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在某个微信群里,有位弟兄说:“我爷爷是新派神学,他是异端,肯定无法得救。”他的言论立刻引起了群友的反感,纷纷指责他不孝的言论。可他仍然固执己见,毫无悔改之意。
原来他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牧师,在民国时期还是某教会学校的校长。他一生兢兢业业地侍奉,为教会发展奉献了一生。在很多基督徒看来,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牧者,其嘉言美行也值得不少弟兄姐妹效法。
可很多人都无法想到,他的宝贝孙子居然用如此恶毒的语言诅咒他下地狱,实在令人嘘嘘不已。这位牧者的孙子几年前接受了极端的改革宗神学,他认为只要不相信双重预定论等教条者都是异端。而这位老牧师在神学上比较开放,能够接纳各种不同的神学观点,因此在他孙子看来,这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异端,是必须下地狱的恶棍。因此才有了他在群里六亲不认、恶意论断自己爷爷的事。
这位老牧师的观点并非所谓的新派,只是心胸宽广,能够接纳各种不同声音,以促进教会的合一,又怎么会是异端?而且即便是异端,作为自己的亲人,难道不该以爱去对待吗?岂可用如此恶毒的语言论断?
这位弟兄的言论非常极端,严重挑战了伦理底线,同时也看到当一个人被极端的宗教教义所辖制时,其思想将会变得如此疯狂。
耶稣基督在世时对自以为义、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至今仍是给广大基督徒极大的提醒。无论持守任何教义,都不能忘了爱人如己的心,即使对方的神学立场与自己不同,甚至存在严重偏差,都不是我们不去爱人的理由。
神学家史怀哲曾经说过:“最大的异端并非教义上的,而是缺乏爱弟兄的心”。尽管这句话见仁见智,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我们没有爱主内肢体的心,就确实违背了耶稣基督要求我们彼此相爱的命令,即使在信仰上非常纯正,可失去了爱心,那也不过是能说不能行,是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不蒙主的喜悦。
我们需要有一颗谦卑的心,不将自己持守的非原则神学教义极端化,自然就能做到接纳不同意见的主内肢体,从而做到在主里彼此相爱。
在教会历史上,怀特菲尔德与约翰·卫斯理在加尔文主义与阿米念主义上存在分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共同成为大觉醒运动的属灵领袖。尽管他们也因教义分歧而分离,但他们都肯定彼此所作的事工,并没有论断对方不得救或者是魔鬼。而当时教会也正因他们的搁置分歧,得到了大复兴。
不可因为神学教义上的不同而私自论断他人,甚至是自己的亲人,要有一颗彼此相爱的心,才是蒙主喜悦的。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