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一基督徒心声:是没有怀疑与思考的盲从,还是真信?

作者: 宣教中国 暖暖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16年01月07日 09:36 |
播放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叫《我不想成为‘属灵’的基督徒,我想成为真实的自己,已在本平台发表。

文章开头讲了一个牧师的跨年感悟。其实,让我最惊诧的还不是这段话,是点赞以及留言支持的人数,没具体去数,但看上去真是很长很长一串。

今天,我来讲讲自己的一些故事。我成长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小时候,哥哥成绩不好,被打。带小朋友去山里玩,被打。去鱼塘摸鱼,被打。骑自行车摔破膝盖,被打。我是女孩儿,没挨过打,但经常被训斥。毛笔字写不好,被训斥。描述一件事情描述不清楚,被训斥。拧不开牙膏盖,被训斥。

在学校,老师们是这样:教我们:中国好,美国狼坏,日本鬼子坏,蚯蚓是益虫,瓢虫是害虫。常常斩钉截铁地说:答案应该是这样,这才是对的。我们在他们眼里只有两种:好生,差生。区分标准是考试分数。

我一路读到硕士。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忙于各种考试,几乎没有课外阅读,一是没多少时间看其他书,二来我也深深认为时间应该花在提高专业技能上,将来找个好工作,其他的书都没什么用。

总结起来,大概如此:
家庭教育:父母永远比我更清楚我的需求,父母永远是对的,他们骂我都是为我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棍棒底下出孝子。呵呵。
学校教育: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传授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革命式”思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呵呵。

在这种双重权威教育下,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孩提时代就一点点褪去,我的批判能力被剥夺,我一味接受,但从不怀疑所接受的到底是精神营养还是知识垃圾。

工作后,遇见上帝,我开始非常认真地追求他,教会人都认为我是个进步很快的属灵的好姊妹。

我曾经无比相信牧师的讲道和教导,比如:
教会是讲爱不是讲理的地方;
我们是做神的工作,不是做人的工作,处理方法当然不同;
领圣餐前洗手是没有信心;
没有疑问表明信心好;
一个姊妹的同事总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推给这个姊妹,而姊妹需要以上帝之爱的名义选择原谅并一直做双份工作;
一个弟兄,在公司服役三年,工资不如同学历水平的新人,几乎每天无条件加班,他想跳槽,但得到的答案是,忍耐,神借着环境磨练你;
医生开错了化验单,导致患者大惊一场,患者不该投诉医生,而应抱以仁慈之心原谅。

可,慢慢地,我内心常常压抑,我觉得是不是该反思,该重新想想所接受的这些信息。
传道人也是人,也会出错,不是吗?
难道普世价值就真的肮脏到一无是处?
难道信了神,所以常识都无用?
对,我开始了怀疑之路,开始有了属灵书籍以外的阅读。其间滋味很不好受,迷茫痛苦说来就来。这也是我将近三十年来第一次开始独立思考。
两年了,我还是学不会质疑权威,学不会对看上去很完美的理论以反向思维,学不会探索真相,学不会打破传统的惯性。

我,还是容易被洗脑。就像《我不想成为‘属灵’的基督徒,我想成为真实的自己》文章开头所讲,我第一反应也还是接受而没有分辨。之所以啰嗦这么多自己的经历,是因为,我想应该有千千万万的人有类似的成长背景,没准儿就包括正在读文章的你。我们在那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老早就习惯了一味接受,而不习惯怀疑,更不习惯有效的成熟的思考。

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这点,或许,你很早就已经开始探索。不管如何,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
我到底是没有独立思考地盲从,还是真正地信?
真正的信仰到底是不是我现在听到的学到的?
没有疑问到底是不是表明信心大?
我是在爱,还是没有勇气追求和维护作为人的根本权利与尊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有这么一句:有质疑的信仰才是活的,不加质疑的信仰只是迷信,无异于是自我愚化自我逃避。请你先不要因为这是一本“外邦书”,就急着全面否定这句话。

请思考下,看看这句话是不是有对的成分。
怀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需要摈弃偏见和标签,需要查阅有效的书籍资料,需要交流想法,需要自己思考,需要耐得住性子,需要沉得住气,甚至你会急切切地祷告。
怀疑,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它不代表你对上帝的大不敬,它是你试着探寻真理的开始,它是你对自己负责。
上帝不只存在于圣经里,他也一定存在于所有人类精神遗产里,他也一定存在于你的怀疑和思考里。

(作者:暖暖 文章首发于“宣教中国”微信公众号,基督时报已获得授权登载,不拥有版权,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宣教中国保持中立。)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