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改变生命的阅读指南(八):属灵阅读搭配笔记

作者: 侯士庭 | 来源:网络 | 2012年04月23日 11:42 |
播放

属灵阅读要搭配日记或反省性笔记

清教徒曾形容,就像船长要记录航海日志,医生要记病例,商人要记录、查核账目,一样地,基督徒也应记录自己与上帝的互动。

在这一类的作法中,也有一些伟大宝藏。例如班扬的《丰盛的恩典》,布莱纳德(David Brainerd) 的《回忆录》,或是乔治• 福克斯、约翰• 伍曼(John Woolman)、约翰• 卫斯理、怀特菲尔德的日记等,他们的榜样今天仍鼓励我们:不要只记属灵的成功,也要注意上帝在我们失败、沮丧和复原当中的仁慈良善。

他们的日记也指引我们去思考一些小事,它们看似琐碎、无关紧要,却也是靠着上帝“ 预先的护理” 才得以维持的。虽然有时我们灵里的枯干已让灵修默想变为无用,但若仍然忠诚且持久记下这些过程和感受,也是出于一种“爱的劳苦”,使我们在一切境况里都能思念他、尊崇他。

把事情和想法用文字写下,是一种有用的反省操练,有助于我们在情绪混乱或懒散时把思绪理清楚,它也会让事情变得可资纪念又具教化意义。这样做,我们默想的果实便可以保存,避免那些“很棒的想法” 一下子就蒸发于无形。

有些人说他们每天潦草的随手记录,似乎称不上日记,有些人则从未写过日记。无论如何,“灵修自传”仍然是重要的,因为我们知道要把每一件重要事情都看为是信主而生的。

在某些圈子里,这有时被导向一种“毕全功于一役”的不健康强调,以为那些经验不会再有任何后续,而欲将过去、现在及未来“一举搞定”。其实不然!我们若是朝圣客,则人生仍敞开于面前,所以我们的“属灵自传”仍在撰写中。任何试图在刚信主之刻,或“第二次恩福”,或在受到特定恩赐或启示之际,就提早结束自己的“故事”的打算,都应该制止。

不管是借着日记、杂记、回忆录,或是一张仍在进行中的感恩清单,我们都要在此生更多操练“属灵自传”的作法。

有些经常被人拿来公开见证的故事,我们应谨慎提防,因为它们往往被过分夸大,或是因为过度曝光反被糟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地下室手札》里的英雄论道:“ 个人意识是一种病!”现今以“自我”为特色的时代,其病灶正是狂热的追求“自我满足”,这显然是一要命的病症。

人类的思想、决定、渴望、喜悦……若未与上帝关联,正是“自我意识”趋向邪恶之因。属灵自传的恢复或许能帮助我们。因为这是一种寻找生命意义的方式,而若此追寻未能涉及救赎主,则注定是徒劳无益的。

因此,为自己的灵修阅读做记录,有助于保持阅读稳定性,此外,它也是“ 良知”上的一种指导方式,这是从认识上帝、并非单凭个人认识而来的良知。

另外,它可以指导我们为神国预备合宜的生活方式。霍尔主教曾记下他许多的省思。他提醒我们:“基督徒为了专注、敬虔于工作,而不默想,就如同想维生却没有心脏一样不可能。” 默想的记录将持续提醒我们,灵魂在上帝面前的漫长旅程。

小心选择能改变灵魂的著作,认真寻找能在过程中帮助你的人

我们能选择的属灵书籍很多,其范围之广,甚至让人在选择时就感到困惑、挫折。所以,首先得作出区别:哪些是基础阅读的主要经典;哪些是较小经典的次要资料来源;属灵背景之历史、传记及其他有助于填补主要经典的上下文材料,则是第三类书籍;至于范围非常广大的当代灵修典籍是尚未被分类为具有恒久或短暂兴趣或价值的书,此为第四类书籍。

不要仿效别人对经典的选择,因为你的需要可能是非常特别的,你可能需要属灵朋友的建议,以帮助你找出哪些书才适合作你终生的属灵伴侣。你若没有这种属灵向导,以下建议可能对你有所帮助:你若觉得最糟糕的敌人就在你里面,私欲、罪恶感使你过着一种经常挫败的基督徒生活,那么,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可能是你最需要看的书。

很多人都同意奥古斯丁所承认的——迟迟不肯探究并降服于基督信仰,是因为他真心想要的是美女、性和成功的欲望,而非心灵的治愈。“主啊!使我贞节,但,现在还不要!” 这是奥古斯丁在上帝面前的诚实敞开,对许多一生封锁真相又不断推迟净化自己心灵的人而言,形容得真实贴切。

你若真把上帝当一回事,并感觉缺乏一种在上帝面前的真门徒的身份,那么肯培的《效法基督》可能正是你的需要。此书发展出一种传统,即所谓的“笔记”,在其中你会读到作为默想之用的简短经文,或是教父们的智慧言语。你何不也来加入这群可敬的委身者的行列呢?

你若视生命为持续的挣扎,并感觉到软弱、想放弃,那么,斯库波利的(Lorenzo Scupoli)《属灵争战》或许正是你需要的。此书于1589 年在东欧出版,它在东欧有极深的影响力,仅次于《效法基督》。圣方济各沙雷氏将它置于床边达16 年之久,是他每天都要读的“ 宝贝书”。

对于那些经常否绝自己、厌弃自己的人而言,他们需要懂得如何温柔待己,那么,圣方济各沙雷氏(Francis de Sales) 默想小品《敬虔生活简介》的甜蜜韵味,可以使脆弱的心灵天天得到滋养、更新。

对于一些认为“与上帝相爱似乎是可怕的事情”的基督徒而言,可以阅读高萨德(Jean Pierre de Caussade)的经典之作《父啊!随你安排》来开启不同的感受。此书最近被马格里奇重编为《每时刻之圣礼》,内容主题仍相同。另有劳伦斯的《与神同行》也同属17 世纪法国的灵修佳作。

这一切可能会鼓励你回到12 世纪,那时代与今日很像,着迷于透过一种浪漫的情感来发掘个人的独特性。明谷的贝纳尔和他的朋友们对此的反应是:“人们应该以上帝的爱作为自己特质的来源,因为爱的本身和来源就是上帝自己,而人们是被他的爱所呼召。” 当人视上帝为永恒的真实而爱他的时候,人的“ 完全感” 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就会加深,因此像《爱上帝》,《属灵友谊》之类的作品以及对圣经雅歌的默想,都有助于我们进入真实的爱。

你若是觉得有必要以扎实的神学研究来滋养灵修生活,那么,常常被忽略的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第三部,正是为此目的而作。在你读到那里以前,请先读完威伯福斯的《真正的基督教》,这位曾经对抗奴隶制度和革新风俗习惯的基督徒政治家针对国人信仰状况所发出的严正挞伐,会使你得到很大的助益和激励。

你若是对神学够清楚了,但在情感上对上帝感到困惑、不确定,那么,爱德华兹的《宗教情操真伪辩》至今仍属独一无二,对现代基督徒而言,是一本急需寻回的经典著作。

当然我们也可以回到班扬的《天路历程》这类童年读物上,在无论什么年代都不会过时的层次上去读它,为上帝“ 恢复我们的童真”。就像路易斯从麦克唐纳的故事中得着启发一样,它能帮助我们为了未来的丰盛,重新得回过去的日子;有时,借着重读先前阻碍我们发展的资料来源,能解除我们年少时的偏见。

十架约翰在他的《格言录》里总结了我一直想说出口的话,他写道:“ 在阅读中寻找,你就发现默想;在祷告中呼求,门就在默想中敞开。”

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 为了操练、不为敬虔而朝圣的人,实在太多了! ” 最后,他警告人们:“ 永不可让不具灵性实质的事物进入你的灵里,否则,你将失去敬虔和回忆的甜美。你活在这个世界,要仿佛只有你的灵魂与上帝在其中,好让你的心灵不被任何俗事掳去。”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