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今年,你准备在哪里过年?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1月09日 10:08 |
播放

三年了,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2019年12月初从武汉开始爆发了一场后来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

2022年12月,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病毒的破坏力不断减弱,这场疫情也终于迎来了终结,虽然还不能说疫情彻底结束了,但是至少,我们看到了结束的曙光。这一次,有人想到了,因为,结束疫情,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期盼。

“终于可以回家了”

“终于可以回家了”,相信这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尤其是在年关将近的现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人对“家”的理解是相当特别的——有父母,那才是家。父母在,“家”就在;父母都不在了,那“家”也就不在了。从此就只有自己的那个“小家”,以前的那个“家”,已经永远消失了,再也找不回来。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古人对于家和事业的集体性理解。就算事业再重要,可是如果自己的事业和“家”或者说父母产生了冲突的话,那么首先应当选择父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对于家和事业的集体性理解上,优先顺序就发生了翻转,从以前的以“家”为重或者说以父母为重到现在的以事业为重。

然而,就算事业再重要,“家”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家”都是不可取代的一部分。于是,“春运”就出现了,并且迅速成为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运动——在短时间内,数以亿计的人们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人们迁移的目的地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高度一致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回“家”。正是所谓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2019年年末,一场突如其来而又又迅速席卷全球的疫情改变了全世界,无数的人们受到了疫情全方位的影响。从以前的脸面大开到后来的口罩遮面,从以前的自由自在、想去哪玩就去哪玩到后来的“两点一线”甚至哪里都去不了。许多上学的学生们几乎整个校园生涯都是在疫情中度过的,很多学生甚至就没怎么出过校园;有人生下来就是充满疫情的世界,所见到的人几乎都戴着口罩,看不见他们的脸;甚至有小孩子在疫情中出生,然后又在疫情中死去,自始至终也没有等到自己长大然后疫情结束的那一天……他们逆光而来,原本是让人珍爱的宝贝,配得上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美好,可是什么美好都没有来得及看见,就这样走了,让人无比惋惜。

曾经回不去的“家” 

疫情三年当中,出于防疫的现实需要,在“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等等的倡导下,很多人已经整整三年时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甚至三年的时间没有回过一次“家”。那么,疫情结束后的今年呢?今年,你准备在哪里过年?要不要回“家”看看?看看自己可否还记得故乡的名字和位置,可否还记得故乡的模样,可否还记得父母亲人的面孔?

朱自清在他的散文《故乡》里面写下了一句话:“从此我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而到了几十年以后的今天,对很多“异乡客”来说,故乡的夏天也早已经消失不见,在很多异乡客的眼里,故乡就只剩下了冬天。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只有冬季才能有时间回故乡,所以记忆里故乡只有冬天。除了每年春节回去的那几天以外,故乡发生的一切也只有从父母闲谈中略知一二,似乎很熟悉又似乎很陌生。

有人说,长大以后发现自己无比怀念以前在故乡的美好时光,故乡的所有一切都是美好的。后来自己长大了,到了别的地方工作、安家,可是心里总是觉得这个被称为“家”的地方不像“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于是,多年的时间里面就这么一直尴尬着、别扭着。

以前,故乡虽然遥远,但是毕竟还有“冬天”,而到了疫情爆发以后,由于几年的时间都没有回过家,连那个“只剩下冬天的故乡”也已经记忆模糊了。

还好,现在疫情终于要结束了,也意味着我们都可以回家了。那么,今年你会选择回家过年吗?

今年,你准备在哪里过年?

如果你的记忆当中的故乡也已经模糊了,如果你已经很久都没有回过家了,如果你的父母还在但却已经很久都没有见过了,如果你没有非留下不可的理由比如在一些特殊岗位上,那么,今年,让我们回家过年吧。

这个不仅仅是出于我们的“人意”,更是出于上帝和主的旨意。使徒保罗甚至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上帝在圣书中多次要求和强调我们必须要孝敬父母。

以前或许因为年少无知,我们不懂得要孝敬父母。如今,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甚至已经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我们就会真切的发现时间在飞快的流逝。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父母慢慢老去的过程。我们长大了,意味着我们的父母已经或者马上要进入衰老这个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了。

因此,趁着还有一些时间,我们必须孝敬我们的父母,而对他们的孝敬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能够“常回家看看”。即便因为现实环境,我们不能够经常回家,那至少在春节假期,我们可以回家看望父母。而不要等到失去了我们才懂得珍惜,真的失去了的话我们只会追悔莫及。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