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虽然打小就信主,但对信仰的理解始终模糊不清,尤其在金钱管理上。我固执地认为,钱是自己辛苦赚的,我的钱理当由我来做主。后来,随着对真理认识的加深,我逐渐更新了对金钱的看法。
我们信主的人都知道,天地万物都是上帝所创造的,正如诗人说“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这么说来,钱本质上也是从上帝而来的恩典。我能有力气工作、有机会挣钱,是祂给了能力和环境。就算是父辈留下的积蓄,也是上帝恩待他们攒下来的。所以说“我的钱”,更像是“上帝托付给我们保管的财物”,我们是管家,不是真正的主人。就像仆人看管主人的家产,看着是自己在打理,实际所有权还在主人那里,最后总要向主人交账。
我认识一位老弟兄,退休后工资不低,一辈子省吃俭用,存折上的数字越来越大。他总说“这是我辛苦攒下的,将来给孩子们留着”,结果儿子在网上赌博,欠下了一堆债,老弟兄只好把自己攒的钱拿出来替儿子还债。那段时间他天天祷告,后来跟我说:“以前总觉得钱是自己的,抓得紧紧的,现在明白了,钱是上帝借给我用的,我没管好,还让孩子陷入到了赌博的罪中。”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把“我的”这两个字看得太重,就容易把钱当成偶像,不知不觉中让它成了主人。为了多赚点钱,竟然放弃了主日敬拜;为了攒钱,明明看见有需要的肢体却塞住了怜悯的心;为了将金钱视为自己的安全感,而心里总是焦虑,连祷告都静不下心。试问这哪是我们在做主,分明像是被钱牵着鼻子走的乞丐。
所以,我认为基督徒在金钱上若要得着自由,就要照着上帝的心意来使用钱财,而不是顺着自己的私欲使用。书里耶稣讲过一个不义的管家的比喻,那个管家知道自己要被辞退,就赶紧减免别人的债务,为自己留后路。耶稣称赞他“在不义的钱财上精明”,不是说他做得对,而是提醒门徒:既然在暂时的钱财上都懂得为将来打算,更该在永恒的事上有智慧。上帝给我们钱财,不是让我们用来满足肉体的贪婪,而是让我们借着管理钱财,操练在信心和爱心中使用好上帝所赐的每一笔资金。
我知道有位姐妹,他们夫妻俩开个小超市,收入不算特别高,但每个月都会按十分之一奉献,遇到教会里有弟兄姐妹有难处,也总是主动帮忙。有人劝她“自己日子刚够过,别总往外贴”,她笑着说:“钱在手里的时候,总觉得花一点就少一点,可每次按圣灵的感动奉献出去时,心里反而更踏实和喜乐,店里的生意也从没因为奉献受影响,这就是上帝的供应啊。”我看见,这个姐妹没把钱紧紧地攥在手中,而是让钱成了荣耀上帝、帮助人的工具,这种“管家”的心态,才是上帝所喜悦的——不是被钱控制,而是让钱为荣耀上帝而使用。
作为基督徒,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赚得多、攒得多,生活才会有保障。其实不然,耶稣说“人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玛门就是钱财的势力。当我们把安全感建立在存款数字上,把满足感寄托在物质享受上,我们就已经成了钱的仆人。我们教会的李姊妹,家里本来有一套房已经够住了,又买了一套,为了还贷款她又多打了两份工,连主日聚会都没时间参加。后来她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才醒悟:“我以为自己赚了钱就能做主,结果是钱逼着我连敬拜上帝的时间都没有,到底是谁做主呢?”
真正的“做主”,是有能力拒绝私欲的诱惑,有智慧分辨上帝的心意。知道什么钱该花——比如供养家庭、支持教会事工、帮助软弱困难的人;知道什么钱不该花——比如为了攀比买奢侈品、满足肉体欲望的铺张浪费、不正当的投资。就像保罗说的“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这种在钱财上的从容,不是因为钱多钱少,而是因为明白一切都在上帝手里,我们只要做忠心的管家就够了。
已故的伟大牧者王明道先生曾说:“金钱能做许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当知道它的限度,并在它的限度以内使用它。”这句话道出了钱财的本质,它只是工具,却不是目的。钱能买食物,却买不来健康;能买房子,却买不来家庭的和睦;能买地位,却买不来永恒的生命。我们使用钱的方式,其实是在见证自己的信仰:是信钱能带来保障,还是信上帝是唯一的依靠;是爱世界上的物质,还是爱上帝永恒的国度。
有人可能会说:“我辛辛苦苦赚的钱,难道连给自己花点享受都不行吗?”当然不是。上帝赐给我们一切美善的恩赐,也包括合理的物质享受。耶稣也参加婚宴,变水为酒,让人们享受欢乐。关键在于“合理”和“节制”,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满足贪婪,而是感恩地领受上帝的恩典。就像大卫王献礼物建圣殿时说:“因为万物都从你而来,我们把从你而得的献给你。”我们花钱享受的时候,心里能存着感恩,知道这是上帝的恩典,就不会陷入沉迷。
更重要的是,上帝呼召我们做钱财的好管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慷慨”。保罗曾说“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里的“种”不仅是农作物,也包括对上帝的事工和他人的付出。有位老牧师,一辈子没什么积蓄,却总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他常说:“上帝给我的钱,就像流过手心的水,握紧了会漏,敞开手让它流到该去的地方,反而会有新的水流进来。”因为他的慷慨,成了很多人生命中的祝福,这不就是钱财最好的管理方式吗?
圣书一再教导我们,钱财是暂时的,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所以,当我们把心思都放在地上的钱财上,心就跟着落到了地上;把钱用在天上的事上,心就会被天上的事牵引。这不是说钱不重要,而是说它的价值,能否被用来积攒永恒的财宝。
所以,当我们每次花钱的时候,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这样花,能荣耀上帝吗?能帮助别人吗?能让自己的心更靠近祂吗?”想清楚这些,我们就有了方向。毕竟,我们最终要向上帝交账,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有没有忠心地管理好祂托付的每一分钱。当我们能坦然地说“我按着上帝的心意使用了这些钱财”,那时,才算是真正做了好忠心的管家,也通过上帝所赐的金钱使祂的名得着荣耀。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