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券在基督教的历史上可谓臭名昭著,它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索。但是赎罪券的诞生和运作的逻辑,在今天仍然流行。
赎罪券诞生于十一世纪,有文章认为它是十字军东征为了筹措军费而创立的一个收费名目。但是赎罪券的诞生、流行,并获得信众的认可,这就不仅仅是一个赎罪券的逻辑所能解释的。赎罪券的前提是人们相信金钱可以购买进入天堂的入场券,减少下地狱的可能性。在赎罪券之前,还有一个概念是炼狱。在圣书中未明确提到炼狱,甚至也很少提到地狱。进入天堂或者地狱之前,在炼狱把那些生前没有赎的罪清理干净。生前赎罪的方式,就包括赎罪券。因此没有炼狱的概念,赎罪券显然也不成立,或者在人们的心理上,无法造成迫切的需求。
赎罪券可以满足人们面对炼狱和地狱的焦虑,从而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为什么要创立圣书不曾有的炼狱概念呢?有历史学家研究认为,这个时候基督教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有些宗教开始出现,并吸引大众。这其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伊斯兰教。因此,天主教此时推出炼狱和赎罪券,是针对宗教竞争所推出的具有竞争力的情绪价值产品。换句话说,就是提供成本更低、更便利的拯救通道。这当然对于那些穷苦的人没有效果,因为他们本来也没钱。但是对于有钱人来说,这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赎罪券的这种逻辑,在今天的宗教竞争中也是如此,一些宗教的香火总是旺盛,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它提供了便利的拯救之道。
因为赎罪券可以减少“重新做人的成本”。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如果他永远背负着这种罪责,那么重新做人、人生翻篇的成本就很大。但是如果能花一笔钱,将这一段人生翻篇,在心理上可以极大地缓解他的道德焦虑。
可以说赎罪券所提供的情绪价值,更大于它的宗教价值。当然,按照耶稣的教导,赎罪券这种用金钱安慰人的拯救方式,是玛门信仰,与上帝信仰是冲突的。在耶稣看来,面对信徒的困境,我们能提供最好的、最符合上帝旨意的帮助是爱——与哀哭的人同哀哭,与痛苦的人痛苦。共情是耶稣认为爱的最好表达,我们只有处在与困境中的人同样的心态上,才能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赎罪券,可以说是提供安慰和情绪价值的捷径,只是这个捷径越走越远离耶稣。
究其原因,当然是天主教作为一个地上的王国,他要保住自己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影响,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因此赎罪券便是获取经济资源的手段之一。那么今天的赎罪券同样如此。
今天的赎罪券同样流行,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这个大背景与中世纪赎罪券诞生的大背景类似,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是产品不同而已,但是原理是一样的。今天的宗教宽容,一个国家可能各种宗教都有,它们在一个公平开放的竞争平台上,那么谁能提供低成本的拯救之道,谁就能吸引人。此外,社会的流动和变迁加速,让年轻人的焦虑无处释放,花钱买安心的宗教属灵救赎,就成为他们花小钱办大事的方式。
在一些宗教场所,你一定见过功德箱。这个箱子很大,放在显眼的位置。不断有年轻人往里面投钱,数额不限。他们为什么会投钱?如果你问他,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工作的原因,也可能是出于婚姻的原因等等。更甚者是会在功德箱边上,贴上二维码,直接扫码支付。有的地方更过分,甚至把POS机也放在那里。这利用的就是用金钱来获取宗教的情绪价值,以这种低成本的方式,来最快缓解人们的心理焦虑。
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抽签和算命。随机摇签,摇到之后,再花费一定的金额去求解读。当然,现在一些地方也开放免费解签,摇签之后,扫描相应二维码,就能获得签的信息。但也有人总是觉得,免费的解签不是那么正式,没有找“高僧”解签来得有仪式感和神圣感。因此,有些信徒还是愿意花费金钱,来获得未来命运的“天机”。在一些宗教场所门口的通道上,有时候会看到一个挨着一个的算命摊。他们一个个仙风道骨、高深莫测,面对顾客递过来的手掌,念念有词。当然,你想听得更清楚,可能需要付一定的费用。不论摇签还是算命,都是对未来的焦虑。他们想获得未来的确定信息。因此,摇签和算命可以说是缓解对未来焦虑的捷径。因为金钱能解决的问题,往往不是大问题,不能用金钱解决的问题,才是大问题。因此,他们花钱获得未来命运的“天机”,把大问题化解成小问题。
除此之外,比较流行的还有开光的某些宗教产品,据说戴着它们能逢凶化吉,带来好运。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但是关键是这个期待需要花费金钱。就像赎罪券的广告语所说的,钱币在钱箱叮当一响,你的灵魂就飞入天堂。带着被一些高僧开过光的纪念品,就能飞黄腾达。也许这个比中世纪的赎罪券更进一步,它满足的是当下,改变当下的命运。
在基督教里也有这样的观念,有人认为买一本圣经带着,就能不生病,万事顺遂;向奉献箱里放的钱越多,越能得到上帝的保佑;祷告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得到圣灵的回应;离世界越远,越接近天堂。尽管他们可能不是付出金钱来购买一张赎罪券,但是他们付出了时间、亲情和家庭这些无形的价值成本。
耶稣对我们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但是能花钱进入的门显然是宽阔的门。耶稣对我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然而我们却相信金钱的力量,它胜过耶稣的新命令,因为花钱就可以进入天堂,就可以知道未来命运的奥秘。
通过花钱来缓解焦虑、购买情绪价值,显然这不是真信仰。它只是我们自以为通向信仰的捷径。但是真正的信仰又何来捷径!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