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事教会的这一年当中,当我站到传道人的位置上时,我发现对我造成很大试探的一个事情是关于教会人数的多少。在我心里,会不自觉地把人数当作衡量我服事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也会把人数当作是教会是否复兴的一个主要因素。若是我服事了很多年下来,教会还是稀稀散散的十几个人,我会觉得自己无比的失败;若是教会人少,我也会觉得自己的讲道、自己所建立的教会给人的吸引力不足,以至于留不住人,而什么都一事无成。
我发现在我身边有许多弟兄姊妹的观念也是这样,有很多人慕名来到我们教会,想要尝试换一间新的教会委身,可是他们进来之后关注的是:“这里人数不多,所以我想再看看。”他们衡量是否愿意委身到一间教会的主要因素是这间教会的人多不多,就像去买东西一样,如果去这家包子铺,看到客人满座,就会觉得这家一定口碑好、味道好。可是如果去到一个店里,稀稀落落的只有一两个客人,就会认为他家肯定不好吃。我想这样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当我们以衡量人数的眼光去衡量教会和服事的价值时,是否正确呢?
在过去很多年来,我们总习惯于用人数去衡量教会是否复兴,用人数去衡量一个传道人的讲道是否成功,但这并不是从主而来的。因为最好的传道人,也许在某个处境之下,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归信。正如挪亚,他奋力传道120年,但却一无所获;又如以利亚,他一个人在那个时候拼命地传道,但是真正归信上帝的却寥寥无几。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教会的人数,又如何面对人数给传道人所带来的试探呢?
一、与基督联合是牧者最大的价值
当我们走上服事岗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将弟兄姊妹的称赞、将人数的多寡当做我们服事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但事实上,在上帝的眼中,有价值的并非是人数的多少,也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我们是否与基督联合。正如以赛亚先知对那个时代的人说:“世人的义在上帝眼中如同污秽的衣服。”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离开基督的时候,我们所做的就不会被上帝所悦纳。
我也听过一位牧师分享他的服事经历,他说:“我曾以为我可以靠着我的学识和勇气去服事。可是当我奋笔疾书,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宣讲福音的时候,底下的信徒三五年都没有任何的改变时,我彻底地陷入了灰心和绝望。那个时候我才明白一个真理,就是所有在基督里的人都是成功的,而所有在基督之外的人都是失败的。那几年回过头来看,我的服事一直都是在基督之外,靠着我自己的血气和能力在服事,而这是我对自己深深的悔改。我明白了在上帝的眼中,我全部的价值只在耶稣基督里。当上帝透过基督来看我的时候,我在他的眼中就完美无瑕,价值千金。”
所以,牧者应当常常反思的是:当教会人数迟迟没有增长,当教会处于瓶颈期,甚至当我们奋力服事,教会的人数却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的确会感到灰心和软弱。可是我们要回过头来想,我们真正的价值究竟是在自己服事的果效上,还是在对主的忠心上呢?因为在将来审判的那一天,上帝不会说:“谁的教会人数越多,谁的奖赏越大。”耶稣的话是:“你这忠心又良善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所预备的筵席。”所以可见,牧者真正的价值是在基督里的忠心。
二、忠心牧养上帝所托付的群羊
忠心对于牧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品德,因为在上帝的眼中,我们只是祂所托付的管家。这意味着我们建立教会并非像是在创立公司,要求“业绩”越多越好。虽然我们会祷告恳求上帝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我们,但是微妙的是,我们却很容易将人数当成判断我们自己服事价值的所在。保罗说:“上帝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可见,在上帝的眼中,他所喜悦的不是我们一定要得第一名,而是越对基督有尊荣、越忠心、越顺服的人奖赏就越大。这也意味着不是在教会当中能力大的人、热心的人、做得越多的人,就能得到上帝越大的赏赐,而是对上帝越忠心和顺服的人,他在上帝的眼中奖赏最大。正如扫罗在战胜亚玛力时,因为心高气傲不愿意等撒母耳过来,就私自向上帝献祭。献祭是一件敬拜和感恩的事,本是一件好事,可是这却不是扫罗该做的,而是只有祭司才是被上帝专门设立用来献祭的。所以在扫罗献祭之后,上帝极其地厌恶扫罗,并对扫罗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在扫罗的故事当中,我们明确地看到我们在服事当中最大的安慰和力量,就是我们对上帝的忠心和顺服。
所以,若是上帝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当中,只托付给我们五十只羊,那我们就努力地牧养好这五十只羊;若是上帝只赐给我们十只羊,那么我们也要满心感恩地去牧养好这十只羊。这样,等到向主交账的时候,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说:“主啊,我专心以祈祷和服事为念来服事你所托付我的羊群。”而主也会带着称赞说:“你这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用主人的筵席。”
三、为教会之间划定界限
在我服事的这几年当中,常会经历一件事情,就是教会之间互不往来,然后彼此贬低,并且互相“抢羊”。再加上信徒缺乏委身的意识,以至于哪个教会热闹,他们就会去哪个教会。这给教会之间带来了一种混乱,就是信徒缺乏委身,牧者缺乏监督,以至于教会多年来无法成长,也没有好的工人可以兴起来服事。这背后,我想是源于牧者和教会陷入到了一种“人数导向”的试探当中,就是希望自己的教会人数越来越多,哪怕是用挖人的方式,也在所不惜。
可是我们想一想,建立教会并非是开公司,可以把别的教会的弟兄姊妹挖过来,然后来壮大自己的群体,这在上帝的眼中是大错特错。因为我们教会之间像十二个支派一样是互为肢体,应当带着彼此服事和祝福的心,而非彼此破坏和贬低的心。耶稣基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更丰盛。”我想这也是教会牧者应当深刻反思的地方,就是当我们在一间教会、一个城市建立教会的时候,我们是给其他教会带来了更多的祝福呢,还是给其他教会带来了更多的拆毁?
我们是带着一种“山头主义”的心态去建立教会呢,还是带着一颗国度的心态,认为这间教会存在的意义就是去服事和祝福其他教会呢?为此,教会之间应当建立关系,也应当建立合一的界限,就是应当教导信徒委身,并且不能随便地接纳另一个教会的弟兄姊妹,而是应当在合宜的教导劝勉之下。若是一定要转会,可以按照合宜的形式来平安地转会到另一间教会。
总之,在牧者的服事当中,人数不是我们最终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与基督的联合才是我们自身价值的所在。但愿我们在服事的道路上能一同悔改,能在基督里有从主而来的喜乐,可以胜过人数对我们的定义。等到我们在天堂中向主交账的那一天,我们都可以平安地对主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