,我们有皈依超出我们之上神明的需求,但又接受不了高于我们的存在。当初亚当的选择就是“自己要独立于上帝之外,能知善恶”,我们本性里是不是继承了亚当的这种堕落的心理状态——只寻求自己所需的伊甸园,让自己无忧、满足,而不想要上帝。

事实上,连我们要不要上帝,上帝都让我们自由选择,因为祂爱我们,不愿意强迫我们。祂本希望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爱祂,然而我们拿着自由选择了堕落与犯罪。于是人类因此要付出这选择的代价。亚当和他的后裔,就是我们,因为这选择所要付的代价就是死亡,然而上帝又因为爱而赐下耶稣基督,用自己独生爱子的死亡代替我们付出了这代价,让我们可以白白地接受上帝因爱而赐给我们的救恩。

而宗教的目的是利用神明,达到自己的目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伊甸园。信仰耶稣基督与此不同的就是,祂要赐给我们伊甸园,并不是因为我们主动的想要,而祂因为爱而主动的想给予。

我想这就是信仰与宗教的区别。信仰,是因为了解了祂的爱,所以信仰祂。宗教是因为我们需求,所以我们寻找祂。

农村教会之所以沦为宗教的样子,也许就是因为不了解信仰的这层含义。所以一切都还是人寻求的样子!由于人堕落的本性,对信仰错误的认知,其中又掺杂各种的罪恶。

作为一个在农村教会成长出来的人,笔者由衷对农村教会走出宗教,寻回信仰。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