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电影《沉默》描述当年日本逼迫基督徒历史:被评为2016年基督信仰题材电影收官之作

作者: 姚颂恕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12月30日 14:21 |
播放

影片《沉默》(2016年)根据日本作家远藤周作出版于1966年的著名小说《沉默》(Silence)改编。日本著名作家、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远藤周作的《沉默》被誉为“代表日本20世纪文学高峰”,电影也被选为2016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该片已于12月23日登录北美院线,国内院线暂未定档,可能要等到明年2月,中国观众可以届时观看。

该片由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指导, 他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筹备,但整个过程经历重重困难。“天父花园”公众号介绍,这部电影集结了《血战钢锯岭》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连姆·尼森、洼冢洋介等美国日本的一线影星,《沉默》也将是本届奥斯卡颁奖季的热门电影。

《沉默》的时代背景设置在1628年到1857年的长崎,当时江户幕府采取“踏像”的办法施行镇压基督教的暴政。幕府官吏令教徒从圣母玛利亚和基督的画像上踏过去,以示同基督教的决裂,并采取无法言语的种种酷刑。当时来日本传教的神父费雷拉(连姆·尼森饰)为了拯救日本无辜信徒,自己脚踏了圣像,这种形式上的背叛实际上是一种勇于献身的信仰。

年轻的传教士罗德里格斯(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和葛尔贝一起请求教会派他们前往往日本调查他们的导师费雷拉弃教一事。他在看到日本遭受酷刑的种种惨相的同时,更遭到了退教的逼迫,他必须在拯救众基督徒而退教和忠于信仰殉道之间做出选择。

罗德里格斯为殉道做好了准备,但是他并不想死在日本审判者恶毒的计划之中,他一直向上帝祷告,然而收到的却只有沉默:“我祷告,却感到迷茫,难道祈求只换来沉默?”无助的他与无法控制的力量做斗争——到底是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拯救活生生的人命,还是坚守信仰等待上帝的拯救?据称,影片的片长超过3小时。

此为台湾版中文预告片:

16世纪中叶,天主教进入日本,如同在中国、韩国一样,这个宗教在日本同样遭受过禁教期。电影原著小说《沉默》发表于1966年,次年获日本谷崎润一郎奖,受到日本评论界的热烈推崇,1971年改编为电影,斩获不少大奖。该小说亦被翻译为十多种不同国家的文字(中文版由林永福译,南海出版社,2013年5月第二版),成为在西方国家影响力最大的日本当代小说之一。

作者远藤周作(ShusakuEndo,1923-1996)是日本第三代新人小说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副教授朱晓红在其文章《苦难中的福音叙事——以远藤周作小说<沉默>为中心》中介绍,所谓的第三代新人小说家,是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二战后日本社会秩序恢复,整个社会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出现的一群新作家群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注重个体的感受,作品呈现出非政治化和私人化等特点。在这群小说家中,远藤周作显得非常独特,他把宗教的主题带入文学,以文学为阵地,对基督宗教哲学诸问题进行探讨,尤其关注两J(Jesus和Japan) 文化结合的道路,在日本宗教和文化界颇有影响。

远藤周作1923年生于东京,三岁时随父母迁居大连,十岁父母离异后,随母亲回日本神户。受其姨母的影响,12岁时和母亲一道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成为天主教徒。他于1950年赴法国里昂大学留学,是日本战后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的信仰经历影响了他的创作,小说《沉默》描绘了草根民众信仰的艰辛和勇气,探讨“苦难中上帝何在”的难题,涉及到爱和公义、人的罪和救赎等基督宗教的基本主题,更涉及到基督宗教如何根植传教国的本土文化的问题。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