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澳门圣经学院院长杨怀恩牧师内地分享:从保罗和巴拿巴分开来看不同性格的人如何彼此同工

作者: 胡艾茜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8月08日 11:09 |
播放

日前,在江苏神学院举办的神学院校教师退修会上,澳门圣经学院院长杨怀恩牧师以《使徒行传》15章36-41节保罗和巴拿巴分开做传道旅行的事情,来分享了不同恩赐和才能的人如何在主里学习彼此接纳和包容,一同来做好主的事工。

杨牧师首先提到,保罗和巴拿巴的分开是因为马可。在第一次传道旅行时,保罗和巴拿巴带着马可一同前去,但中途马可离开了,因此引发了在第二次传道旅行开始之前,保罗和巴拿巴就“是否带马可同行”发生争执。

杨牧师分享,这段经文讲了关于同工之间的互动,这个互动值得深入思考。为什么保罗认为马可不行?为什么巴拿巴一定要带着保罗?除道理以外,还有他们的性格特点。保罗和巴拿巴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是否带马可同行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马可在离开第一次的传道旅行后,圣经并未批评马可,说他贪爱世界、心智不够强或是身体软弱不得已才离开,这里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

“一个人在团队工作一段时间就离开了”——今天在我们教会是否也有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他这是犯错了吗?可能有人觉得他没犯错,也有另一些人觉得他犯错了。圣经没有强调马可是否犯错,但保罗觉得他不行而坚决不愿再次带他同行。

《使徒行传》13章记载,圣灵的意思是要差派保罗和巴拿巴一同前去,并没有马可。为什么当时会把马可也带上呢?因为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

从正面来看,保罗的工作是做得非常好的,新约圣经有一半是他写的,他也建立了很多教会。他与巴拿巴一同出行,讲话的基本是保罗,巴拿巴甚少发言,圣经里也很少记载巴拿巴的发言,即便有,也是同保罗一起。

保罗和巴拿巴恩赐不同,才能不同,性格也不同。保罗是一个较真的人,口才好,直率,性子比较急;巴拿巴则更加接纳,比较婉转,内向,不擅长讲话,有耐心。

今天无论在教会还是神学院内,也有这样不同的人存在。有的人是工作主导,有的人是性格主导。保罗注重工作,他不希望他的同工不合乎标准,他不是说那个弟兄不能被上帝使用或不是主内的弟兄,而是在传福音上面不允许出一点点错误。正是因为保罗的高标准高要求,才使得他建立了很多教会。而对巴拿巴来说,几乎没有听过他的理想、抱负、异象,反而保罗的异常听过很多次。巴拿巴有做很多事情,但他没有留下什么话,也没有留下任何书信。

保罗在大马士革悔改后,回到耶路撒冷想要跟门徒们来往,但没有人相信他,只有巴拿巴听他讲自己的见证,把他引见给教会。巴拿巴是一个愿意给人机会的人。后来巴拿巴去到了安提阿教会,想起在大数的保罗,就将他带到教会,栽培他,并让他在教会服事。之后,教会差派巴拿巴和保罗一同出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巴拿巴栽培了保罗似乎就该心满意足,因为保罗已青出于蓝。但他不仅仅栽培保罗,见马可就在那里,就想要带马可同去。马可中途离开,虽巴拿巴可能也不认同,但是他认为第二次可以带他同去。保罗坚持不让,最后巴拿巴带着马可,保罗带着西拉,又开始了各自的侍奉。

我们是需要同工的。每一个人都能被上帝使用,每个人的性格也都不同,不可能保罗和巴拿巴就代表了所有人,就算把西拉和提摩太都拉进来,也不能代表全部人。要按照上帝给我们的恩赐才能贡献我们自己,同样要学习怎样去彼此接纳彼此支持。

如果一个弟兄或姊妹真是犯错了,我们是否给他机会?杨牧师给与肯定的回答:要给他机会。可能因此会耽搁我们的工作,但要给时间让这个同工成长。我们不要批评保罗和巴拿巴,虽然他们争吵到分开令人感到遗憾,但他们的分开并非坏事,在争吵中他们会有所思考,会有学到的功课。

每个人都不一样,上帝能够使用不同的人。无论在教会还是神学院,最重要的是团队。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与缺点,一方面要自己长进,另一方面要补足对方的缺点,让他的优点来发挥作用。我们在服事中不能产生“显出自己的好,将对方比下去”的不正确态度,这不是服事主。服事主不是显出自己的好,也不是显出别人的好,而是为了显出上帝的好。

作为一个团队,是要把上帝的旨意行出来。教会、神学院的岗位都不同,但是“我们在世人面前做见证”这个是相同的。如果同工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怎么教导学生、信徒处理他们的人际关系?有人发现,以前在社会上争权夺利,进到教会后没有了,但是日子一长看到教会里也有争权夺利的事。保罗和巴拿巴看重的是为上帝国度的扩展,不是为自己。

神学院存在的意义不是单单为了教会的管理,而是领受了上帝给与的使命,将主的福音传扬出来,给每一个需要主的福音、需要上帝的爱和公义的人。当我们同有一个异象时,争论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尽自己所能,供上帝使用。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