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福音书评丨读《人类学是什么》有感:在人类学里寻找基督信仰的起源与启示

作者: 王韩飞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6月10日 08:29 |
播放

当我刚开始接触“人类学”这个词时,我曾经单纯的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发展的科学,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发现人类学并非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尤其是通过对人类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王铭铭老师《人类学是什么》一书的认真研读,我发现人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学科,这本书也让我对人类学有了更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知,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王老师在人类学研究领域有着丰厚的积累和独特的见解,这本作为人类学入门级的书籍《人类学是什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类学这个专业、课程的内容和前人学者的贡献,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学。

人类学是什么?作者一开始就抛出了这个问题,但却并没有做正面回答。通过阅读会发现,人类学是一门西学,这个名称来自古希腊文的人和科学,是后来结合了古代文字来代指研究人的学问。

人类学家为了避免神创论影响,于是广义地说,把这个学科划分成几个板块,包括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及社会文化人类学。所以在现在欧洲人类学中,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各自获得了一席之地,所以现在欧洲人讲的人类学,指的是社会人类学,并且在其他的一些国家又称等同于“民族学”。人类学有点综合性质的意味,只要是跟人有关系的,每个领域都会有点关系。

在专业学习之余,阅读这本书也能够加深我对人类学理论的理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三章的“离我远去”。人类学有五花八门的学科定义,它内部的不同学派有不同的主张,人类学家们所做的学问也是各自不相同的。但相同的是,人类学家像一个个的孤独的旅行者,他们个人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读到这些时,我觉得人类学家是伟大的,人类学的研究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蛮荒异乡都要去住一年半载。这对于我舞蹈专业的学习也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我更加领悟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要注重从切身实践中获得真知。

作为一名基督徒,这本书也让我想到了人类学与基督信仰之间的关系。基督信仰里面的涵义包括生命学、人类学与伦理学等等。可以说基督教文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在人类发展史上,基督信仰与人类的生存现实一直存在着本质性的关联,基督信仰与人类学也有着漫长的相互联系。耶稣基督本身就包含着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顾与救赎,基督的十字架就是上帝对人类命运关注的终极拯救。正因为基督信仰里有对人类的怜悯、同情与爱,所以才使得基督教信仰成为人类爱的事业的起源与根基。

如今,基督信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文化体系,其中便有很多的延伸内容,作为基督徒来讲,想要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就需要更多的了解基督信仰与人类学的关系与历史,对其有一个全面的系统认知,提高专业水准。

基于此,在阅读《人类学是什么》这本书的同时,我将继续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并将其真正融入到基督信仰的过程中,让两者有机结合,在基督信仰里寻找人类学的渊源关联,在人类学里寻找基督信仰的起源与启示。

相比基督信仰而言,人类学是一个更为复杂且庞大的学科,《人类学是什么》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科普性读物,它以极其轻松的口吻讲述了人类学的相关问题,可读性很强,便于理解,对我帮助很大,也非常建议感兴趣的同学读一读。未来,待有机会和时间我也会重新研读这本书,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大的不同于现在的诸多收获!

同时,通过精细化的研读此书,我也对阅读有了更多的兴趣,从中收获了很多乐趣,在学习之余,我也会继续阅读其他有关人类学的相关书籍,从中不仅互相印证和加深对该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延展自己的专业学习广度和深度,并在专业解读方面有更大的提升和独特的观点,这对我而言便是最大的财富。

在人类学中思考基督信仰的精髓与要义,在基督信仰里探索人类学的渊源与意义。基督信仰里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人的生命,以及对生命的同情与怜悯,两者有着不可分割,息息相关的关系。人类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一种局限性与有限性,这也是人类的挣扎与无奈。而当人类无力自救之时,就会仰天长啸,向天祈祷,寻求天道的帮助与启示。

而基督信仰就是这一道来自天上的启示之光,而答案就是耶稣基督,因为圣经中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是的 ,耶稣基督本身就是上帝的启示之所在,同时也给予人类真正的晓谕与揭示,揭示的是生命之道、属灵之道、人类之道,这也是圣经中所告诉我们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节)”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