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微信

印度教会宣教大会:“广而浅的教会无法立足”,呼吁回归深度门训

作者: 李嘉言翻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22日 09:49 |
播放

9月15日下午,全印度教会宣教大会(All India Congress on Church in Mission)的开幕主题演讲,在印度福音团契(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India)秘书长维贾耶什·拉尔(Vijayesh Lal)的呼吁下,成为一次大范围的行动号召。拉尔呼吁近450位基督教领袖,以全然顺服、勇气和圣灵引领的想象力迎接时代的挑战。

面对座无虚席的会场,拉尔将这场为期四天的大会描述为不仅是领袖的聚集,更是一个“关键时刻”——上帝的子民在此被呼召悔改、辨方向并重新顺服。

“这不是寻常聚会,我们并非出于习惯而聚在一起,”拉尔强调,“我们相聚正因这是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刻,平凡的日子被赋予了紧迫性,上帝正呼召祂的子民警醒、悔改并鼓起勇气。”

此次大会由印度福音团契召集,是全印度宣教大会十五年来首次聚集。来自印度各地的宗派领袖、神学家、教育工作者及事工实践者齐聚一堂,探讨紧迫议题、分享洞见,以便在大会结束后继续推进工作。

最大的挑战不在教会外,而在教会内

拉尔在演讲的开篇就点明了当下要抓住的是机遇,而非绝望——前提是教会能直面眼前真实的问题。他表示,当今印度教会面临的最大危机并非源自外部,而是其内在的软弱。

“在我们所宣扬的福音与我们培养的门徒之间,在我们所坚持的教义与我们活出的生活之间,存在着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拉尔强调。“当风浪来袭时,广范而浅薄的教会终将倾覆,唯有真正的门徒才能站立。”

拉尔警告人们,不要将人数、项目或社会认可作为衡量教会健康的标准。“印度教会当前的危机主要不在于外部压力,”他强调,“而是教育、想象力与顺服方面的危机。”

拉尔在演讲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有意识、持续的灵性培育的必要性上。他敦促领袖回归基督徒门徒训练的根本——培育信徒扎根于圣经、以祷告为根基,成为彼此担责的群体。

“教会的培育始于家庭——教导孩童祷告并爱慕真理,”他说。“教会的培育在有规律的阅读圣经、尊崇主的圣餐、以祷告为中心的会众中持续进行。教会的培育在信徒认罪、互相担当重担、彼此饶恕的小团体中不断深化。”

他指出,这样的培育不能速成,也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工作,但教会若要长存,这至关重要。“人群或许会暂时聚集,”拉尔说,“唯有门徒能在风暴中屹立。消费者或许会在方便的时候享受宗教,但唯有背负十字架的人会在面临高昂代价时仍去传递福音。”

他挑战教会,要对抗那些掏空信仰的文化偶像,包括对财富、名誉和权力的追求。“当信仰沦为商品时,它终将在压力下崩塌,”他说。 “教会培育必须培养出能够在营外为基督而承受羞辱的信徒。”

合一是向世人作见证的必要条件

拉尔主题演讲的另一核心是合一——不仅是愿景,更是教会存续与公信力的现实需求。他痛陈宗派纷争、种姓偏见和地方主义削弱了教会的见证。

“我们任由宗派之争破坏宣教使命,任由种姓偏见割裂团契,任由地方主义滋生猜忌,仿佛一个州的基督教会与另一个州的基督教会互相竞争,”拉尔指出,“然而福音容许我们有任何分裂的借口。”

他强调,合一不等同于千篇一律。“印度教会不需要唱一样的调子,也不需要遵循同一套架构,”拉尔表示,“但必须认识到我们同属一位主,领受同一项使命,走往同一个方向。我们要跨越种姓和阶级,跨越语言和传统,团结一致,让世人看到的不是我们的偏好,而是祂的荣耀。”

他将全印度教会宣教大会描述为领袖们践行这种合一的难得契机:“在这里,谦卑可以化解骄傲,悔改可以治愈不信任,基督的呼召可以超越争的声音。”

宣教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见证,而非孤立的项目

拉尔同时强调,宣教的愿景应当宏大而整合,而不应局限于单一任务或短期项目。他劝诫与会者:若将全印度教会宣教大会涵盖的13项战略方向——包括宣教、教育、女性领导力、门徒训练、公义等——视为孤立的菜单选项,便无法产生持久的影响。

他强调宣教必须兼具宣讲与实践——既要传扬福音、培育门徒、关怀弱势群体,也要直面社会不公。“使徒们并非按顺序行事,而是同步推进这些工作,”拉尔指出,“他们的见证并非支离破碎,而是完整的,我们的见证也应如此。”

设立管家、培养创业家与仆人式领袖让教会有韧性

在延伸论述中,拉尔谈到了教会需要在财务方面培养有韧性和明智的管家。“一个完全依赖外部援助的教会是无力的,”他指出,“一个培育创业家、明智地管理资源并创造生计的教会不仅会屹立不倒,更能以信誉和怜悯之心服事他人。”

他强调印度福音团契的使命在于服事而非控制,并将团契角色比作园丁而非建筑师:播种、清理土地、并帮助他人成长。“我们的使命是去服事而不是支配,”他说道。“当印度福音团契帮助他人蓬勃发展时——当领袖受到鼓励、当事工得到加强、当教会合作时——它处于最佳状态。”

拉尔提醒与会者,教会领袖须效法基督的仆人样式。“召开本次大会并非印度福音团契意图主导教会议程,”他强调,“而是为教会共同辨明忠心之道提供空间。印度福音团契的领导之道在于服事——若停止服事,便会丧失领导的能力。”

他告诫领袖们不要将成功与知名度或声望等同起来。“如果我们最大的成就仅体现在自己的信笺抬头上,那么我们就失败了,”他说,“唯有当这些成就体现在印度教会的健康、成熟和韧性上,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顺服、勇气与想象力

拉尔提出了他认为教会必须秉持的三重姿态,才能在这个时代保持忠信:顺服、勇气和想象力。

他说,顺服就是将教会未来交托给基督的一种表现。“我们的任务不是确保自己的地位,而是顺服于祂的统治,放下骄傲、竞争和恐惧,将教会的未来交到祂的手中,”拉尔说道。

他继续说道,勇气并非大声反抗,而是坚定的顺服。“与基督同行意味着拒绝虚假的安逸,在真理不受欢迎时宣扬真理,在坚持正直带来不便时仍持守正直。”

最后,想象力是圣灵赋予的洞察力,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看见宣教的可能性。拉尔呼吁创造力必须扎根于圣经,并由圣灵引导。

“印度教会的未来不会因重复旧模式而稳固,”他强调,“我们需要圣灵的想象力来装备年轻人、做全人的门徒培训,参与受移民和科技影响的城市建设,以神的爱对抗不公,并建立信仰韧性、充满希望和感染力的社群。”

在整场主题演讲中,拉尔反复强调:当代表们返回家园时,全印度教会宣教大会不应就此终结,而应作为一项运动继续下去,在未来成为教会的见证。

“全印度教会宣教大会并非终点,而是一个路标;”他阐释道,“它不是一个声音,而是汇聚众声的圆桌;它不是实体建筑,而是播撒在信心中、仰赖上帝收割的种子。”

他敦促与会者带着超越会议本身的全新承诺离开大会。“愿这次大会不仅是一个记忆,更是一个全新见证的起点,”他呼吁道,“愿后世子孙回望时能见证:在这段岁月里,教会选择了忠诚而非恐惧,选择了顺服而非安逸,选择了基督高于一切。”

新闻翻译自:《国际基督教日报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