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M姐妹是十五年之前了。那时候毕业两年,刚结束一段婚姻。因为团契的事情,与她有一些交集,因此知道她的故事。
她成长于基督化家庭,小时候家里就是聚会点。她爸爸信仰是因为一场重病。他爸爸年轻的时候被诊断患有癌症,医生预言短时间内可能就会死掉。后来他信了耶稣,经过手术之后,癌症就完全康复了。因此,她父母信耶稣都很虔诚,甚至把自己的家腾出来做教会。
她爸爸对教会很热心,不仅是聚会热心,对教会里的人也很热心。这种热心在她今天看来,有些过度了。因为父亲对教会的热情几乎掩盖了对她的关心。父亲眼里只有教会,为了教会的事情,会把她放下,去忙教会的事情。有一次家里杀了一只羊,教会里的人把羊炖了吃了,等她放学回家,只有一地骨头,父亲甚至没有想到要给她留下一些。
父亲总是认为教会很好,传道人很神圣,因此对传道人很崇拜。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让她也产生了对传道人的崇拜,认为传道人是神圣的,要嫁就嫁传道人。带着这样的观念,她进入了大学,并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团契生活。
她在团契也很热心,因为受到家庭的熏陶,她从一开始就积极投入。因为自己在圣经和神学、赞美方面的优势,她成为这个团契的领袖储备。等到毕业之后,她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团契的带领人。
认识前夫就是在这个团契中。那是大四的时候,临近毕业,大家都忙着找工作。她为自己做了人生规划,留在这个城市,并且要一直在这个团契,带领一茬接一茬的信徒。
但是家庭给她传递的另一个观念是,姐妹不能成为领袖,甚至不能成为牧师。因此,她如果想继续带领这个团契,甚至将来有一天想让这个团契成为一个教会,那她一个姐妹显然不行。
前夫出现的时候,她曾一度认为这是上帝听了她的祷告,为她预备的恩典。她还记得第一次与前夫见面的情景。他穿着一身黑色风衣,戴着墨镜,走进团契,自我介绍说是某某介绍来的。那派头真是有点黑社会的感觉。接着他说自己的家庭是三代基督徒,爷爷和父亲都是牧师。自己又是某个神学院毕业的,等过几年就被按立牧师。
涉世不深的M姐妹就这样相信了他。通过几次接触,尽管不知道他的神学水平如何,但是他三代基督徒的家世背景还是吸引了她。她一度认为这是上帝为她这个未来教会预备的牧师。尽管他初中毕业、举止粗野,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计划。
在传道人的光环之下,M姐妹很快与他建立恋爱关系。在恋爱期间,他表现良好,讲道虽然时间比较短,但还是能凑合听。对团契事务也很热心。
在她的家庭这边,当家人听说她找了一个初中毕业的传道人时,父亲高兴坏了,在教会里也是逢人便说,我的女婿是传道人。
他们结婚的时候,没有任何彩礼,甚至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她不在意,只要丈夫是个传道人,只要能为教会带来一位男牧师就够了。
尽管婚后他有各种问题,大男子主义、对她粗鲁,甚至还有家庭暴力,包括她觉得身体不适,可能怀孕的情况下,也没有收敛。即使如此,她也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因为父母从小给她的观念就是基督徒不能离婚,尤其是传道人的妻子,更不能离婚。
家庭暴力只是一个方面。接着就有要债的人开始光临他家,因为他在外面赌博欠下了赌债。当她哭着找到他那个做牧师的公公时,公公轻描淡写地说,男孩子有个不良嗜好很正常,就再也没有其他反应了。而她的婆婆却始终没说过什么话。她的父亲呢,当然反对她离婚,让她忍耐,说这是上帝的功课,说女婿是上帝的仆人,上帝会亲自管教他,也会亲自带领他的。
那段时间对于她来说,是在地狱中的日子。这不仅是因为她的婚姻,因为丈夫的赌博,还因为她对信仰,对传道人人设的崩塌,以及对传统教会基督徒不能离婚的质疑。她犹豫徘徊在痛苦的婚姻中,直到她决定离婚的那一刻。
她收到公安部门的通知,她的那位三代基督徒的传道人丈夫,因为赌博、盗窃被判三年有期徒刑。这一刻她放弃所有的幻想,决然离婚。因为离婚,她的父亲有一年的时间都不让她回家。后来还是在母亲的劝说下,她父亲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段昏暗的经历,对她来说是一段无法愈合的伤害。父亲对教会的过度热情,直到今天都让她有满腹的抱怨,她更是对自己对传道人和教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后悔不已。如果不是如此,她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番样子。但是醒悟过来的她,也只能看着父亲对自己离婚继续耿耿于怀。
经历这段伤害之后,她并没有放弃信仰和福音,而是放弃了盲目和幻想。她依然去教会,依然会祷告,只是遇到什么事情,会自己寻求解决之道。后来她再婚,尽管丈夫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传道人,但是也让她有了幸福的家庭。
(文中人物皆是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