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寻亲二万里

作者: 译者:S.I.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3月21日 16:56 |
播放

2012年,美国教育家爱伦·塔奇斯通(Ellen Touchstone,中文名为“施爱伦”,以下都取中文名)从美国搬家到了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她的祖父母曾在一个世纪前在这座城市里担任卫理会的传教士。

爱伦的祖父母,即来自美国监理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简称MECS)的凯里·塔奇斯通和梅伯尔·爱伦·塔奇斯通(Cary Touchstone and Mabel Ellen Thomas Touchstone)这对夫妇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为了寻找他们的足迹和遗产,爱伦在苏州一待就是12年。

最开始的故事

凯里·塔奇斯通和梅伯尔·塔奇斯通分别出生于1882年和1889年。他们在1917年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1919年成婚,1922年时返回美国。

凯里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拥有教学学士学位,也在当地任教多年,之后报考进入美国监理会创立的田纳西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in Tennessee)。根据范德比尔特大学宣教委员会会议的记录文件,爱伦的祖父本应当去到墨西哥作传教士,但当时美国与墨西哥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改变了他的志愿。于是乎,他回应了由监理会在1900年于中国苏州成立的当时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创校时名,台湾东吴大学为1949年之后校友在台湾的复校,大陆的原学校在经过改组合并后为今天的苏州大学)校长发出的一份招工请求,应征作了一位英语秘书。后来,凯里既是校长秘书,又是大学的财务总监。

梅伯尔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在1913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卫生学校获得了对于当时女性而言相当不容易获得的相关学士学位。根据纽约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记录,梅伯尔曾经是俄亥俄州一名护士,后申请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一名护士。她考虑过国际红十字会或苏州博习医院(Boxi Hospital)的工作机会,博习医院由监理会创立于1883年,为东吴大学的附属医院,现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最终,她选择了苏州,成为了医院的护士长,也在那里遇到了凯里。

在苏州,凯里和梅伯尔生下了他们的头两个孩子,之后一家人在1922年返回美国。爱伦·塔奇斯通是祖父母第四个孩子弗兰克·维吉尔·塔奇斯通(Frank Virgil Touchstone)的女儿,弗兰克生于1927年的美国,后来他与多萝西·维奥拉·安德森(Dorothy Viola Anderson)结婚。

在中国的五年时光

有关爱伦祖父母在中国的生活并无任何文字记录,爱伦也从未见过他们。但是,通过查阅大学档案,爱伦发现凯里和梅伯尔是在1919年的夏季在美国驻上海领事的见证下结婚的,这一事件的发现距离她来到中国尚有约两年的时间。幸运的是,祖父的同事约瑟夫·怀特赛德(Joseph Whiteside)写过一篇日记记录下两人的爱情之路:“我看到凯里·塔奇斯通和梅伯尔·爱伦·托马斯今晚在城墙上,两人走得很近。”

两人的长女玛丽(Mary)出生于1920年,长子约瑟夫(Joseph)在1921年出生。根据玛丽的婴儿成长日记,她可能是在苏州圣约翰堂受洗。但是,悲剧突然发生,梅伯尔和两个孩子感染上疟疾。虽然梅贝尔完全康复,但孩子们因为大剂量使用会造成听力受损的奎宁而失聪。

爱伦推断说,祖父母之所以要在1922年7月离开中国,可能是因为两个孩子因病失去听力,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回到美国后,这两个孩子接受了读唇法训练,学习成绩优异。后来,祖父母又生育了两个孩子。

之后在美国发生的故事

塔奇斯通一家最初住在阿肯色州,在那里经营一间杂货店,之后他们搬家到了肯塔基州,凯里在当地一间基督教学院工作。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时候,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将自家奶牛生产出来的牛奶卖给附近的好时巧克力公司。之后,梅伯尔在德克萨斯州纳科多切斯一家妇产科医院担任行政主管。最终,夫妇两人定居在德州达拉斯,直至1963年和1961年分别过世。

他们的长子约瑟夫后来成为生物化学的一名教授,同时也是一名美国圣公会积极信徒。约瑟夫有三个儿子,他们都成长于信仰之下。长女玛丽获得了图书馆学的硕士学位,之后为一间跨国公司工作。塔奇斯通夫妇的第三个孩子汤姆(Tom),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军中服役,担任轰炸机导航员,但因坠机不幸身亡,年仅21岁。

爱伦的父亲弗兰克也出生在美国,他在德州达拉斯南方卫理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in Dallas, Texas)获得学士学位,而当时爱伦的祖父母就居住在达拉斯。父亲弗兰克迎娶了自幼起就是美南浸信会信徒的母亲多萝西。后来,两人成为美国长老会的成员,并一直积极活跃在教会当中。弗兰克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也是教会中的一位长老,还在内布拉斯加州黑斯廷斯第一长老会建立史蒂芬事工(Stephen’s Ministry),为一种咨询性质的服务。

在苏州探寻家族史的艰难路

2005年,爱伦的父亲去世了,这成为她深入研究家族历史的催化剂。家里起居室中一直摆放着一张被家族视作传世之宝的传统中式大桌子,这便是祖父母不远万里从中国运回美国的一件家具。在整理父母亲房屋地下室的时候,爱伦发现了更多祖父母在中国时期的中式工艺品和相关文件。这一发现激发了她渴望了解更多家族历史的愿望,包括祖父母在中国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爱伦回忆说,因为父亲、伯伯和姑姑都已经去世,“我无人可以去问”。但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一份工作邀请让她在2012年来到苏州。

现在的爱伦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苏州)责任与可持续商业教育副院长,她利用课余时间钻研家族历史和在当地社区作志愿者。苏州广播电视台一部获奖纪录片和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 4)一部专题节目都曾经报道过她的心路历程。

在休闲时光,爱伦查阅了如苏州大学等地方的当地档案,搜寻家族故事。她一直与苏州圣约翰堂保持联系,以求寻找到祖父母的任何记录。

爱伦甚至也查阅过美国大学的档案,比如杜克大学神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新泽西德鲁大学(Drew University in New Jersey)。通过耶鲁大学传教士特别收藏馆的一张数码照片,爱伦认出了上面有祖母梅伯尔,尽管照片上并无备注人名。祖母带有一个吊坠,上面印有“救人”,可能利用它来解释她是来帮助人的。爱伦希望对于祖母的故事有着更多了解,“我确定她遇到过某些困难”。

1921年,祖父凯里在中国有一场为期一个月的饥荒救灾任务。根据怀特赛德写下的日记,他是为帮助缓解饥荒而去募款。当时他拥有一张由政府签发的火车票,可说是他的一张通行证。“这一定是一份万分艰苦的工作”,但后人对此却知之甚少。

杜克大学戴维·鲁宾斯坦稀有书籍及手稿图书馆(David M. Rubinstein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at Duke University)存有一张爱伦祖父的一位室友德怀特·拉马尔·谢勒茨(Dwight Lamar Sherertz,中文名“许安之”)与玛格丽塔·玛丽·帕克(Margarita Mary Park)的结婚照,玛格丽塔来自两个有名在华传教士家族,也就是兰伯斯家族和帕克家族(译注:玛格丽塔的父亲是柏乐文,William Hector Park,著名监理会传教士,也是东吴大学博习医院的创建者;母亲诺拉·凯特·兰伯斯,Nora Kate Lambuth,是监理会著名传教士蓝柏,James William Lambuth,的女儿)。照片的拍摄时间约在爱伦祖父母结婚日的三个月后,“我不禁联想我的祖父母会不会也存有某种类型的结婚照”。2016年,爱伦查阅了苏州所有还保留旧时外国人老照片的照相馆,但一无所获。

更多发现

之后的爱伦遇见过一些中国友人,向她告诉了更多细节。通过所在大学学院,爱伦联系上苏州大学档案管理员,在那里发现了几张祖父母的照片。爱伦现在还在寻找更多那个时期的东吴大学的故事,以求发现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她希望通过文件记录找到祖父母参加圣约翰堂的某些证据,如能提供更多她祖父母在苏州和上海的证据,爱伦会万分感激。

爱伦说:“我的祖父母是苏州砖瓦厂的原始股东,这间厂房由约翰·斯内尔(Dr.John Snell)创建,推测是为(博习)医院在1920年进行翻修工作而制作砖瓦。我很想知道这间厂房后来发生了什么,是否还有任何建筑或记录存世。”

她也在寻找在苏州照顾她伯伯姑姑的“阿嫲”,“我很想见见这位‘阿嫲’,这样等于又有了一户苏州人家”。

家族遗产在继续…

爱伦在评价祖父在东吴大学的工作和祖母在医院担任护士长的工作时说,“帮助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梅伯尔通过博习医院这间在中国最早培训女护士的医院所提供的医学培训,为妇女们提供了就业机会。

爱伦继续着祖父母的遗产,在苏州担任大学教授,向中国及国际商学生提供教育。同时,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爱伦在苏州一处新冠监测站工作。她说,她的这一行为是与祖母的作为存在深深联系的,因为据她所说,约瑟夫·怀特赛德的日记写到过,来自监理会的美国传教士们在某晚聚在梅伯尔的家中,为一个世纪前南京一次疫情缝制口罩。

爱伦说:“我希望能提醒世人,我们美国人和中国人已经成功进行合作了一个多世纪,而且我们应当继续合作下去。”她也希望在范德比尔特大学和苏州大学之间建立联系,因为后者当时的很多建校者都来自前者。

更重要的是,爱伦希望年轻人能得到启发,收集家族故事,甚至是从尚在的年长亲人们那里记录下家族故事。“每个家庭都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和顽强生命力之传奇,可以帮助到我们所有人去应对在今日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原作者Karen Luo,源自CCD,原标题“Granddaughter of U.S. Methodist Missionaries in Search for Family History in Suzhou for 12 Years”。
爱伦的联系电邮为:Ellen.Touchstone@xjtlu.edu.cn;eetstone@gmail.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