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5日
微信

请勿歪曲、丑化教会历史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8月05日 09:24 |
播放

这几天,一些“西方伪史论”的账号被平台封号的事,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这些自媒体运营者出于极端民族主义或赚钱的目的,不惜伪造各种历史常识(比如西方古典文明不存在、西方近代科技出自永乐大典等等),以达到博人眼球的效果。

由于这些信息明显违背常识,因此遭到了不少网友的批判。再加上其相信者有着狂热的“传教”举动,甚至到一些学术平台捣乱,因此有些人甚至将西方伪史论群体视为邪教。而不少基督徒也因为这些言论存在攻击基督信仰的内容,而对他们被封号而拍手称快。

只是我们在批判“西方伪史论”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教会内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些教会与信徒基于极端的宗派立场,从未正视过教会历史的事实与发展,而蓄意教导、讲述一些与历史不符的信息,导致不少弟兄姐妹对于教会历史的认识发生了偏差。

比如有种观点认为,教会自从君士坦丁大帝之后(更极端的认为从使徒时代后开始),就开始走向了堕落,在神学上也存在许多偏差,直到1517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才真正归正了信仰。可这种观点明显与历史事实不符。

的确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教会合法化后,一些人怀着各种目的混入教会,导致了腐败、堕落的情况发生。可实际上任何时代的教会都是麦子与稗子并存的,比如新约中的哥林多教会就有很多问题,而启示录提到的七个教会中,也有不少教会遭到上帝的谴责。

事实上,教会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化后,很多基督信仰的教义得到真正确定。比如,三位一体的上帝论、耶稣基督一位二性论新约圣经的正典化以及三大信经(使徒信经除外)的制定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而且教会也派出宣教士,前往欧洲、中东各地传播福音,最终让很多人接受了基督。教会能够有今天的盛况,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君士坦丁到中世纪中期这段时间打下的基础。因此,虽然这段时期内确实存在腐败、堕落,但更多是福音的传播以及信仰教义的确立,绝不是某些人说的,直到宗教改革才归正。更何况无论马丁路德还是加尔文,也从未否定教父传统,而是批判中世纪后期天主教的问题。

我们不能将教会历史黑化,因为作伪证是违背上帝诫命的。对历史上基督对教会的带领进行否定,本身就是对上帝的不敬;其次,教会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属灵资源,假如我们否定这些,也无助于我们继承信仰传统,促进教会发展与个人生命成长。比如奥古斯丁、哲罗姆、亚他那修、金口约翰、巴西莱等等神学家的思想,都是普世教会的珍贵财富,我们必须要继承与学习。

最后,随着教育普及以及网络资讯发达,了解教会历史的非信徒越来越多。假如他们看到我们在讲“教会伪史论”,将会怎么看我们呢?就像一位非信徒就跟我说,有次去教会,听到某个人居然在批判教父时代的教会,这让他无法理解。

因此,无论从信仰、生命、福传等方面看,基督徒都必须有正确的教会历史观,不要因着极端的宗派或神学立场,而去宣传错误的历史,这不利于个人成长与教会发展。


立场声明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