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会人数的增长,教会管理的需要成了许多人的共识。但教会究竟应当如何管理?是不是与一般的社会组织和团体用一样的管理方式呢?
教会,作为蒙上帝恩召的一群人,这特殊性也便决定了她与一般团体不同的管理方式。如果我们只是用一般的管理方式去管理,是对教会独特性的忽视,不仅不能管理好教会,还有可能使教会产生一定的混乱。因此,“教会管理”的重点不是“人管”,而是“上帝管”,只要把人引导到上帝那里去,一切的事情自然就能慢慢恢复起初的美好,人只要顺服上帝的旨意引导就可以。
但也有人会过分强调“人的权力”,自然也会生发出一些不好的问题。因此,笔者想和大家谈一谈“教会管理”上的大忌,希望大家在尝试教会管理时能有所规避,总意就是建设符合上帝喜悦的教会,以此彰显、见证上帝的圣名。
以权压人,而非以理服人
教会不同于一般的单位,一定不能以“权”压人。有人可能疑惑:教会怎么也会有“权力”呢?这权力是就着教会的背景来说的。不同的教会堂点有主任(也就是教会的法人)或负责人,现在还有监事会、长老会以及主席等。对于某些人来说,教会日常负责人显然就成了“领导”级别的存在。因为他负责教会日常的管理和牧养,所以自然就是教会的最高“领导人”。
有些教会的负责人是非常谦卑的,他们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教会管理者;但也有部分负责人并不只是将自己当作一个管理者,而是当作主人一样的存在,甚至常常以命令的语气和态度对弟兄姊妹发号施令。
我曾经到一间农村教会讲道,散会后,负责人俨然把教会的弟兄姊妹当作小孩一样训斥,且这些弟兄姐妹很多都比他年长,我在那里听着都觉得很不舒服。
其实,教会不应该“以权压人”,而是当“以理服人”。教会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而不是只是看谁有“权”谁没有“权”的地方。若是这样,那教会和其它单位有什么不同呢?
常常“画大饼”
“画大饼”是当下一句网络用语,指的是用空泛的承诺或不切实际的愿景来给人希望,却很少真正兑现。比如职场中,老板可能说“好好干,以后给你分红”,但却一直没实际行动,这就是在“画大饼”。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只说不做、空许诺言的行为。
那教会中有没有类似的事呢?
也不见得就没有。有些教会的负责人就常常给自己教会的一些同工“画大饼”,以这样的方式来刺激他们的神经,好让他们充满干劲,但事后又不允诺的行为也确实伤了很多同工的心。这并不是说同工就想争这些,而是既然答应和允诺了的事,就不应该随意地不兑现,否则就会使我们的信誉大打折扣。
不能只叫人做事,自己却不做
对于跟随主的人来说,一定要深刻领悟到主耶稣的教导:“不是要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作为跟随主、事奉主的人来说,不是“指挥”别人做事,而是一起做事。
有弟兄和我谈到了关于他职场中的服事,称自己做了很多事情,最后邀功的竟然是自己的小组长。但小组长平日只叫自己做事,自己却不做什么,实在是憋屈。
对于社会上的人来说,这样的事好像再正常不过,但对教会的人来说,却不可如此。如果只是“叫”别人做事,自己却什么都不做,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称作是为上帝事奉的人呢?
不会合理安排,人没闲着,事情也没有做好
作为教会的管理者,要合理地安排教会中的事务。有些负责人虽然也有安排,却没有合理安排,造成的结果是要做的事情不少,人也忙前后忙,但就是做不出事来。
某教会有四位专职的同工,本来是很好安排各项事务的,可负责人不会安排,对这几人没有具体的分工,做事情都是看心情,一会儿安排你做这个,一会儿安排他做那个。几个同工也没有闲着,可教会却连一个查经团契都没有,就连事奉的同工自己都说:“我们每天也忙得要命,可自己一总结,却发现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出来一样。”
事情要做,也要合理地去做,更要把它做好,这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如果只是一味地做事,却没有合理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那么即便再忙碌,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教会中的事工尤其如此,因为每一件事都关乎信仰的见证和信徒的成长。如果没有清晰的方向和有效的分工,不仅会浪费人力,还会让参与者感到迷茫和疲惫。
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当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注重细节的落实,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恩赐,共同推动教会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空耗精力却收效甚微。
缺乏包容,不会体谅别人的难处
对于教会的管理,一定不能僵硬,也就是常说的“教条”和“死板”。
教会的各样管理和事工确实要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但也要考虑实际的情况,比如一些同工的具体难处。
某间教会的诗班,一次一位姊妹因为家里的孩子发烧来迟了。这位姊妹在凌晨的时候就和诗班长说明了情况并请假,称自己尽量去,如果实在赶不过去那就不参加这次事奉了。结果,姊妹克服困难,也去了教会,只不过比一般的人迟了一些。这时候迎接她的不是包容,而是严厉的批评,说她影响了诗班的整体进度。姊妹眼含泪水,满是委屈。
作为一位诗班的姊妹,准时参加事奉自然是无可厚非的,可若有特殊情况,且已经提前请假,自然应当理解。教会要有规矩,但也不能只有规矩,更不能死守规矩。若是那样,岂不就成了教条主义和律法主义?因此,在遵守规矩的同时,也要体谅到别人的难处,学会相互理解,这才是合适的。
教会需要管理,但不能过于僵硬,更不要只用人的方法和能力去管理。对于教会来说,最好的管理就是将人带到上帝的面前,让上帝来改变和带领各人,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教会管理的智慧和属灵的高度。如果只依靠人的想法和手段,即便看似忙碌,实际上却可能偏离了上帝的心意,无法达到真正的果效。
管理教会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成全,即让每个人在上帝的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恩赐、彼此配搭,共同建立基督的身体。倘若一味地强调规条和形式,只会让人感到束缚,甚至失去对信仰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教会的管理者应当更多地寻求上帝的带领,用爱心和智慧去引导信徒,而不是单纯依赖人为的制度和框架。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