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何时再来,主再来时有什么预兆?这是耶稣的门徒们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复活升天之前,最关心的话题。也是2000年的教会历史中,争议性最大的话题之一。
近日,中国神学研究院的院长黄国维博士就这两个话题做了关于如何理解末世论的分享。
在读圣经时,很多人会疑惑:一些经文的信息中看到似乎上帝要毁灭这个世界,尤其是彼得后书3章10节以及马太福音24、25章。黄院长认为,这是通用的和合本圣经翻译准确性的问题,以及我们没有完整理解耶稣说的话导致的。
对比两个译本的翻译:
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得后书3:10 和合本)
那日,天要在一声轰然巨响中消失,众天体都要烧毁熔化,地和地上所有的工作都要显露出来。(彼得后书3:10 新汉语译本)
在和合本的翻译中,主再来时,“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字面意思是要把所有的物质都用火烧尽。而新汉语译本的翻译是“地上所有的工作都要显露出来”,工作的是人,而这些工作是显露在上帝面前。换句话说,是上帝在“那日”要审判人在地上的生活。
新汉语译本提到了“天”、“众天体”,以及“地”和“地上所有的工作”。
黄院长认为,要理解这段经文,需要理解旧约犹太人的宇宙观。在圣经世界中,犹太人想象的“天”、“地”是创世纪中神“起初”创造的。神既然创造天地,就在天地之外,並不居於“天”之中,乃存在於“天”之上。受造的“众天体”在“天”运行,人则在“地”运行,“地上所有的工作”就指人的行为。这样,“天”和“众天体”就存在于人和神之间,把神和人分隔。
在这段经文中说,基督来的时候,天要消失,众天体都烧毁了,后果是“地和地上所有的工作都要显露出来。”其中,地上的工作是在神面前显露出来,而在“地”上工作的是人。因此,这个经文的重点不是说物质的世界毁灭,而是说,当主再来的时候,把人的工作和上帝的审判分离开的“天”和“天体”,没有了。也就是说,当基督再来的时候,人的工作没有时间避开神的审判。因此,这段经文不是说地球的未来,是在说人的未来。
彼得后书3章12至13节说,“这一切既然都要这样熔化,那么,你们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人?你们的生活就应当圣洁敬虔。翼望并加快神的日子来临,因为到那日,天要被火焚烧而熔化,众天体都要烧毁熔解。但我们按照他的应许翼望新天新地,在那里有公义常住。”(新汉语译本)
黄院长说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当上帝来的时候我们不能避免他的审判,所以我们应该过一个圣洁、敬虔的生活。
12节,说“翼望并加快神的日子来临”?谁希望这个审判的时候快一些呢?没有人希望物质的世界快一些被毁灭。但为什么彼得说,希望主快点来临呢?
黄院长讲了一个比喻,好学生才会在考试之后,希望成绩快点出来。彼得在这里说的意思是,对基督徒来说,如果我们的生命是圣洁、虔诚的,我们会希望主快点来。因为当时教会需要面对外来环境的很多的逼迫,所以彼得说,“上帝啊,快点来,你的审判快点来。”但是,彼得没有要上帝快点来毁灭这个地球的意思。
黄院长指出,基督徒对世界的理解受神学影响很大。如果我们觉得物质的世界越来越差,基督再来就是要毁灭旧世界,重新给我们一个地球和世界作为新天新地。那基督徒不会在地上积极治理和爱护上帝创造的地球。
如果我们理解的“新天新地”是上帝要更新这个世界,而不是丢弃这个世界,那么我们会积极的爱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并积极度过在地上等候主再来的生活。
马太福音的24、25章——等候主再来的基督徒该如何生活?
在马太福音24章1到3节中,门徒们看到重建的圣殿很漂亮就指给耶稣看,耶稣回应门徒们说,圣殿会被拆毁。门徒们认为“圣殿被拆毁是很大的事情,这一定就是世界末日的征兆。” 黄院长指出,后来的事实表明——圣殿被拆毁了,但主没来再来。
当耶稣回应圣殿会被拆毁之后,门徒们马上接着问“什么时候有这些事?”“你来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
耶稣在24和25章中,回应了门徒们很多的事情,包括“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很多饥荒,灾难,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陷害,假先知迷惑人,不法的事情会增多。”耶稣还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
黄院长指出基督徒在理解这两章经文时容易出现的误区——我们认为耶稣的这些话是在回应门徒们的“什么时候?”“来之前有什么预兆?”的问题,但耶稣并不是在回应这两个问题。
“如果我们单单看着这些经文的文字,就会觉得今天可以看到很多天灾、看到战争、看到不法的事情,就觉得这是主再来的预兆。”黄院长说:“过去的2000年,不断有人说主要再来了,每个年代都有。为什么会这样?”
耶稣在24章第36节回应门徒说,他自己也不知道基督再来是什么时候。
随后耶稣举了挪亚的例子:挪亚建方舟时,所有人都不相信洪水审判会来,依旧照常的生活,但是洪水真的来了。黄院长说:“在地上,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影响天父的心意。这意思是主再来这件事不是由地上所发生的事情决定的,唯一决定的是父神,神才是掌管这个这个历史的上帝。”
但是,为什么耶稣要讲这些“洪水”、“天灾”、“不法的事情”呢?
过去2000年,一直有天灾、战争,也一直都有人说这些就是末世的预兆。但黄院长认为,耶稣的意思并不是“你们看到打仗,就知道我要来了”。那些不是预兆,耶稣强调的点是,门徒们要等候主再来。而在等候过程中的门徒们需要知道,“战争”和“不法的事”一定会不断地发生,但耶稣鼓励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境况都要带着爱心忍耐到底,并且要传福音。
耶稣继续在25章讲了基督徒都熟悉的三个比喻。黄院长指出,“有时候我们没有把这些比喻放在耶稣整体的教导里面,” 因此不能理解到位耶稣完整的教导。
第一个比喻是忠心和不忠心的仆人,第二个是童女的比喻,第三个是绵羊和山羊的比喻。三个比喻都有一个共性——听比喻的对象都是对处在需要等候的处境中的人们。忠心和不忠心的仆人的比喻,教导我们要在等候的时候,好好工作,做好上帝托付给我们的任务。上帝把受造世界给人类管理,我们不单要管理自己的家庭,还要治理上帝托付给我们的世界。十个童女的比喻是教导门徒们要随时预备好基督再来,因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绵羊和山羊的比喻点明上帝看重基督徒在地上过彼此相爱的生活——因为不论善恶,做在最小的人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的。
所以,耶稣回应门徒们的焦点是引导他们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上——在等候的时候,你们要做什么。
黄院长说,耶稣没有回应门徒们“再来是什么时候?”“有什么预兆?” 耶稣说,没有人知道基督再来是什么时候,但你们在等候的时候要做什么。这就是马太福音24和25章的真意。
基督徒需要打破“用完即弃”的世界观
基督徒需要打破对主再来的想象。例如,关于末世的影视剧带来的误导——末世有天灾、战争,或者有太空船、方舟,接我们离开这个世界。黄院长指出,在这些理解中,人对世界有一种“用完即弃”的错误认知,认为地球只是神为了人而创造的,存在的目的只是让人在上面生活,认为世界本身没有价值。人犯罪之后,基督来拯救和救赎的只是人,最后只有人上天堂,那么这个世界用完就可以消灭了。
如果我们把世界理解为用完即弃的世界,那么我们只关心人的灵魂,不关心这个世界。如果我们相信上帝爱这个世界,那我们不仅会在地上过圣洁敬虔的生活,与神复和、与人复和、与世界复和,并且,我们会好好管理这个世界。
上帝爱这个世界,世界和人是同时被创造的。当世界因人的罪陷入堕落,受影响以后,基督的救赎是更新整个世界。基督挽回并重建了上帝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